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結合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十年來的建設與管理實踐,主要對本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工作做一總結,以期為高校實驗室的建設和儀器設備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 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
中圖分類號S-9;G4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29-10345-02
作者簡介王亞琴(1986- ),女,安徽太湖人,助教,碩士,從事植物病理學研究及國家重點實驗室管理工作。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結合體,也是國家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科研裝備先進的重要基地[1]。儀器設備,特別是大型科研儀器,是國家重點實驗室各項工作開展的基礎和必備物質條件,它既體現一個國家級平臺的科研實力,又是衡量重點實驗室裝備條件的重要標志[2]。
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依托單位為中國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大學, 2003年11月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實驗室建設計劃專家論證,列入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實驗室以水稻資源學和分子育種研究為重點,以水稻種質改良與創新的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環境生物學和分子育種為主要研究方向,開展水稻生物學研究,旨在為稻作科技發展提供先進的資源平臺、技術平臺和理論平臺。重點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是一項涉及面廣、綜合性強、復雜繁瑣的系統管理工程。筆者作為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崗位管理人員,擬通過對該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工作實踐做一總結,以期尋求新的發展思路,推進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朝著建好“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建成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的開放共享性實驗平臺的方向更好地發展。
1重點實驗室的儀器配置
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已初步建成包括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態學及理化測試等4個實驗平臺。實驗室的儀器配置較為齊全,目前擁有高壓冷凍儀、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譜、細胞切割注射系統、便攜式氣味組份快速分析儀、全自動氨基酸分析儀等2 000多萬元的大型儀器設備,其共享性強,對學科發展和科學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管理大型儀器設備,提高其在科學研究中的利用效率,是設備管理人員的首要任務。
2儀器設備的管理
2.1儀器設備的購置
2.1.1要根據自身的發展規劃和科研方向的需求來制定儀器設備購置計劃,經相關部門審核通過后方可進行采購。儀器設備購置規劃是為了合理的選購設備,使實驗室有限的經費投資獲得最大的效益。由于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水平較高,購置的設備必須符合技術先進,精密度較高的要求,且大型進口設備價格昂貴,購置失誤帶來的損失較大,容易造成儀器設備閑置、使用率低和資金浪費。因此,要加強儀器設備購置前的可行性論證[3],對申購的設備進行綜合評價,廣泛收集產品的信息資料,認真了解國內外相關儀器設備的現狀和發展動力,對不同品牌的同類產品的技術參數和配套設備等進行比較,包括規格、性能、效率、價格、生產廠家是否有生產計量器具許可證、CMC認證標志、檢驗合格印證等,然后根據調查內容編寫儀器設備購置可行性論證報告,保證所購設備符合必要性、先進性、適用性、合理性和共享性的要求。在同類儀器同一型號存在多家生產廠家或代理商的情況下,通過招標采購的方式,選擇信譽好、售后服務好的生產廠家或代理商,在簽訂合同時要認真審核協議條款,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保證儀器設備型號、技術指標和性能等符合要求,并寫明安裝調試、操作培訓、售后服務、維修等條款。
2.1.2對購置好的設備進行驗收。儀器設備驗收主要分為數量驗收和質量驗收[4]。數量驗收主要針對設備的包裝完整性,儀器設備的型號、主機、配置、附件、備件數量、隨機資料、工具等是否齊全,這個環節應盡量邀請有關訂貨公司人員一同參加,保證裝箱單、實物和訂貨合同三者的一致性,不一致的盡快做出調整或是按照相關規定辦理退貨。質量驗收是指供貨商對設備進行安裝調試以后,針對設備的全部性能和技術指標進行穩定性測試,設備管理人員和相關使用人員必須參加,在協助儀器安裝調試的同時,學習正確的操作方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編制操作規程文件并錄制光盤,方便以后進行操作培訓或教學。驗收合格后由設備廠商調試人員和設備管理人員在驗收報告上簽字。
2.1.3設備通過驗收后,需要對設備進行建賬管理。在學校設備資產管理系統中錄入設備名稱、型號規格、購置日期、生產廠商、供貨商、使用人、使用方向、存放地、單價及發票號等信息,超過10萬元以上的設備還需錄入可行性論證報告和驗收報告,以便學校管理部門進行審核和對該設備進行固定資產編號,了解設備的運行情況并定期進行檢查,保障設備能安全有效的運行。
