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基本的經濟法的功能進行剖析,可以發現其能夠直接反映出目前經濟法的特點。對經濟法進行研究,可以直接從經濟法的功能入手,這是因為經濟法的功能還反映出了經濟法的本質。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部分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應該從理論上對經濟法的功能以及社會經濟功能進行研究。本文以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的研究進行展開,首先剖析經濟法的功能,引出對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的研究,最后從發展的角度對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進行研究,旨在完善我國的經濟法研究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經濟法;社會經濟功能;研究
經濟法是對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進行調整、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目前的階段中,經濟法主要調整的是整個社會生產和在生產過程中,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內的經營協調關系。我國在1979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五屆二次會議上提出了經濟法的概念,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確立將經濟法作為我國法律體系之一。
一、經濟法的功能
從社會經濟功能的角度看經濟法的功能,可以認為經濟法的功能就是為了能夠制造出一種積極的經濟結果,并且這個結果有利于整個社會經濟的高速有效發展,將經濟法的功能放置在經濟法的規范中,并且通過這種這個實施達到上述效果。換一種說法而言,經濟法的功能體現了經濟法與社會經濟的關系,從經濟法的功能進行分析,這種關系可以理解為經濟法可能產生的或者是已經產生的行動后果在整個的社會經濟中可能或者已經起到的積極影響的一種認識與評價。經濟法與社會經濟之間雖然存在著一定的聯系,但是其中的區別也十分明顯。一方面,經濟法由于所處的國家、社會環境、法律環境等的不同,再加上不同國家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內其經濟法的內容頁不同,其法律制度也不盡相同,按照這樣方式去研究經濟法的理論其實是存在偏差的。另一方面,想要具體闡述清楚經濟法的功能,還需要從經濟法功能發揮出的助益對象去進行研究。
經濟法的功能可以從兩種不同的途徑進行分析。一種是從對社會的貢獻這條途徑進行分析;另一種則是從經濟法對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人的影響進行分析。兩種途徑不同的點在于第一種是從對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去研究經濟法的功能,這種就是所謂的經濟法的社會功能。第二種是從參與到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人的角度去觀察經濟法的功能,這種成為經濟法的規范功能。之所以會有這兩種途徑是因為在整個的社會經濟活動中基本的構成是人,而經濟法在其中的作用就是通過經濟活動去影響經濟活動中人的經濟行為,從而達到最終的目的。換一種說法而言,就是經濟法的功能是通過影響社會經濟活動中人的行為發揮出其功能。
二、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
1.傳遞經濟信息功能
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主體——人在參與到某個經濟活動中時,在開始之前都會對自己的行為產生的經濟后果進行預測,只有當這種預測的結果大于成本,并且對自身有利時才會進行決策。而這種決策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從影響經濟行為后果的內外在條件因素以及各種與決策有重要關系的信息。再加上經濟法本身就是法律的一種,從其中的法律內容中就可以知曉哪些經濟行為人是不能做的,哪些是可以做的,以及具體的該怎樣做,而這就體現出了經濟法社會經濟功能中的傳遞經濟信息的功能。
利用這個功能,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人就能夠確定自己的具體行為。由于在整個社會經濟活動中人都是與他人發生經濟關系,形成一種經濟上的行為互動。因此當人需要決策或者行動時,同時還需要獲取到他人的相關信息。只有這樣,才可以在了解他人的信息、他人的行動之后有效調節自身與他人的行為關系,最終達到經濟目的。而經濟法的制定,就是讓人遵守相關的制度,其中經濟法能夠提供的信息是從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人出發的,主要關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一種信息,而人與人之所以有關系就是因為這些信息將其聯系在一起。打個比方說,某個消費者消費了一件商品,其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對生產者的具體情況和信息在相信其的作用下消費了這件商品,而是基于對法律的信任購買了這個商品,在這個活動中消費者與商品的生產者就產生了交易的關系。如果沒有經濟法的存在,可能這種交易關系就不會存在或者是大大減少。
2.分配功能
從法律的層面而言,經濟法是肯定會影響到社會經濟活動中人的經濟利益。經濟法中的權利與義務換種說法而言就是利益的分配,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經濟法發揮出了社會經濟功能中的分配功能。
其分配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種是資格以及資源的分配,第二種是直接干預分配。第一種,從資格方面而言部分人因符合了一定的條件從而獲得了從事某種經濟活動的資格,而資源,其最終得到的利益是不同的。而為了保證利益的公平,就需要利用直接干預分配,為了保證分配的公平性,不同的分配對象經濟法采用了不同的分配原則與標準,在經濟法的權衡之下各種利益大致維持在一個水平之上,也就是這種方式保證了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3.激勵功能
經濟法的激勵功能是建立在以社會經濟活動主體——人的基礎之上,但是同時需要保證經濟法的制定合理化,才能夠有效發揮出激勵功能。首先從制度上進行合理設計,而針對激勵功能而出現的激勵機制,能夠對社會的經濟狀況有一定的激勵作用。所謂的經濟法的激勵功能,就是其能夠對社會經濟活動主體的某個經濟行為產生一定的激勵和促進。
在經濟法中,其會對某種經濟行為進行鼓勵或者是反對讓經濟主體了解行為方向是否正確,最終影響其選擇。在經濟法的社會經濟功能中,激勵功能是最突出的。例如,國家想要大力發展某個行業,一般做法就是對該行業的稅收進行優惠,而當國家想要抑制某一行業的發展,就一定會加以重稅。 可以說,激勵功能是經濟法社會經濟功能中的核心,對整個社會經濟活動提供了動力。
4.節約交易成本功能
在目前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是依靠交易獲得的,交易的費用是支撐整個社會運行的費用。當經濟主體遵從了經濟法,其可以看成就已經是節約了交易的費用,換一種角度而言,經濟法本身就是為了降低交易費用而產生的,例如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等都是依靠經濟法節約了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的搜集信息的費用。正是有了經濟法的保證,其中就可以減少部分不必要的探索費用,同時還能夠減少一定的勞資矛盾,具體而言就是減少了因解決矛盾而產生的各種費用。
三、結語
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是社會責任本位的法、商品經濟發達的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是綜合調整的法。經濟法的功能不僅體現出了經濟法的本質與價值,同時也是保證整個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水林.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經濟學及法哲學解釋[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學院學報),2012,11(05):153.
[2]陳醇.經濟法與商法的區別——從企業法歸屬的角度分析[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02):182~183.
[3]盧炯星.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宏觀調控的立法[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3(06):149.
[4]蘇華.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制裁:分歧與跨境交易風險——基于歐盟法院系列判決的分析[J].國際經濟合作,2014,21(08):203~204.
[5]譚袁.論經濟法的地位——以政府經濟職能為中心[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7(0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