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的文化遺產中,古籍占據了重要的一部分。古籍,可以說是我國人民自古以來所開創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文字象征,它不僅可以用于學者研究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發展情況,而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大中華民族的整體科學文化水平。而古籍由于年代久遠,往往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破損,現就圖書館古籍修復工作展開分析,重點介紹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善對策。
關鍵詞:圖書館古籍修復問題對策
當前,我國的古籍大約有十五萬種,古籍一般是指清末以前的歷代寫本、課本、拓本、稿本等,包括了民國以來排印、影印的線裝古籍,它展示了我國民族多年來的歷史文化,尤其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也都在其中盡顯無疑。我國將古籍置于專門的圖書館之中,然而愈來愈多的古籍出現破損而影響其使用情況,圖書館對修復古籍的工作也愈來愈重視。但仍然由于多方面原因,古籍修復工作中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這對科學、有效的保持古籍產生了巨大的阻礙。
1 圖書館古籍修復工作的重要性
古籍蘊藏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它是學者們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寶庫。但是,由于自然和非自然的原因,許多古籍在流傳中遭到損壞,如不及時修復,就不能閱讀使用,無法發揮其作用,而最終成為一堆廢紙。而那些無法估價的善本,其本身又是非常珍貴的文物?!吨腥A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明文規定,“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古舊圖書資料”都屬于國家文物,“受到國家保護”。由此可見,古籍修復工作又直接關系到祖國文化遺產的保存與利用。因此,每一個收藏古籍較多的圖書館,對于具有保護古籍并能延長其壽命作用的古籍修復工作,都應該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古籍修復工作的重要意義。
2 圖書館古籍修復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圖書館古籍修復工作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且分工不明確
當前,有的圖書館崗位職責不明確,責任不清晰。崗位責任要求籠統而不具體,沒有詳細地規定各個崗位所應負責的具體工作內容。其次,工作人員減少與工作量的不斷增加之間形成的矛盾。在實際工作中,由于人力緊張,一個人往往要兼幾個崗位的工作,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能做專崗專職,什么都干,但什么都不能集中精力干好,古籍部是一個藏有無數國寶的重要部門,為了保護這些國寶的絕對安全,我們應該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
2.2 古籍修復技術滯后
導致古籍破損的因素很多,如理化因素、生物與非生物因素以及人為因素等等。古籍成書隨時間、地域的不同,其印刷方法及用紙、用墨也千差萬別。一些省市圖書館剛剛開展此項工作,甚至連一個簡單的修復室都沒有,修復人員也是近兩年培養出來的新手,掌握的修復技術水平就有所不同,因此日常工作中只能做比較簡單的修復,難度較大的工作尚無法開展。
2.3 古籍修復專業人員短缺
我國目前需要修復的古籍數量與古籍修復人員數量的比例嚴重失衡。據悉全國收藏的3000萬冊古籍文獻殘破嚴重,需要修復的超過1000萬件,專業古籍修復人員不足100人,二者比例為100000:1。隨著一大批專業修復人才相繼退休及轉行,他們當中有些修復絕技也面臨失傳。我們先以重慶圖書館館藏為例,該館收藏古籍比較豐富,善本書甲編、乙編、抄本、稿本及日本和朝鮮稀有刻本等共8210種近10萬冊,線裝書有35萬余冊,其中一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酸化、破損、蟲蛀需要修復,而一直從事修復工作人員只有兩名,其中一名修復人員面臨退休。將這些古籍修復好,可想而知僅憑借一個人的力量需要的時間可不是掐指可以計算得出來的。再以我們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為例,古籍修復師有4人,2人準備退休,2人出生于60年代,是否有接班人還是個未知數。普查結束后統計,我館古籍數量有10萬冊左右,善本5000部左右,需要修復的古籍數量按照現在4個古籍修復人員的工作量進行統計,需要50年以上。人員奇缺,亟待拯救,毫無疑問,培養大量合格的古籍修復人員是當務之急。
2.4 古籍修復檢測儀器設備匱乏
古籍修復工作是中國的一門古老的傳統工藝,千百年來,從用料、工具到手段,完全是在手工狀態下進行的。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含量的東西被引進,使這門古老工藝煥發了青春。雖然目前以機械代替手工操作尚做不到,但在檢測手段上已有了革命性的突破,打破了傳統的憑肉眼、靠經驗的非科學性,使檢測結果更細致、更精確、更科學。比如檢測古籍紙張纖維的生物顯微鏡、體視顯微鏡、測試古籍紙含酸度的測酸儀等儀器設備的問世與使用,為古老的古籍修復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例如香港博物館的古籍修復組所使用的儀器有真空吸力加濕工作臺、超聲波塑料熔合機、大型氮氣消毒機、大型不銹鋼洗滌槽、紙張電動加壓壓平機、紙張紙漿抽水修補機等。除此之外,所有修復室都安裝了抽風設備,可快速將室內的氣體抽到室外。然而,目前國內多數圖書館的古籍修復工具和手段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手工階段。以廣西古籍保護中心配備的設備為例。作為一個省級的古籍保護中心,配備的大型設備儀器就是有一臺紙漿補書機、切紙機,還有國家古籍中心贈送的一張除塵修復臺這些最基本的設備,工作室里只有一臺冷暖空調,基本的抽風設備沒有,古籍紙張纖維生物顯微鏡、測酸儀等高科技儀器也沒有,更專業一些的空氣凈化屏更是沒有的。
2.5 古籍修復檔案建設工作滯后