2.2儀器設備的運行管理
2.2.1大型儀器設備專人管理。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行大型儀器設備專人管理制度。由于重點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較多、技術含量高且價格昂貴,而使用者流動性較大,但以往重點實驗室設備管理人員缺乏,主要由教師兼任實驗室的管理及設備共享使用工作,嚴重制約了實驗室的發展。因此,2013年重點實驗室設立專門的儀器設備管理人員,實行崗位責任制,具體負責儀器設備的建賬、建卡及設備驗收、維修、調撥、報損、報失、報廢處理等工作,同時建立儀器設備管理臺賬和技術檔案,主要包括設備的名稱、型號規格、制造商、購置日期、存放地點等基本信息,還包括儀器設備的使用說明書、檢定周期和檢定單位、迄今所進行的維修記錄等,方便對設備的現行狀況有一個充分的動態了解,以便實驗技術人員、教師、學生隨時查閱。另外,負責儀器設備資產清查工作,做到賬、物、卡相符。大型儀器設備的專人管理,有利于充分發揮每臺儀器設備的功效,保證了實驗室科研工作的延續性。
2.2.2操作人員培訓管理。由于大型儀器設備技術含量高,自動化、集成化程度高,使用者操作不當極易造成設備的損壞,耽誤實驗教學和科研任務的進展。同時,由于重點實驗室儀器使用人員流動性大,儀器設備管理人員要經常組織安排大型儀器設備操作培訓,保證使用者熟悉儀器設備的性能、工作條件、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降低損壞設備的風險。對于一些精密、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必須經實驗室相關負責人授權,并有專門人員在場協助使用。
除了操作技術的培訓,實驗室安全問題培訓也是很重要的一項,因為很多大型儀器設備都涉及水、電、氣(包括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險氣體)等的使用,操作不當極易引發安全事故。為此,重點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操作人員在進入實驗室工作前必須通過浙江大學實驗室安全問題常識考試,掌握處理安全問題的基本方法。實驗室每臺儀器設備都安排安全責任人,負責該設備的安全管理,使用者在實驗操作中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使用前后都要對儀器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并做好使用記錄,最后一位使用者負有重要的安全責任,一旦發現安全問題應采取適當的措施,降低安全風險。
2.2.3儀器使用預約管理。為合理的安排科研工作,提高大型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保證設備的高效運轉,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行大型儀器設備預約登記制度,事先預約的使用者擁有優先使用權,形成有秩序的實驗環境。
2.2.4填寫使用記錄管理。實驗人員使用大型精密儀器設備時應該填寫使用記錄,如實填寫使用者姓名、使用時間、使用機時、服務性質(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委托人類型(教職工、研究生、本科生、校外人員)、儀器設備運作情況等,如有儀器故障需及時報告。儀器使用之后需及時進行整理,不影響他人的繼續使用。儀器設備管理人員要做好使用記錄本的存檔工作。
2.2.5平臺開放運行制度。對外開放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宗旨之一,其中大型儀器設備的對外開放是主要內容之一[5]。遵照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宗旨,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設備平臺全面對外開放。為此,重點實驗室制定了“實驗室儀器設備開放運行制度”,設立重點實驗室儀器設備公共開放平臺,要求重點實驗室的儀器設備除滿足重點實驗室科學研究、依托單位學科建設、實踐教學之外,還在浙江大學分析測試中心網絡公布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的相關政策,共享儀器設備名稱、編號、型號規格、技術指標、服務領域、管理員信息、可開放時間、測試費用等各類信息,盡可能的滿足外部人員使用。開放平臺的設立,打破了以往儀器設備“誰買誰管,誰管誰用”的管理思想,有效的整合實驗室人力、財力、物力資源,充分提高儀器設備的運行效率,同時為一些條件不成熟的單位提供了一定的研究資源,擴大了儀器設備的使用范圍,真正實現資源共享。
2.2.6大型儀器設備損壞賠償制度。大型儀器設備的開放運行必然帶來一些管理問題,最突出的就是儀器設備的損壞問題。為此,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制定了“大型儀器設備損壞賠償制度”,根據使用過程中造成損壞的不同程度,分析具體原因,視情節的嚴重程度賠償損失價值的全部、部分或免予賠償。若使用者由于主觀原因,不按照儀器設備的操作章程,人為造成儀器設備的損壞,或使用者在造成儀器設備損壞后不及時上報,推卸責任且態度惡劣的,應賠償全部維修費用并通報批評;若使用者按照儀器設備操作指導進行操作,但由于技術不熟練或缺乏經驗導致設備的損壞,根據具體情況賠償部分維修費用;若是儀器設備自身的老化等非人為使用不當造成的損壞,經管理人員和設備維修人員現場鑒定后可免予賠償。
2.3儀器設備的維護
2.3.1日常檢查與維護。定期維護保養是儀器設備正常運行的基礎,也是延長儀器設備的壽命和檢測結果準確性的必要保障。儀器設備管理人員要明確設備的具體維護項目和保養周期,定期進行維護、保養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同時,根據儀器設備環境條件要求,做好設備的防塵、防曬、防潮、防霉等日常維護保養,避免外來因素的影響而造成大型儀器設備的損壞。儀器設備使用者要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和責任感,在使用完儀器設備后做好必要的整理工作,使儀器設備始終處于良好的狀態,若發現儀器設備有異常現象,應及時向管理人員匯報并做好記錄,以便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