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建設得到迅猛發展。“十二五”期間,文化創意產業被列為戰略發展產業,對拉動國民生產總值起到推動促進作用。但是,我國政府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存在著投資總量不足、投資方式單一問題,政府對文化創意企業的政策性引導沒發揮應有的作用,限制了文化創意產業融資。韓國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與我國相似,也被“融資難、研發難、銷路難”等問題困擾。因此,韓國在扶持文化產業融資方面的一些政策,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
關鍵詞:文化產業;融資;政策
中圖分類號:G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2-0046-02
近年來,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建設得到迅猛發展。“十二五”期間文化創意產業被列為戰略發展產業,對拉動國民生產總值起到推動促進作用。據國家統計局統計資料顯示,近10年間,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率達23%,大大高于同期國民生產總值增速,文化創意產業總產值也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3%。2012年,我國游戲業生產經營總收入近1 100億元,其中網絡游戲約占產業總產值的一半,2012年,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實現營業收入近17 000億元,產業增加值4 617.0 億元,較2011年營業收入和產業增加值分別提高14.2%和14.8%。宏觀來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總體上呈現階梯發展的趨勢,相比較歷史數據文化創意行業領域范圍也在不斷拓寬,文化創意產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雖然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產值持續增長,但其融資方面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亟待解決。我國政府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存在著投資總量不足、投資方式單一等的特點,政府對文化創意企業的政策性引導沒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些因素限制了文化創意產業融資。縱觀以上因素可預想到,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升溫,未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必將更快更好地發展。
一、韓國發展文化產業融資政策
韓國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與我國相似,也被“融資難、研發難、銷路難”等問題困擾。因此,韓國在扶持文化產業融資方面的一些政策,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
1.韓國政府直接投資發展文化產業
韓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一直在韓國政府的主導下進行,其融資模式最主要的是政府的直接投資。“文化立國”的提出標志著韓國政府意識到文化創意產業的戰略性發展是提高韓國國民生產總值的突破點,韓國政府設立的“文化產業基金”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提升到國家預算的1%。自此之后,韓國政府連年增加文化創意產業財政預算,從1998年的2.2%,到1999年的11.7%,發展至2011年,韓國文化創意產業財政預算創韓國政府歷年文化創意產業財政預算新高,達到三兆三點七零九億韓元。韓國司法委通過相關提案,決定2012年韓國政府基于以往文化產業發展業績以及未來文化產業發展前景文化創意產業加大投資預算,尤其是占據銷售額主要部分的網絡游戲業進行更大力度的扶持。屆時,韓國政府將成立高達1 700億韓元的包括出口轉向基金在內的扶持基金,用以發展在全球范圍內建立韓國文化產業體系。由此可見,在韓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的直接投入是文化創意企業融資的最主要來源。
2.韓國政府構建完善的資金扶持體系發展文化產業
除了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直接投資外,為更好地促使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韓國政府對資金投放的領域和方式的選擇也對文化創意企業形成了多層次完善的資金扶持體系。例如,韓國政府為促進游戲、影視等文化創意產品的出口,專門設立了影音分軌公司以政府補貼之方式全額資助將出口產品由韓文翻譯成外文,并因此提高了出口貿易額;韓國廣播文化交流財團設立支援計劃,為年產量過千的大型出口影音制作公司提供支持,支持其影音制品的制作費用以及韓國影音制品的出口外文制作費。
韓國政府還設立了諸如文化產業振興基金、廣播發展基金、電影振興基金和出版基金等文化創意產業專項基金用以扶持韓國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
韓國文化振興院也發起廣泛動員民間資本參與政府財政投資共同運作來支持韓國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稱之為文化產業專門投資組合,并且成功融得幾倍于政府財政投資的民間資金,保障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二、對我國政府支持文化產業融資的政策啟示
與韓國相比,我國有巨大的資源優勢,使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尚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此外,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市場尚未飽和,人民群眾日益膨脹的文化消費需求、文化產品供給還有很大的空間。
1.完善制度保障和融資環境保障
