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作業時常困擾著學生,讓學生產生了懶惰性,失去了能動性。教師經常布置單一的抄抄單詞、詞匯、句型,甚至是長篇的課文,然后翻譯、填空、背誦,把學生的人格、個性、價值觀等忽略了。
英語作業也要與時俱進,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點。尤其是小學生,喜歡生動有趣、能開動腦筋動手操作的作業。例如,唱英文歌曲、看英語動畫片、英語小故事、制作英語小報等。教師應投其所好,改進學生感到討厭或無所謂的作業。
一、視聽性作業
鄉村小學的學生見識少,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的方法,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學生可以在生活中多聽多看多想,例如,進入KFC服務員說“Welcome!”與人再見時人們經常說“Bye-bye”;走到超市前牌子上寫“SUPERMARKET”;到了一些公共場合會看到一些標志“No smoking”,“No parking”,“N0fishing”等;鼓勵學生多觀看一些少兒頻道的英語節目,多學一些有關英語的兒歌。例如,顏色歌、數字歌、水果歌謠、玩具歌謠等。還可以通過自己購買的或學校訂閱的課外英語讀物增長知識。通過多接觸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讓自己跟上時代的腳步。
二、趣味性作業
興趣能讓學生自覺地、主動地完成每件事。有了興趣也就有了探索精神并能指導學生認真地完成,讓作業不再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而是把這個過程當成一種愉快的經歷。如在教授小學英語中“Hollowen”時,讓學生從網絡或課外書中搜集有關“Hollowen”的知識,在第二天的課堂上給同學講述萬圣節前夕,孩子們會提著南瓜燈,穿著各式各樣的稀奇古怪的服裝,挨家挨戶地去索要糖果,不停地說:“trick- or treat”,要是你不肯給糖果的話,孩子們就會很生氣,用各種方法去懲罰你。例如,把垃圾倒在你家里等,直到你肯給他們糖果為止。以這樣的方式吸引學生走近英語學習的世界。
三、分層性作業
根據小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教師不難發現學生中存在的差異較大。要正視和尊重這些差異的存在,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布置一些分層性的作業,讓在不同知識層面的學生各自收獲成功的果實,而且這種勝利的喜悅能延續到下次的學習中。例如,針對班級學習情況,在家庭作業上以星級表示作業的難易程度,一顆星為必做題,兩顆星為提高題,三顆星為選做題。對于完成兩顆星的學生進行全班表揚,對于完成三顆星的學生在家校表揚,甚至可以允許一部分作業免做,以此激勵更多的學生努力學習,提高作業質量。
四、實踐性作業
小學生喜歡動手做一做,把作業設計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深入他們的生活與家庭,利用家庭的力量共同完成作業,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讓家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密切家校互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主動思考和組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如讓學生調查客人的hobbies,和家人一起表演對話,和家人過一個 birthday party等。這類作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鞏固了知識。
五、創造性作業
教師要善于誘導、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因此,素質教育下的英語作業應體現創造性。教師要利用小組合作幫助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教師也要注重培養學生批判意識和表現意識,能對他人的作業指出錯誤并能引以為戒,有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堅定自我,超越他人。筆者經常在對話教學中請學生傾聽和觀察他人表演,相互進行評價,然后自我表現,不斷豐富對話內容,完善對話結構,讓對話表演更真實自然。在“英語周”的時候,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英語詩歌朗誦比賽、美文誦讀比賽、課本劇表演比賽等。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轉變觀念、開放多樣的英語作業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閱歷,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真正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甘肅省通渭縣隴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