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美術教學,基礎繪畫包括:素描、色彩、速寫。通過基礎繪畫教學,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繪畫技能等方面能力。
關鍵詞:初中美術;基礎繪畫;教學方法;
美術課程是一門藝術性較強的學科,在人們物質生活方面、精神生活方面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同時,還具有一定實用價值。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基礎繪畫涵蓋了素描部分、色彩部分、速寫部分。通過基礎繪畫教學使得學生在繪畫技能方面、審美能力方面、創造能力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1)激發學生基礎繪畫興趣。①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教學。美術教師應依據每位學生素質潛能采用不同教學方法,制定相應教學目標,在這個基礎之上,實施分層教學,使得學生能夠發現各自“最近發展區”。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的采用,促使學生充分掌握繪畫技巧,為日后藝術發展打下堅實基礎。②營造良好基礎繪畫氛圍。興趣對學生學習產生積極推動作用,同樣也是學生進步的動力。初中階段學生仍舊保持了愛玩的天性,具有耐性不夠等特點,而美術基礎繪畫教學需要學生進行深入、細致地觀察后去描寫,還要經過多次修改。在這個背景條件之下,學生極易出現厭煩心理,從而無法專心于繪畫中。這就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基礎繪畫氛圍。例如,教師在學生課堂休息過程中,講述著名畫家的小故事、組織學生參觀游覽,對校內植物、建筑進行寫生等。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繪畫方面興趣,讓學生在精神飽滿狀態之下投入到美術基礎繪畫中。
(2)教學過程中需要對臨摹、寫生引起高度重視。在初中階段美術基礎繪畫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對臨摹、寫生引起高度重視。臨摹旨在強調學習技巧,吸取優秀人士造型技巧。而寫生著重表達感受,在多次練習過程中逐漸找到感覺,最終養成繪畫習慣,形成自身藝術特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將臨摹、寫生二者之間進行有機結合,通過整體訓練方式,為學生日后繪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臨摹旨在將學生所學繪畫技巧運用于寫生中,從而形成自身藝術特色。因此,教師組織學生臨摹他人美術作品時,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作品選擇。學生對選擇作品的內涵應當有充分體會,對繪畫方面技巧應當有所研究,臨摹、寫生二者之間的結合能夠使得學生在知識理解、消化上更加容易。
(3)強調示范教學,使得學生直觀感受增強。從初中階段美術基礎繪畫教學過程中能夠發現,盡管教師對畫理進行了細致講解,但學生仍舊是一知半解,實際應用中也不能做到靈活運用。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用語言對畫理進行表述具有抽象性,單單依靠語言表述學生無法理解畫理。在初中階段美術基礎繪畫教學中,教師應當強調示范教學,通過這種教學方法的采用,使得學生在繪畫技巧方面做到充分把握。例如,教師在教授水粉畫中“濕畫法”“干畫法”時,在用色方面、用水方面、用筆方面,教師可以在語言講解的基礎之上再示范作畫,到了重點部分需要提醒學生引起高度重視。同時,要求學生對教師作畫動作、技巧進行細致觀察。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理性認識,對學生繪畫技巧的掌握也有積極推動作用,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在繪畫水平方面將會有較大提升空間。
(4)引導學生采用正確學習方法。采用正確學習方法對學生知識點掌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學習效率。在初中階段美術基礎繪畫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采用正確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好掌握基礎繪畫技巧。①對事物做整體觀察。初中階段學生在基礎繪畫最初階段往往忽視整體,重視局部,“一葉障目”現象時有發生,此類現象的出現是由于觀察方法不正確導致。在美術基礎繪畫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整體觀察,通過這種教學方法的采用提高學生作品質量。②調整修改工作的開展。調整修改工作的開展需要學生進行認真分析,通過反復研究、比較之后,對畫面整體效果進行檢查,從而查看空間關系方面是否安排恰當、主次虛實方面是否按照一定順序展開等,對不當之處需要及時進行調整修改。例如,學生繪畫作品若是在構圖方面比較優秀,而線條不夠流暢時,教師應當在作品空白出指出優點、不足之處,通過此評價方式的采用,不僅能讓學生知道如何對作品進行修改,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自信、學習積極主動性也會產生積極推動作用,促使學生在日后學習過程中邁向更高臺階。
藝術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與初中階段學生心理特點相符。在這個背景條件之下就對教師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實際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將繪畫基礎知識、繪畫技能傳授給學生,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在記憶方面、形象思維方面、觀察方面、審美能力方面都有較大提升空間。
參考文獻:
[1]胡琳.初中美術基礎繪畫教學體會[J].美術教育研究,2013(18).
(江蘇省邳州市八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