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老子與馬克思異化思想比較

2014-04-29 00:00:00宋思運
理論探索 2014年1期

〔摘要〕 老子和馬克思從不同的哲學思想出發對異化進行了深入思考。從異化的實質看,二者關于異化的邏輯前提、發生機理和發生動因存在不同。從異化的結果看,二者分析了異化對人、自然和社會產生的不同后果。從異化的揚棄看,二者的原則和具體路徑存在一定的差異。老子和馬克思異化思想的比較分析,豐富了馬克思和老子哲學的比較研究,對推進老子哲學現代化以及馬克思哲學中國化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老子,馬克思,異化,實質,結果,揚棄

〔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175(2014)01-0044-04

〔收稿日期〕 2013-11-16

〔基金項目〕 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2011SJD710011),負責人宋思運。

〔作者簡介〕 宋思運(1975-),男,江蘇徐州人,徐州工程學院副教授、中國礦業大學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

異化是指原本自然互屬或和諧的兩物彼此分離,甚至互相對立。異化這一概念本身是極其復雜的,因為對于這樣一個舊的概念,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不同時代的東西方兩個偉大思想家老子和馬克思對異化都有深刻見解,盡管老子并未明確提出異化概念。老子的思路是:人的本質是自然(道、無)——人的異化就是不自然(有、妄為,表現在感性上就是感官,理性上就是知識)——主張回歸自然狀態(無知、無為)。馬克思的思路是:人的本質是勞動(實踐)——人的異化就是勞動的異化(人不能完全占有自己的本質)——主張通過實踐揚棄異化。重溫和比較馬克思和老子的異化之思,對于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有效應對現代性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異化的實質

深入分析老子和馬克思關于異化的實質,是理解和把握老子和馬克思異化之思的基礎和前提。兩位偉大思想家基于不同的邏輯前提,對異化的內在機理和外在體現都做出過深刻的論述。

(一)異化的邏輯前提:“自然性”存在與“對象性”存在。哲學上對于異化的思考,總是以人和世界的現實存在為邏輯前提的。邏輯前提不同,根本上決定了對異化實質的認識不同。在老子看來,“自然性”是萬物的本性,是人和世界的存在方式。老子“自然”概念的內涵是指人與世界本然一體、“物我未分”的混沌狀態,本質特征就是自在自為、自然而然,根本是要說明作為存在的事物“本身就具有潛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附加的”,〔1 〕 (P29 ) 重點是強調世界萬物在沒有任何強作妄為的情況下自由伸展狀態的合理性,目的是要破除主客體對立所造成的困境,即“要破除成心、機心、我執的束縛,擺脫貧困、貴賤、窮達的禁錮。” 〔2 〕 (P5 ) 馬克思認為,人和世界的存在,不是主客對立的存在,而是“物我統一”的“對象性”存在。“人對人來說作為自然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對人來說作為人的存在”,并且“被抽象地理解的,自為的,被確定為與人分隔開來的自然界,對人來說也是無。” 〔3 〕 (P116 ) 在人的對象性活動過程中,一方面是人自身產生的過程,另一方面也是自然界生成的過程,而這其實又是一個過程,就是實踐過程,也是歷史過程。正是在實踐(歷史)過程中,人成為自然的存在,自然界成為人的存在。正是由于老子堅持的“物我未分”的“自然性”前提,而馬克思堅持的是“物我統一”的“對象性”前提,使得他們對于異化的思考具有了不同的理論旨趣和現實意義。

