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菜農應認真分析市場和自身優勢后,給自己的生產定位。
采摘和觀光:選擇有利游人采摘和攜帶的櫻桃番茄、成串番茄、水果黃瓜、甜瓜、袖珍西瓜、水果苤藍等適宜鮮食的品種;也可種植羽衣甘藍、葉甜菜、紫葉生菜、櫻桃蘿卜等既能觀賞食用,又適宜盆栽的品種,要安排好茬口在旅游旺季能采收,高標準種植,體現藝術特色和觀賞價值。
供應賓館、飯店、酒樓和超市:要求全年均衡供應。供應飯店以外觀新穎、具有保健功能的櫻桃番茄、彩椒、水果黃瓜、球莖茴香、西芹、蓋菜、栗味南瓜、香蔥等特菜品種為主。供應超市以番茄、黃瓜、芹菜等品種為主,要分批排開播種,陸續采收供應,不能斷檔。
裝箱禮品菜:以外觀新穎、耐貯藏的彩色甜椒、水果型黃瓜、栗味南瓜、櫻桃番茄、成串番茄、水果苤藍、袖珍胡蘿卜、軟化菊苣等瓜果類品種為主,適當搭配根莖類和葉類蔬菜品種。根據不同作物的生育期來確定播種定植期,保證裝箱前正常采收。
供應市民的普通蔬菜:目前這類蔬菜的種植面積最大,市場的需求量也最多,其價格受山東、河北等省市進京蔬菜的影響最大。因此,有三點建議:第一,菜農可以種植不適宜遠距離運輸的作物:如韭菜、香椿、香菜、蓋菜、油菜、油麥菜、生菜、空心菜、莧菜、薺菜、水蘿卜等;第二,種植在品種特色、上市時間和產品質量等某一方面要比周邊地區有優勢的作物及產品,如番茄、黃瓜、茄子、辣椒、架豆等;要確保產品安全,多生產受市民歡迎的名牌產品和優質產品。第三,由常規種植逐步向工廠化種植調整,如工廠化生產芽苗菜、食用菌等,從而提高抵御不良氣候的能力。
出口和運往外埠銷售:根據本地優勢和被銷售地區的價格差異,爭取訂單,種植耐貯運的作物,如耐貯運番茄、山藥、西蘭花、冬瓜、栗味南瓜、芥藍、菜心等品種,要根據每批走貨的數量來確定播種時間和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