與成熟的文化創意產業保障制度和融資環境相比較,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融資制度建設仍需進一步完善。我國政府應在文化創意產業創設、產品研發、市場營銷等各個環節制定具體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及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制建設,并且制定充分的稅收優惠、稅收減免、稅收返還等具體措施,加大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制度保障[1]。
我國還應擴大文化創意產業領域范圍內的建設提供更為寬松包容的稅收環境,例如,對青少年文化藝術中心、文化產業發展基地等文化產業平臺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利用完善的制度和融資環境雙重保障產業創新能力和衍生發展能力。
對于文化創意產業內新興的具有發展潛力的項目,我國在針對其特點和需求進行充分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專門的稅收優惠措施,為其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保障,切實鼓勵其發展。
對于文化創意產業出口產品和服務,我國應建立稅收制度保障,鼓勵自主創新能力強、有品牌估計競爭力的企業出口創收,進一步發展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進程。
2.拓寬政策性投資渠道
可以在完善政府制度保障和融資環境保障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相關政策法規,推動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資本之對接,并且加大政策執行力度實現政策性投資制度的落地生根,以擴寬政策性投資渠道。
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信息管理平臺,涵蓋文化創意企業、項目、產品以及銀行投資信息優質數據庫為雙方提供良好信息服務。其次,建立政策性擔保公司和政策性再擔保公司,為金融機構向文化創意企業提供借貸融資構建有效的風險分擔和補償機制[2]。最后,進一步完善文化創意產業制度性風險補償基金的建設,在擔保公司不能補償金融機構的損失情況下,由制度性風險補償基金予以補償止損,從而為文化創意產業領域內銀企對接提供多元化的融資制度性保障渠道。
3.調整政府投資方向,充分發揮資金效能
我國應通過調整政府財政投資方向,積極引導文化創意產業之平衡發展,充分發揮政府財政資金使用效能[3]。通過制定稅收優惠政策,使得文化創意產業資本向文化創意產業資源尚待開發的領域流動,推動各個區域內的文化創意產業之協調發展。
完善的稅收優惠政策是調節產業結構、發揮資金使用效能的重要手段,對文化創意產業領域內的不同行業給與不同的稅率,對于未來發展潛力大的高新技術產業給予優惠稅率,在政府財政投資的基礎上利用稅收政策的協調,以期達到加速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內部結構的優化,使相同的投入達到更多的收益。
4.建立有效的文化創意產業信用擔保體系
大型文化創意企業由于具有良好的品牌優勢以及成熟的運營模式,相比較中小企業往往更容易取得銀行貸款;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小、可抵押資產少,往往更難取得借貸款[4]。具有合法經營資質的評估機構往往難以對未來經營不確定的中小文化創意企業項目出具可信賴的評估報告,使得銀行等類似金融機構在沒有成熟擔保機構擔保的情況下,難以向中小文化創意企業發放貸款。
可以針對類似文化創意產業的中小企業成立擔保組,組內成員企業相互監督相互扶持,某個成員不還款,其他成員承擔連帶責任,或者所有成員喪失擔保資格。這種模式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了有效的解決融資問題的方式。
5.發揮特色優勢提高融資效益
我國的國有文化企業多數為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而來,底子薄,在發展過程中僅依靠自身的積累將很難實現快速成長。而通過開展兼并重組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整合現有資源,從而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示范效應和產業拉動效應的大型企業集團,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5]。同時,還要對現有的國有大型文化企業進行企業內部的整合,精簡企業組織結構,同時還要進一步強化企業的戰略管理意識和資本運作能力,加強企業的財務控制和對風險的防范能力,以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其次,應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我國的國有文化企業多為全民所有制,“產權不清、責權不明、政企不分”等現象依然較為嚴重。因此下一步應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作為重點,構建分權制衡的現代企業管理體制,以實現企業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出資人、管理者各司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6]。第三,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即要進一步加大對國有文化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的培養,建立有效的績效考評和激勵機制,并加快市場化選聘人才的步伐,以進一步優化我國國有文化企業的人才結構。
參考文獻:
[1] 隋巖.文化創意產業的歷史背景及深層內涵[J].理論前沿,2008,(19):34-45.
[2] 洪濤.基于區域視角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08:5-45.
[3] 2009年韓國文化創意產業銷售額達69萬億韓元.[N/OL].經濟日報http://www.ccitimes.com/yejie/caijing/2011-11-15/522611321
320053.html.
[4] 宋常,劉司慧.中國企業生命周期階段劃分及其度量研究[J].商業研究,2011,(1):33-55.
[5] 厲無畏.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融資與風險控制[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1,(2):127-197.
[6] 歐培彬.產業投資基金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9:95-121.
[責任編輯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