(二)異化的發生機理:背離“自然性”與割裂“對象性”。老子從“物我未分”的“自然性”前提出發,認為世界正是持有自然本性而達到“物成其物、人成其人”的自然和諧狀態,并進一步給出了自然和諧狀態的基礎和本原——“道”。“道”是心與物原初發生的領域,既沒有與心相對立的物,也沒有獨立不依于物的心。所謂“道生萬物”,就是指世界萬物在心物往返交流的澄明之境中相遇照面并顯現出來。因此,心與物本身就處在不可分割的整體之中,對物我未分、澄明之境“道”的出離,就是異化。我們可以看出,在老子那里,異化表現為:人的“主體性”凸顯而“自然性”喪失,人放棄“無為”而變得“有為”,最終使得主客分離并對立。也就是說,當人們通過認識來把握世界、滿足欲求的時候,人的本真的存在和人性的素樸就會被遺忘和遮蔽,人就會出離自然狀態,走向自然的對立面,也就發生了異化現象。馬克思從“物我統一”的“對象性”前提出發,認為黑格爾沒能認識到人類實踐活動的自我異化是人類異化的基礎,只把異化看作精神勞動的異化。福斯特認為,馬克思認為在黑格爾體系中,自然被剝奪了其現實性,以符合人類的意愿或精神,異化就成為精神對物質的異化——這些都表現為精神對其本身的異化。〔4 〕 (P85 ) 同時,馬克思認為,在費爾巴哈那里,雖然用人的自我異化說明了宗教的人學根源,但由于其感性直觀的理論限度,卻無法說明人是如何達到這種自我異化的。“全部歷史是為了使‘人’成為感性意識的對象和使‘人作為人’的需要成為需要而做準備的歷史(發展的歷史)。歷史本身是自然史,即自然界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部分。” 〔3 〕 (P90 )而實現和完成“自然歷史”的就是主客體一體的直接現實性的人的實踐活動。因此,割裂“物我統一”的“對象性”,單純的從主觀出發或者單純的從客觀出發來處理人與世界的關系,最終導致異化。

(三)異化的發生動因:“強作妄為”與“異化勞動”。老子認為,現實的世界并不是“現成”的世界,而是依“道”不斷“生成”的世界;“道”不僅是歷史世界的本源,更是現實世界的基礎;不僅“道生萬物”而且道始終存在萬物之中,即“道不離器”。“道”通過“德”使萬物獲得自然性,“德”是對“道”的自然性的分有,事物因“德”成為具體事物,這就是事物的存在合法性內在尺度,也就是說,萬物的自然性是事物成為自身而非他者的終極依據。根據這一尺度和依據,世界萬物的存在必然體現為“道——德——萬物”的運化規律和自發秩序。可以看出,老子以其自然思想建構了自然主義的有機宇宙論,“道法自然”是一切事物存在、運行、發展的內在依據,同時也是對事物存在發展的外在要求。事物按照“道”賦予的自然性自行存在、自行發展,而人的任何外在的“強作妄為”都將改變事物的自然性,是有違自然的,是不合理的和不合法的。馬克思直接從當前的事實出發,他用“異化勞動”的概念表明了這一事實:“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的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于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 〔3 〕 (P52 )得到的結論是“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產品的力量和數量越大,他就越貧困。工人創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變成廉價的商品。” 〔3 〕 (P51 )“私有財產是外化勞動即工人對自然界和對自身的外在關系的產物、結果和必然后果。” 〔3 〕 (P61 )在此基礎上,馬克思得出結論:“從異化勞動這一概念得出私有財產這一概念。” 〔3 〕 (P61 ) 這樣也就真正達到了對國民經濟學之前提的批判,完成了馬克思對于異化概念全新的唯物主義認識。

綜上分析,對異化實質問題的思考上,老子基于“物我未分”的“自然性”前提,而馬克思堅持的是“物我統一”的“對象性”前提。由此,老子認為異化的實質是由于人的強作妄為,使得人與世界出離“物我未分”的“道”的境界,人與世界背離“自然性”,人和世界異化為非“自然性”存在;馬克思認為異化的實質是由于人的“異化勞動”,割裂人與世界的“對象性”,人和世界異化為非“對象性”存在。這些不同是顯而易見的。盡管如此,我們也應當看到,馬克思和老子都強調“主客分離”乃為異化的實質,在這一根本點上,兩位偉大的思想家具有驚人的一致,只不過老子更強調“物我未分”的混沌自然,而馬克思則強調“物我統一”的現實實踐。這是洞察兩位思想家對于異化實質認識的一把鑰匙。

二、異化的結果

對“異化結果”的認識,無疑是建立在對“異化實質”認識的基礎上的。老子和馬克思基于對“異化實質”的不同認識,在“異化結果”對人而言、對自然而言、對社會而言等方面的見解具有諸多可資深入研究的不同之處。

