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環境又稱課堂氣氛,是學生或教師對所處課堂的知覺或感受,是決定學生發展的潛在因素。支持型氣氛的特征是“自信與信賴”“寬容與互動”“自發性與多樣性”。 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習效率,生物課堂教學的支持性氣氛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支持型氣氛;積極關注;情景教學;強化;動手實踐
支持型氣氛的特征是自信與信賴、寬容與互動、自發性與多樣性。防衛型氣氛的特征是恐懼與不信任、控制與服從、策略與操作。這種分類,實際上是從師生關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兩方面綜合考慮的,可以比較全面地反映課堂環境的狀況。
筆者對班級同學學習現狀進行數學統計和分析,結果表明:生物學科的學習成績的好壞與性別沒有相關性。所以,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習效率,生物課堂教學的支持性氣氛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支持型氣氛的建立
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適時調節后續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狀態一直保持在最佳狀態。學生總是希望教師能關注他,這是他們的一種社會心理需求。關注每一位同學,哪怕是紀律性最差、最不愛學習的同學。面批是實行積極關注最好的一種方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發現個性問題,從而個別解決。我們班有一位女生上課經常睡覺,后來有一次她終于不再睡覺了,當同桌拿導學案要我批改的時候,她坐不住了。拿了同桌的導學案抄了一遍也讓我批改。我認真地看著她的眼睛說:“你能寫作業這本身就是很大的進步,老師喜歡。但這是你自己做的嗎?若是,那我就批改;如果不是,我批改了浪費我的精力,對你也沒有意義,你說呢?”她不好意思地拿走了。等到第二次上課的時候,她把預習導學案交給我:“老師這次真的是我自己做的。”“是嗎,那我得好好看看!”我高興地拿著導學案,進行了認真地點評。從此,她上課基本都是提前預習的。在她的帶動下,有一部分同學上課的積極性增強,呈現出良好的課堂氛圍。
二、實行情景教學,靈活調控課堂氣氛
營造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會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導致更多的努力和創造性探索。根據教學實際情境,靈活調控課堂氣氛,可以營造支持型氣氛。一次上課講到人類遺傳病,剛好有一位同學在看課外書《紅樓夢》,于是我舉起那本書問大家:“誰看過《紅樓夢》請舉手?”大家一片嘩然。我又進一步引導:“咱們假設賈寶玉和林黛玉如愿以償結婚了,在當今社會他們的做法科學嗎?他們可以有自己的孩子嗎?”大家又是一副茫然的樣子。“咱們這節課就要講到這個問題:禁止近親結婚。這個近親指的是什么,這節課學完大家就清楚了。”學生整節課都保持高昂的亢奮的學習狀態,課堂氣氛良好。
三、根據教學實際,講究強化藝術
課堂教學中的“強化”,是指教師在教學中一系列促進和增強學生反應和保持學習力量的方式。強化主要包括外部的獎賞作用。贊賞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物質的,如獎金、獎品等;一種是精神的,如表揚、鼓勵、贊賞等。一次上課講到基因頻(P+Q)2=P2+2PQ+Q2時,為了方便同學們理解,我舉了一個實例,正打算給大家詳細講解,抬頭看到有一個平時成績平平的同學若有所思地在本子上寫,走近一看,答案竟然非常正確。于是我表揚道:“歷屆同學還沒一個做出來,但咱班出了一個天才,老師沒講竟做了出來,大家知道是誰嗎?”然后在大家熱烈的掌聲和羨慕的眼神中,我把她請上了講臺為大家講解,大家配合默契,形成良好的互動模式。
四、提高動手實踐能力,拓展延伸支持性氣氛
隨著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對現代化技術的依賴越來越嚴重。很多學生不愿動腦,喜歡直接找答案。結果大腦越來越懶,課堂氛圍也越來越冷清。為了讓大家動起來,我結合了一些實踐活動:學生利用電腦或手機制作生物素材,這些素材經過命名為學生的名字參與到我的生物課件制作里。學生利用廢棄物制作簡易生物教具和模型,經過命名貼標簽展覽在教室的一角,并讓同學們投票評獎。同學們看到有關生物現象會將實物拍成照片,經過命名后制成屏保放在教室的教學白板上。學生制作廊道文化的生物專版,題上名字并帶領大家參觀。所有這些目的只有一個:讓同學們自己動手參與進來,并體會到生物學習過程的樂趣,從而能夠拓展并延伸到生物課堂學習中,提升支持性氣氛。
總之,教師對學生的關注、信賴和支持,以及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外動手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參與的快樂,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產生支持型氣氛,從而使學生產生熱愛生命、熱愛生物科學的情感,真正達到生物學習的最高境界。
(河南省新安縣第四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