據專家統計:77%的人每天開機12小時以上,33%的人每天開機時間為24小時,66%的人會產生沒有手機的焦慮?,F在我們的很多孩子也加入了此行列。
一、學生癡迷“電子保姆”的原因
1.父母與孩子缺少溝通。父母總認為自己工作多忙、多累,同時也認為自己多掙錢就會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于是疏于與孩子溝通,孩子就孤單地一個人玩耍,孤單地一個人獨自對話,孤單地通過看電視、玩手機來打發時間。而且現代父母認為孩子可以從電視、手機里學到很多知識,于是對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等不加約束。
2.安全、社交需要的缺失。社會的復雜性讓很多家長不敢把孩子放出去,害怕孩子在社會中受到傷害,于是盡可能把孩子放在家里、放在自己身邊,自己又沒時間,就只有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等。漸漸地孩子在公共場合也拿出手機等低頭玩,這樣就可以讓自己與周圍的環境隔離,進而營造自我世界。
3.自我實現的缺失。自我實現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得到滿足,而手機中的社交網絡使獲取自我實現變得很容易,發表個人觀點、轉發并評論、曬個人生活,能以零成本迅速得到別人的反饋。
4.理想的缺失。沒有理想,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造成學習態度不端正,基礎不扎實,于是,產生了厭學思想,這種厭學思想成就了一個個“厭學族”,他們卻能在游戲中一次次沒有批評與指責中找到成功的愉悅感。
二、“電子保姆”的危害
1.長時間接觸電視及電腦,腦部會受到過度刺激,會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學習效率,使視力不斷下降,甚至會由于長時間接收手機的輻射,降低免疫力!
2.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減弱。學生整天對著不能與他溝通的電視手機,他們只能小聲與自己說話。如何正確與他人溝通,恰如其分地把一些問題解決,如何表達自己的心聲,如何委婉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如何組織語言、準確地表達,沒有長期的鍛煉是不行的。有一部分人沉迷于手機,產生依賴心理,以致人際關系緊張,與父母、同學、朋友的交流形成障礙?;蛘哒f,從心里不愿意與人溝通,造成身心不健康。
3.導致孩子自閉癥形成。有些小學生和中學生,他們性格比較內向,一旦接觸到了手機中那神秘而又充滿誘惑的世界,極易沉溺于手機,不管是放學的路上,還是獨自躺在床上,都在玩手機。在手機中,他可能是一個受人歡迎的角色,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他與別人的交流很少,性格孤僻冷漠,自閉的傾向越來越嚴重。
4.孩子們沉湎于電視、手機,會錯過真實生活中的美好。當你長時間沉溺于虛擬世界中,是否想到與現實生活的距離越來越遠,你又是否意識到,那些仿真的大型網絡游戲是依據現實而改編的呢?生活才是活生生的,你一直盯著手機,不顧身邊人的做法可能很“無禮”,人生只有一次,我們何不追求那些更真實、更自然的美好生活呢?
三、解決對策
1.對于小孩子,家長不要過早地給他買手機。小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弱,問題的判斷能力也較弱。這么小就迷戀于手機,會讓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嚴重者影響孩子的未來成長。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請不要過早地給孩子買手機。
2.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及時轉移孩子對手機、電視等的注意力。孩子還小,改變他們很容易,我們需要靠意志力與堅持來激發他們更多的興趣,多與朋友互動,慢慢從這種依賴中脫離出來。
3.父母應多與孩子溝通、互動,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父母應主動放下手機與孩子溝通。比如,父親主動放下手機,與孩子多互動,教育他不要沉迷于網絡游戲。家長和孩子一起游戲才是孩子最快樂的游戲。當然,不要忘了陪伴父母。父母老了,沒有什么事情能做,更容易感到空虛,作為子女,應該多與父母說說話。
4.帶孩子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讓孩子從虛擬世界走向真實生活。在家里讓他搞園藝、栽培花草和馬鈴薯等。孩子會每天給它們澆水、除草,觀察它們的生長情況,感到非常高興。假期則帶他們到山中森林附近住一陣子,森林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教科書。在晴朗的天氣,呼吸著新鮮空氣,立足于肅靜的大地朗誦古人的詩,是非常愉快的。漸漸地,孩子會忘記了電視、手機等,身心都會得到健康的發展。
我相信,朋友聚會時會有更多的歡聲笑語,家人聚餐時會有更濃的溫馨氣氛,你會發現生活中除了低頭玩手機,我們已經錯過了太多美麗的風景,錯過了太多有趣的事物。所以,抬起頭來,迎接每一天的美好生活,才是逐漸遠離“電子保姆”的必勝之道!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