(一)對人而言的異化結果:“成心機心”與“異己的關系”。據上文所論,老子認為具有“自然性”的“物我未分”狀態是人和世界的本真存在狀態。正是異化破壞了人的自然性,導致結果就是人性淪喪,人不再是具有“素樸之心”的人,而是具有“成心機心”的人。在老子看來,人由本真的存在變為異化的存在,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識和智巧的蔓延。“智慧”導致的“成心機心”使人失去了素樸和自然,人心淪落,人道沉淪,素樸的人向外尋求成為出離道體的人;在形而下的層面,則成為追求物欲滿足的人。“智慧出,有大偽,” 〔5 〕 (P132 ) “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5 〕 (P275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5 〕 (P104 )異化改變了人的自然生存狀態,人的欲望膨脹,人的主體性增強,感性的欲望和理性的思維,使得人遠離了嬰兒般的自然狀態,破壞了人的思維自然性,激發了人的智巧奸偽等思想,導致人的自然性喪失,人性淪喪。馬克思則認為具有“對象性”的“物我統一”狀態是人和世界的本真存在狀態,這個狀態就是實踐(歷史)的過程。因此,馬克思認為,割裂“對象性”關系的“異化”及其在人身上所導致的結果,也必然體現為一種實踐(歷史)關系。馬克思說:“人的異化,一般地說,人對自身的任何關系,只有通過人對他人的關系才得到實現和表現。” 〔3 〕 (P59 ) 而作為人類改造自然界的物質生產活動,則同時也就是人與人的關系的生產。馬克思進一步指出:“通過異化的、外化的勞動,工人生產出一個對勞動生疏的、站在勞動之外的人對這個勞動的關系。工人對勞動的關系生產出資本家——或者不管人們給勞動的主人起個什么別的名字——對這個勞動的關系。” 〔3 〕 (P61 )

(二)對自然而言的異化結果:“樸散則為器”與“物化的自然”。老子以宏大的天道自然的視野去審視世界,認為天地萬物平等且自然而然的存在,這才是世界的本真的存在,而異化從根本上破壞了事物的自然屬性。老子認為:“樸散則為器”, 〔5 〕 (P173 ) “樸”是事物自身合乎“自然性”,而人的智巧作用于“自然性”的事物上,形成符合人的需求的卻不符合事物自然存在狀態的“器”,從而導致事物的“自然性”流失,事物背離自身的“自然性”變成“非物”,從而遮蔽了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狀態及其所具有的無限可能性,進而引發事物在世界中的自然身份合法性危機,從而帶來的是自然失序的災難性后果。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原則”使人的勞動成為異化的勞動,人通過異化勞動,不僅扭曲了人自身的本質,使人成為一種異化的存在,同時也使得人與自然界的本真關系變得扭曲。自然界所具有的“表現和確認人本質”的價值被徹底否認,自然界完全被視為滿足人生存的物質手段,自然界被“資本原則”統治的現代人所物化。同樣,在“資本原則”下,人在將自然界物化的同時,將自己的本質所物化,人不再是目的,人成為人的工具和手段,物成為衡量人的價值的尺度,成為人本質的象征。在這個意義上才可以說,正是人和自然界都完全被物化,才導致了資本主義條件下,人對人、人對自然物的瘋狂占有和掠奪,從而造成了資本主義社會人的生存危機以及生態危機的現代性悲劇。

(三)對社會而言的異化結果:“大道廢有仁義”與“異化勞動導致異化的社會關系”。老子認為,社會也是“自然性”的存在,社會秩序不需要人為干涉,是自生自發的自然秩序,但異化否定了社會的自然性,打亂了社會的自然秩序,破壞了社會自然和諧,引發了社會的無序和混亂。“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3 〕 (P132 )仁義、虛偽、孝慈、忠臣等現象都是社會的自然性流失后,社會關系被異化的結果。這種結果突出表現在國家政治上,就是統治者把“有為”思維移植到政治管理上,并且通過采用稅收、禮法、尚賢等政治技術來加強對社會的技術化控制。政治原本的自然性喪失,進而導致政治退化,政治由自然秩序走向無序。“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5 〕 (P207 )老子在這里指出了人類政治退化的機理:仁、義、禮、法等所謂人類文明以及伴隨由此產生的人類投機取巧心理的發展,使得政治越來越遠離自身存在的本質,從而由“自然性政治”退化到“工具性政治”。與老子“自然性”思路不同,馬克思還是從“對象性”關系來說明異化對社會產生的結果。馬克思認為,異化勞動生產出異化的社會關系,而異化的社會關系則使人同自己本身的關系成為“對象性”的實踐關系,“人同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異化,都表現在他使自身和自然界跟另一些與他不同的人所發生的關系上。” 〔3 〕 (P60 ) 而“異化借以實現的那個手段本身就是實踐的。” 〔3 〕 (P60 )所以,在馬克思看來,現實的社會關系并不是來自單個人所固有的類本質或社會本質,而同樣也是由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本身所生產出來的。這個社會關系,在資本主義社會就是私有制及其所導致的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系。

