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常反思、尋求對策是推進課程改革、深化教育教學的方法。在參與學校“352生本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收獲了許多關于新課改背景下歷史學科課堂教學的新認識,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多表揚和鼓勵;充分關愛學生。
關鍵詞:新課改;教學反思;表揚鼓勵
近日,我拜讀了《論語》一書,書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聞言不禁心生感慨。以前的我,在工作中也曾有過簡單的總結與反思,但往往是在腦海里一閃即逝,反思與總結缺乏全面性和系統性,自我教育和提高有限。現在看來,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真的該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好好地反思了,不然恐有誤人子弟之虞。在此,我就新課改背景下開展高中歷史教學的情況進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敬請同行指教。
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擔任高中歷史學科教學工作,在此期間,歷史學科教材及教學要求都發生了重大改革。這對我確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面對挑戰,我曾一度彷徨、不適應,甚至對新課改的效果產生過懷疑。此時,學校領導組織了部分教師到昌樂二中、新絳中學等地考察,帶回了許多新課改的寶貴經驗,并作出了推進我校“352生本課堂教學改革”的決定。之后,我積極參加了一系列新課改培訓活動,特別是在參與我校“352生本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收獲了許多關于新課改背景下歷史學科課堂教學的新認識。
一、培養學習興趣
當學生有興趣時,他們學得最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成功的基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體會學習歷史的價值所在。如果學生不清楚學習歷史有什么用處,缺乏學習動機,自然談不上學習興趣。我認為可從以下方面幫助學生提高認識。一是讓學生認識到,學史可以明愛國。例如,可利用孫中山遺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來激勵學生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可以利用中國近代的屈辱史,讓學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懂得強國的意義,增強歷史使命感。二是讓學生認識到,學史可以明做人。例如,可介紹羅斯福身殘志堅的事跡,幫助學生養成矢志不渝的頑強意志;可介紹哥倫布等人的事跡,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勇于探索的品質。三是讓學生認識到,學史可以明事理。例如,通過對拿破侖等歷史人物的評價,讓學生學會辯證地看待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方法,培養實事求是的態度。
(2)多形式呈現學科教學內容。在開展歷史學科教學時,采用直觀的圖像、動聽的音樂、閃亮的文字等動態表現形式,讓學生感悟到鮮活的歷史,能令學生印象深刻,利于刺激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點,從而起到增強記憶長度和強度的作用。例如,學習“開辟文明交往的航線”一課時,可使用多媒體課件,分別演示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四位航海家的航海過程,在途經重要地點時,自動、醒目地顯示所經地點的名稱,并配以聲音講解。學生看了之后印象會更加深刻,也更容易弄清四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線。
二、調動學習主動性
當學生能自由參與探索與創新時,他們學得最好。美國教育家杜威說,“做中學”、“聽來的容易忘, 看到的記不住,做的才學得會。”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主張“教學做合一”。這都說明了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的重要性。因而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把更多的學習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可采用以下做法。
(1)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同學們自主學習前要給大家提出明確自學的時間及要求,同時布置相應的具體任務。
(2)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利用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實現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達到學習的目標。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圍繞課堂教學重點精心設計典型探究題,并確定討論的要求和要達到的目標。由小組長針對小組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和教師課上布置的問題,組織小組的每一個成員積極參與討論,討論將展示的內容和自學中的困惑,并安排組內“兵教兵”。
(3)安排學生自主展示。可以充分利用前后黑板,各個小組代表同時書面展示,展示小組討論沉淀下來的方法、規律和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以引起全班同學的思考和借鑒,達到全體同學高效學習的目標。展示的形式可以寫,也可以說,可以唱,靈活多樣。例如,在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展示時,學生自己可以扮演歷史角色,設計表演情境。這樣使得學生對歷史角色產生了親切感,自然地加深了內心體驗,從而達到了維持歷史學習的最佳心理狀態的目的。
(4)有效評價。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地評價,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方式。可以從以下角度入手。①學生互評。在課堂上,就某一問題,可讓學生代表上臺展示本組的合作學習成果,之后,再讓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評價。由于是同學,大家地位平等,說話的環境輕松,學生就容易說出自己中肯的看法,同學們也易于接受。②教師評價。課堂上,即便學生展示錯了,教師也要先肯定他們,然后再委婉地說出他們的不足,使學生明白為什么是這樣的。時間久了,學生的勇氣增強,有疑問也敢于提出。這樣,才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三、多表揚和鼓勵
當學生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事情時,他們學得最好。激勵讓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信任讓學生看到了希望,并增加了勇氣,學生會發揮其潛能去出色完成學習任務。
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展示點評、主動質疑,對表現出色的同學要表揚,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勵他們爭取更大的進步。同時,教師一定要注意觀察那些后進生,當他們與之前比,有一點點的進步時,要及時地給予他們鼓勵與贊賞,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對學生起到激勵的作用。如“你做的很好,很認真也很努力,希望你再接再厲,我相信你通過努力,將會取得更大的進步”。或者是給學生一個認可的眼神,點點頭。還可以拍拍他的肩膀,并對他說“表現不錯,繼續努力。”等等。也許學生自己并沒有發現自己的進步。這時候,老師發現了,學生心存感激,覺得老師很關心他。親其師,則信其道,由于得到老師的認可,學生在心里也會為自己打氣,爭取把這門課學好,來報答老師,因此,在上老師的課時,格外認真,他的成績也會有很大的進步。
四、充分關愛學生
當學生感受到教師充分的關愛時,他們學得最好。教師能以愛施教,那么學生一定會更愛老師,有了愛,沒有達不到的目的。
學生年齡雖小,但也有自己的人格尊嚴,需要理解與尊重,因此,教師必須尊重并信任學生,課下多與他們交談關于學業、生活等方面的話題,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優勢,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總之,時常反思、尋求對策成為我們推進課程改革、深化教育教學的方法,這需要我們具備孜孜以求的精神,堅持改革與創新之路,勇敢地走下去。
(四川省納溪中學校)
(作者簡介:向勇(1979— ),男,四川瀘州人,現任教于四川省納溪中學校,中學一級教師,大學本科學歷。研究方向:歷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