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課是初中的一門重要課程,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陣地。但是由于這門課程理論性強,學生普遍感到難學。盡管老師在課前認真備課,在課堂上認真講解分析,但學生卻缺乏學習熱情。有的聽講不認真,有的沒精打采,有的提問時不會回答,甚至有的學生對思想品德課有厭學情緒。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普遍對思想品德課缺乏學習興趣。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曾說:“興趣是成功的秘訣。”因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改進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如果對本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就會重視本學科的學習,積極主動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目前,我們使用的思想品德教材是根據新課標編寫的新教材,新教材緊密結合學生思想品德實際,內容豐富,更加系統化,結構上求新求活,有利于進行素質教育和提高學生思想覺悟。根據新教材的特點,筆者覺得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尤為重要。
一、講好開頭,引起學生的注意與興趣
思想品德課同其他課一樣,課堂前奏非常關鍵。新課的導入要能夠把課堂氣氛調動起來。課堂氣氛活躍是教師與學生思想感情溝通的橋梁,關系到課的成敗。怎樣講好開頭呢?首先,思想品德教師應該下功夫鉆研教材,熟悉教材,對教材應有十分準確地把握,設計出能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導語。導語就像一首優美的歌曲,它一下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感,為課堂打下良好的基礎。導語形式很多,如激情式、質疑式、討論式、問答式,或者從講述故事開始。筆者在講“封建土地所有制”這個問題時,首先朗頌了唐代詩人李紳的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的詩,然后指出這是封建社會農民深受地主階級剝削、悲慘生活的寫照。接著又向學生提問,封建社會農民一年四季辛勤勞作,為什么還會挨餓甚至餓死呢?根源在什么地方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這樣開頭緊貼課文,引起懸念,吸引學生。這些都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二、精講多練,提高學生獲取知識能力
一般人認為,思想品德課只要老師畫畫重點,讓學生背下來就行了。這樣想法是大錯特錯的。思想品德課同其他課一樣,也要精講多練。思想品德課教學要精講多練,力戒滿堂灌。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系,把握好講練時間的分配。講解要在學生讀的基礎上講解,要著重講重點、難點、疑點。要以教材為基礎,深入淺出地說明問題。根據初中學生理解能力差的特點,可選生動的、有意義的、學生易接受的典型事例,引導他們因事明理。對于難以理解的一些觀點,要反復舉例講清楚,課堂和課后都要認真組織好練習。思想品德課的教材清晰,編排有序,教材融知識、能力、覺悟為一體,內容貼近學生,每課都設計了學習訓練的方法和步驟,每課后面都設計了思考和練習題,這些都是對學生進行能力訓練的有效手段。新編的思想品德教材每一課還設計了“想一想”“議一議”等欄目,這些方面,筆者盡量在課堂上利用一定時間進行處理,引導學生進行練習。通過練習,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三、結合課文講解時事熱點問題,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目前思想品德新教材,對初中學生時政學習雖然有要求,但還不夠具體。但初中生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覺悟,對國際國內形勢有一定的敏感性,有一定的辨別事非觀念的能力。因此,結合有關課文內容,給他們介紹有關熱點問題,有助于思想品德課的學習和提高思想覺悟。如在講“維護國家主權不被侵犯”這個觀點時,筆者適時地給學生介紹了釣魚島、黃巖島事件。激起了學生強烈的義憤和愛國熱情,大家表示一定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為了祖國的富強,捍衛我國的主權,維護統一而貢獻力量。
思想品德課教學要達到有理有據有趣的程度,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就需要教師講清道理,理論聯系實際,多舉生活中實際例子。八年級思想品德內容主要是學習法律,要系統地學習法律的功能和作用,學習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增強法律觀念,讓法律從小在頭腦中扎根。筆者平時注意多收聽電視廣播,翻閱報刊雜志,及時搜集新的資料及有影響的案例,特別是本省、本市、的具體事例。這樣在教學中根據內容需要隨時舉例說明,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總之,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當前形勢下,必須進一步加強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采用多種形式和有效方法,使思想品德課堂活起來。
(江蘇省新沂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