綜上分析,對異化結果的認識,老子和馬克思的思路不同。對人而言,老子認為異化導致人失去“素樸之心”,而具有“成心機心”;馬克則認為,人通過“異化勞動”生產出“異己的關系”。對自然而言,老子認為異化使得自然淪為人的工具(器);馬克思則認為,自然不再是人本質的體現,而是被人“物化”。對社會而言,老子認為異化導致了社會失序、政治退化;馬克思則認為,“異化勞動”生產了資本主義私有制以及剝削和壓迫的社會關系。兩位思想家在這些方面的思想差異是顯而易見的,根本上說,老子對異化結果的認識是從“自然性”尋求的,而馬克思則是從“對象性”尋求的。當然,這種思想根本上的差異,也會導致對異化的揚棄認識的根本不同。

三、異化的揚棄

異化的揚棄是異化之思最終要達成的目標,也是老子和馬克思這兩位思想家,在不同地域、不同時代背景下所要承擔的共同歷史任務,對異化揚棄的思想成果已經成為“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一)異化揚棄的原則:“自然限度”與“實踐立場”。老子正是從自然主義出發,尋求人類與世界的關系以及在此前提下人類行為的理性限度。老子從宇宙論的高度探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在承認人在宇宙中的合法性地位的同時,根本上否定了人類作為宇宙中心的思想。在此基礎上,老子確立了人類的行為界限和人類的行為模式——人類的行為不能破壞事物的自然性。是否破壞事物的自然性則是衡量人類行為是否合理的標準,也是人類行為的界限。老子進一步認為,對于人類而言,人只有在“自然”的存在方式中才能保全人的素樸的本性,人違背自然,強作妄為,人的素樸本性不僅會被遮蔽,而且會走向反面,從而人的本真的存在變為異化的存在。基于這種認識,老子提出了一種獨特的理解世界的方式和解決異化的路徑。馬克思通過對于各種異化形式的分析,以歷史唯物主義深邃視野去洞察和把握異化之揚棄的歷史前提和現實條件。馬克思認為是“異化勞動”造成了人類對自然的異化,包括人本身的內在自然,也包括人所處的外在自然。馬克思指出:“在實踐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現為這樣的普遍性,它把整個自然界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其次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對象(材料)和工具——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于持續不斷地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系,不外是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系,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3 〕 (P56-57 )這段精彩論述,很深刻地說明了其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態度與立場,這個立場就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對象性”實踐的立場,我們不難理解,人與自然也就是這樣在“對象性”勞動(實踐)活動中現實的存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也只有在現實的生產關系中被揭示出來,人與自然的異化也只有在現實的生產關系中得以解決。

