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材是根據課程標準編制的教學規范用書,是學生在學校獲得系統的基礎知識,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習的主要資源和工具,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教材是高職院校搞好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支柱之一。高職院校必須加強教材建設及教材選訂、采購、使用、結算、庫存、人員培訓等管理工作,必須進行管理模式創新。
關鍵詞:教材建設;教材管理;教材選訂;管理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2-0120-02
教材是根據課程標準編制的教學規范用書,它是以準確的語言和鮮明的圖表,明晰而系統地按課程分別編寫的教學規范知識。教材一般由目錄、課文、習題、實驗、圖表、注釋、附錄等部分構成。教材是學生在學校獲得系統的基礎知識,循序漸進地進行學習的主要資源和工具,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它不僅為教師的備課、上課、布置作業、檢查評定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等工作提供基本材料,而且為教師創造性地開發課程資源、在教學中聯系社會生活實際提供了基礎、依據和參照。深透理解與熟練掌握和運用教材是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而切實的途徑[1]。
教材是高職院校搞好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支柱之一。教材建設與管理工作是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知識更新周期縮短的情況下,高職院校教材建設與管理工作也應順應時代發展,創新管理模式,加強科學管理。這樣才能適應面向21世紀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為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服務。
一、教材建設
1.制定教材建設規章制度。教材建設是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高職院校應該制定教材建設規章制度,明確教材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流程、經費保障、激勵措施、質量控制等內容,使教材建設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
2.設立教材建設專項基金。高職院校應該設立教材建設專項基金,用于開支教材建設中的業務開支、稿酬支付、績效獎勵等,激勵教師從事教材建設。教材建設專項基金應該做到專款專用,切實為教材建設工作奠定物質基礎。
3.成立教材編審委員會。高職院校可以成立專門的教材編審委員會,定期不定期地召開專題會議,對教師申請編寫的教材審稿、定稿。教材編審委員會可以由學術委員會兼任。
4.積極開發優質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是高職院校教學研究成果的結晶,只有建立數量足夠的校本教材資源庫,才能從優中選優,參加統編教材的編寫。
5.建立教材編寫戰略聯盟。現在出版高職教材的出版社眾多,良莠不齊,為了使高職院校的教材編寫有較高的起點,學校可以與優質出版社建立戰略聯盟,以校本教材為基礎,共同開發高品質的高職教材。
6.組織編寫行業規劃教材。校本教材使用若干年后,經過不斷優化,可以逐步參加高等教育出版社、國家行業出版社組織的教材編寫。經過出版社的評審,從中可以遴選出省優、部優、國優教材。
二、教材選訂
(一)選訂原則
1.優中選優的原則。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估的要求,從總體上來講,高職院校要選用近三年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并且選用率要達到90%以上。具體優先順序為先高教出版社教材、后行業出版社教材;先規劃教材、后一般教材;先統編教材、后自編教材。
2.一課一本的原則。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原則上應該堅持一門課只選訂一本教材。如可將《新生入學教育導航》、《大學生安全警示教育》、《國防安全與軍事教育》三本教材整合為一本教材,將《創業理論與實踐》、《就業教育》兩本教材要整合為一本教材。
(二)選訂程序
高職院校要以教材征訂單的方式來規范教材選訂程序。在具體操作上,先由課程主講教師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所開課程的專業、人數確定訂購數量、教材名稱、版本等,再經專業(課程)團隊負責人、系主任、教學學院(部、中心)院長(主任)簽字同意后集中報教務處審批訂購。為促進教師提高業務水平,鼓勵教師參加教育部或行業組織的統編教材的編寫,由本校教師參編的正規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可予以優先選用。為了提高教材選訂工作效率,必須規定,由于各專業(課程)團隊未能在規定時間上報教材采購計劃而導致開學時未能及時到位的,應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三、教材采購
1.實行招投標制。教材征訂單確認后,由教務處劃分為不同的標段,每年5月份舉行一次教材招標會,由招標辦組織,教務處、計財處及國有資產部門組成團隊,面向書商統一招標,選擇資質信譽好、性價比最優、售后服務到位的教材供應商。要最大限度地讓利于學生,并且折扣必須由學校返還給學生。
2.實行統一采購制。教務處是學校采購教材的唯一職能部門。無論必修課還是選修課的教材都必須由學校教務處統一采購,未經教務處允許各教學學院(部、中心)不得自行采購教材和教學輔導資料,更不得私自向學生出售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私自向學生銷售各種資料的應立即責成有關人員收回并向學生退回全部款額。拒不執行的由教務處通知計財處扣款并向學生退回款額,同時作為教學事故處理,并在期末教學質量定等中給予降等。由學校統一印制的教材及教學參考資料,必須由教務處負責教材編印的負責人,開出印制教材通知單。凡未開出教材印制通知單的教材庫不得驗收入庫,不得發放給學生,更不得結算稿費。
四、教材使用
教材于開學準備周由教務處統一組織發放給學生。任課教師使用教材,必須由本人填寫《教師領書單》,經專業(課程)團隊負責人簽字后交教務處審批領取。一本教材一般至少使用二屆,如版本未變以后應繼續使用;如中途更換教材或修訂教材,可發給教師新書。教學計劃之外所需領用的教材必須經教務處主管教材的負責人審批,開出教材出庫通知單后,方可領用。與教學過程相關的其他參考書由各教學學院(部、中心)自行在教師資料室中配備或與圖書館協商購置,教師優先借用,不在教材費中列支。
要對教材使用效果進行質量監控。可在學期末對本學期教材使用的滿意度在廣大教師和學生中進行問卷調查,對滿意度低的教材取消下次征訂資格。還可向教材供應商調查了解包銷教材的情況,嚴格控制抬高教材價格,切實維護師生利益。
五、教材結算
教材費結算工作面向廣大學生群體,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學生在校期間所使用的教材費采取分期預收的方式,并在學生畢業離校前統一結算,多退少補。由于學生未及時交清教材費而發生的損失應由學生自己承擔。
六、教材庫房管理
教材庫房應經常保持整齊、干凈,教材分類存放。教材管理人員應精通教材業務,熟悉各種教材基本內容、版本和定價,做到心中有數。要謹防蟲蛀、鼠咬;做好防火、防潮、防盜工作,保證安全,人為或疏忽大意發生安全事故,應追究當事人責任。每學期結束前,對庫存教材進行一次清理,做到帳目清楚,帳實相符。學校教材實行零庫存,凡由教學學院(部、中心)指定購進的教材,因不能使用而造成積壓的,由該教學學院(部、中心)賠償全部經濟損失。
七、教材管理人員培訓
高職院校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材管理隊伍,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訓[2]。
1.業務知識培訓。要具備教育學、市場營銷學、圖書情報學、計算機操作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要熟悉教學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
2.軟件使用培訓。要學會使用教材管理信息系統,使教材管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
3.職業道德教育。教材管理人員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要樹立以生為本、以師為本的服務意識,要不斷開拓創新,提高綜合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
八、管理模式創新
在切實保證廣大教師和學生的利益的前提下,高職院校可以引進市場化運作機制,創新教材管理工作。如可以成立企業化的教材供應中心,自主經營、自負贏虧;可以成立教材門市部,個性化地滿足師生需求;可以建立電子圖書館,便于師生閱讀使用。
總之,高職院校教材建設與管理工作關系到學校發展的大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物質前提。高職院校教材管理工作者只有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積極思考一些改革方法,并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才能保證學校教學秩序的穩定,提高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33.
[2] 張淑俠.高職院校教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
[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