古籍修復檔案是記錄古籍破損情況、修復方案、修復操作過程以及修復得失經驗的重要資料,它既是對古籍修復過程的客觀描述,更是對古籍修復經驗的積累和總結,是留給后來者的一筆寶貴財富。遺憾的是,有的圖書館對建立古籍修復檔案的工作未予以足夠的重視,以往的修復工作沒有建立起細致、完整、系統的檔案和保留修復前后的影像資料。現在要查看某一文獻的修復情況,只能憑記憶和所用修復材料的不同來判斷修復前的破損狀況。我們廣西圖書館的古籍檔案工作目前還不夠完善,這方面的工作還需要一步一步的規范起來。假如不把這方面工作做好,這樣再過幾十年后,恐怕就無人了解該本古籍修復之初的狀況了。endprint
3 改善圖書館古籍修復工作的對策
3.1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確崗位責任
古籍除了具有文獻所具有的人類文明載體的共同特點外,還具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性,那就是它的文物性,此點決定了需要創造一個良好的典藏環境、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一是建立書庫及閱覽室工作人員崗位職責,二是建立古籍修復及編目人員的崗位職責,三是建立古籍文獻整理和開發人員的崗位職責,只有用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方法進行管理,才能使藏有無數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得以完好的保存。
3.2 注重古籍修復工作的協作與共享
古籍修復非同普通圖書,除要配置相應修復設備外,還要有高水平的古籍專職修復人員,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省級古籍保護中心應聯合省級其他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共同擔負起全省古籍修復協作共享工作,有計劃地組織省內各館古籍修復人員,到省內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培訓實踐,下級館有破損古籍也可帶到省級館修復,學員學成后每年均可為培訓館義務工作一段時間。這樣既培養和壯大了本省古籍修復隊伍,又緩解了省級重點保護單位古籍修復的壓力,真正做到古籍資源共享、古籍修復設備共享、修復人員與技術共享,從整體上提高全省古籍保護工作水平。
3.3 加強古籍修復人才培養
近兩年國家比較重視,由文化部委托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舉辦了古籍修復培訓班,我們館每年都派遣古籍修復人員參加培訓,充實了廣西圖書館古籍修復的力量也提高了古籍修復水平。筆者認為還要多辦一些中級班、高級班進行系統的培訓,再就是由單位派往水平高實力強的圖書館隨老師學習,由老師親自指導3至5個月。因為古籍修復工作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都很強的工作,每一個從事古籍修復工作的工作人員,都應該熱愛這項工作,接受嚴格的培訓或技藝精湛的師傅的細心傳授,在系統總結前人寶貴經驗的基礎上,融入現代科學技術,使其真正發揮保護古籍的作用。
3.4 加大資金進行古籍修復工作的投入
館領導應對古籍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加大各方面的投入,為我館的古籍保護創造有利條件,添置古籍修復所需的必要設備。如配備每人一張除塵修復臺,配置一臺排風廚,安裝排風設備,購置消毒設備等,還應引入一些現代化的輔助手段,特別是在檢測方面,比如生物顯微鏡、體視顯微鏡和測酸儀等儀器設備。
此外,隨著“中華古籍特藏保護計劃”的啟動和實施,圖書館古籍修復事業迎來了發展壯大的歷史機遇?!爸腥A古籍特藏保護計劃”的核心項目之一是建設文獻保護修復國家中心。建設一個大型的文獻修復中心,其中包括古籍、特藏、和脫酸等多個修復工作室。中心建成以后,將加強國內圖書館界對古籍特藏科學保護研究的科學化和系統化研究,帶動并增進國內古籍保護修復科研水平,提高我國在國際文獻保護界的地位、影響和作用。
3.5 做好古籍修復檔案的建設工作
修復檔案是記錄破損古籍的破損情況、修復方案、修復過程以及修復結果的檔案資料。可以說,古籍修復以“整舊如舊”的基本原則為主,“整舊如舊”就是要對破損古籍進行保護性的修復,要保持修復對象的原貌。這不僅是古籍修復的基本原則,也是整個文物修復的基本原則??梢?,建立修復檔案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古籍修復人員在對破損古籍進行修復之前,應該對修復對象的破損情況進行如實的、詳細的文字記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拍攝并保存其影像。此外,由于古籍修復工作本身具備“可復性”的特點,“可復性”是指修復是可逆的,通過建立修復檔案,可以按其操作過程予以還原。這主要是為了保證如果有新的、更好的、更先進的修復方法出現,那么可按原修復方法進行還原,用新方法重新進行修復,而新方法仍要保證其“可復性”。
因此,修復人員必須將修復方案、修復過程和所用材料等詳細情況進行記錄,作為還原之備案。最后建立修復檔案還是培養人才和傳承技藝的客觀需要。建立修復檔案,可以將前人的寶貴經驗保存下來,傳予來者,是培養古籍修復人才極其生動的好材料。盡快建立一套細致、完整、系統的古籍修復檔案是十分必要的。
4 結語
古籍能否有效、長遠的流傳下去,這與其保護與修復工作緊密相關,因此,各個藏書館都應當重視古籍修復與管理工作。而古籍保護與修復工作本身屬于復雜、精細且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工作,不僅需要具備專業書籍管理人員擔任此工作,而且必須保證工作人員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切實將古籍修復與保護工作做好,以便促使古籍進一步為研究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發展的水平作貢獻。
參考文獻
[1]曾昭聰.古籍修補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問題[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08):55-59.
[2]陳紅彥.古籍修復與人才培養[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8(03):65.
[3]劉峨.從古籍普查談中小型圖書館古籍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圖書館學刊,2010(04):47-51.
[4]胡泊.國家圖書館古籍的修復與利用[J].國家圖書館學科,2011(12):254-256.
[5]劉堅.淺析圖書館古籍修復工作[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0(02):113-115.
作者簡介
黃玉杏(1977—),女,漢族,廣西玉林人,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館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