(二)異化揚棄的具體路徑:“滌除玄覽、向內而求”與“注重實踐、向外而求”。老子基于“物我未分”的“自然性”前提,認為異化就是背離“自然性”而致“物我對立”。因此,要回歸“自然性”,向內而求,體道悟道,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進而實現對異化的揚棄。一是反對感性欲望。老子提倡“去泰、去甚、去奢”,節約、清凈、恬淡。“為腹不為口,故去彼取此,” 〔5 〕 (P104 )老子注重摒棄感官的追求,遠離物欲的侵蝕,不被感官欲求所驅使,保持自然的狀態。二是反對理性知識。“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 〔5 〕 (P241 )在老子看來,人對“道”的體悟和把握不需要通過理性、知識向外尋求,愈向外求,離道愈遠;愈追求智巧,愈是不真。“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5 〕 (P241 )真正的體道者是“不言”的,是不需要理性和知識的。三是堅持體道悟道。老子體道悟道的方式,具體表現為“滌除玄覽” 〔5 〕 (P93 )的功夫。“玄覽”就是將人帶入主體虛無的體道知悟的精神狀態,向內反觀自照本真的存在而達到玄同之境。“道”不是外之于人的世界的展現方式,而是人與世界的自然冥合,是一種天人未分的自然狀態。在現實生活中,人類體道悟道、效法“道”的行為模式就是“無為”,達到“物我兩忘”境界。老子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5 〕 (P203 ) “無為”不是“不為”,老子更強調人要順應自然而為,不能以人的一己之私違背自然去“強作妄為”。所以,“道法自然”、“無為而為”,既是老子哲學審視異化揚棄問題的出發點,也是解決異化揚棄問題的根本途徑。與老子提出的路徑不同,馬克思基于“物我統一”的“對象性”前提,認為異化不僅指向人,同時也指向人與自然,或毋寧說人與自然關系的異化已必然地包含于人類“對象性”實踐過程之中。馬克思指出:“在實踐的、現實的世界中,自我異化只有通過對他人的實踐的、現實的關系才能表現出來。異化借以實現的手段本身就是實踐的。” 〔3 〕 (P60 )基于這樣的分析,馬克思從根本上揚棄了黑格爾“異化”,認為只有在“物我統一”的“對象性”實踐中,才能真正解決人類對自然異化問題,拒絕任何對于異化問題純哲學的解決方案。在馬克思的思想視域中,自然異化同人的異化是互為因果的,并且都根源于資本主義,資本原則才是當代“自然異化”的真實根源,而真正解決“自然異化”的最后出路是對資本的揚棄,它與解決“人的異化”、實現人的解放應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正是在這層意義上,馬克思才把共產主義看成是全面完成了人道主義和自然主義。

綜上分析,在對異化揚棄的思考中,老子將“自然性”一以貫之,以自然為考量限度,堅持道法自然、滌除玄覽、向內而求,從而實現對異化的揚棄。馬克思則是徹底堅持“對象性”,自始至終強調“實踐”,并認為只有通過不斷實踐,才能實現由“主客對立”向“主客統一”的轉變,才能使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質并向合乎人性的人復歸,進而實現對異化的揚棄。

老子與馬克思的異化之思,當然是不同時代、不同背景條件下的思想產物。老子面對春秋末期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認為一切的根源都來自于人背離自然所導致,人對自身自然本質的異化是禮崩樂壞的根源。而馬克思面對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資本剝削的現實,揭露異化勞動導致的人與自身、人與自然關系的異化。所以,從根本上來說,老子的異化思想是針對個體的、面向主觀的、向內而求的。馬克思更強調人類實踐活動對世界的改造,并且也只有通過改造世界實現人類對自身的改造,最終達成人與世界在實踐基礎上的統一。這兩種異化思想在現代性問題突出的今天,不僅可以并存吸收,而且也有必要這樣做。

參考文獻:

〔1〕陳鼓應.老子注譯及評價〔M〕.北京:中華書局,1984.

〔2〕那 薇.道家與海德格爾相互詮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3〕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美〕福斯特.馬克思的生態學〔M〕. 劉仁勝,等,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老 子.道德經.老子注譯及評價〔M〕.北京:中華書局,1984.

責任編輯 蘇玉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综合网|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 草逼视频国产| 欧美不卡二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白浆免费视频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日韩视频免费| 久久久噜噜噜|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日本91视频| 色综合五月|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久久伊人操|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微拍精品|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 久草视频精品| 欧美激情综合|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亚洲av综合网| 国产精品女主播|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日韩av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亚洲精品你懂的|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伊人无码视屏|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毛片久久久|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自拍视频| 欧美激情首页|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该|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 国产凹凸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后式a一视频|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亚洲一欧洲中文字幕在线| 91视频青青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58av国产精品| 午夜久久影院|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久久久噜噜噜|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国产99视频免费精品是看6| 成色7777精品在线| 在线欧美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