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大學生是民族創新發展的主力軍,高校培養大學生的目的是要真正實現學生的成長成才,具備科學先進的價值理念。隨著互聯網媒體的發展和各種思潮的傳播及影響,當代大學生從本質上說,具有正確的政治觀和道德觀,但缺乏積極的人生態度,存在理想信念的缺失。近年來高校連續擴招,各學校配備的輔導員數量卻沒有隨學生比例而增加,輔導員的日常工作經常圍繞學生日常事務的主要管理而開展,難以使得每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保障。在這種大前提下,為適應新時期高等教育的發展需要,國家相繼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和《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教社政[2005]2號)等文件,使班主任在學生思想教育與成才發展中發揮有效的指導作用,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落到實處。
一、大學班主任角色認知
大學班主任是一個比較特別的角色,大多數班主任來自本院的專業課教師,相對于輔導員來說,班主任可以更近距離地與同學溝通交流,而且班主任比輔導員面對的學生人數更少,為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能夠針對學生的班級風氣、學習方法、思想教育給予細致的指導。由此可見,大學班主任是高校實現育人目標的有效載體。對于班級這樣一個小單位來說,班主任既是管理者,也是引導者,開展素質教育,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終都要落實到每個班級里。大學班主任應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做好班主任工作。
二、大學班主任職能分析
1.班主任是班級建設的引領者
良好的班風來自群體,班級要樹立正氣,班主任要正確引導。班級是一個大家庭,容納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風俗文化、不同的教育背景,因此班主任應盡量培養學生的共性,讓學生懂得集體榮譽和個人榮譽的意義。班主任在工作中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班會,新生文體類活動豐富多彩,如迎新晚會、新生籃球賽、趣味游戲比賽等,班主任可以積極參與其中,指導或與學生一起參加,讓學生知道班主任很重視這個班集體,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讓所帶班級學生為集體的榮譽一起努力進步。
2.班主任是學生心理的輔導者
“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在班級日常管理中,必須充分重視細節問題,因為很多問題都隱藏于表面之下,不易發覺。在科技水平高度發達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看待事物的想法與傳統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教師存在很大差異,同時需每個學生之間也存在很大差異,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須格外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對每個學生區別對待。
青年班主任很難對學生進行家長式的教誨,如果強言其語,很可能適得其反,班主任應多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交流談心,幫助學生化解心理問題,提高心理素質,而不是常常以一個管理者的姿態來訓斥學生。
3.班主任是學生思想的引導者
大學生人生觀尚不穩定,一方面獨立生活,失去了享受關懷和寬容的權利,另一方面心智還不太成熟。班主任應讓學生確立明確的人生目標、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他們提出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堅忍不拔、不怕挫折的精神品質。當代大學生正值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加上傳統道德文化和現代道德文化交錯碰撞,很容易出現不恰當,甚至錯誤的言行,作為班主任必須做好學生的思想引導。
4.班主任是學生生活的指導者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班主任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知識的創新和應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管好班級的日常管理的同時,班主任還要認真做好寢室管理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幫助他們克服散漫、貪玩的生活習慣。
5.班主任是個體關系的協調者
一個積極向上的班級需要一個能力強、思想先進的班委隊伍,班主任應挑選出學生擁護而且工作能力強的學生擔任班級干部,充分發揮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理班級、自己管理生活。在遇到矛盾糾紛或榮譽和利益相爭的時候,班主任要能將矛盾及時化解,在班里形成和諧的氛圍。
“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細節管理是一種智慧的管理,更是一種彰顯特色的管理。因此,班主任務必恪盡職守,對工作精益求精。關注學生每一個細節,使管理更人文化、更智慧化、更特色化,讓校園成為環境優美的“自然樂園”,成為師生關系和諧融洽,人人崇尚真、善、美、的“人文樂園”和“精神家園”。
參考文獻:
[1]任瑞紅.論大學班主任角色的轉變[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6(Z1).
[2]張慶華.大學班主任的角色認知與工作策略[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