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教育正處在深化改革階段,辦好每一所學校,提高教育質量是我們的辦學目標。特別是農村初級中學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情況下,如何結合農村學校的現(xiàn)狀,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值得我們每一個教師深思。
下面結合自己工作實際,談談農村中學自身建設的想法。
首先,學校的班子成員必須同心同德,凝聚合力,不能在管理制度上打折扣。如果學校的班子表面上團結,不講原則,遇事賣人情,只是被動完成業(yè)務任務,缺乏主動作為和擔當精神起不到引領帶頭作用,這已經將學校建設推到了失敗的一面。管理制度的落實,重在嚴、實。教師的教學成績,如果拿不了好成績,那么年終考核、晉升職稱、評優(yōu)選先等就靠邊站。發(fā)現(xiàn)問題絕不講情面和稀泥,對相關教師當面進行批評教育,讓其“紅紅臉”,實行獎勤罰懶,獎優(yōu)罰劣。副校長、各部門主任、年級組長包級負責,和班主任一道全天候全過程管理,盡心盡職。
其次,是教師隊伍建設問題。師德是總開關,雖無大錯,但平庸而欠高遠,我們最缺乏的是敬業(yè)精神和奉獻精神。師德問題不解決,任何問題都空談。我們的教師,有的責任感不強,出工不出力,只教書不育人,職業(yè)懈怠,不思進步,不讀書學習,不鉆研業(yè)務,只保安全,不求教育,不重修養(yǎng),只看重物質利益,甚至有的事事無所謂,漠視制度,不服從學校管理。因此,如何調動工作積極性,是首先要思考的問題,也是扭轉我們教育現(xiàn)狀的突破口。思想改造是一項艱巨的工程,要通過學習教育、政策宣傳、制度落實、示范感染,激勵競爭、文化引領等,多管齊下,逐步培養(yǎng)教師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第三,是學風培養(yǎng)。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是教育成效的體現(xiàn),學生不努力,教師再優(yōu)秀,教育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的。學風的培養(yǎng),教師要人人承擔責任,人人參與管理,形成合力,從細節(jié)糾錯著眼,從思想教育入手,注重班風建設,特別是習慣養(yǎng)成教育和理想教育,不苛求學習成績,而重視學習意識和習慣,通過豐富的課外活動,踐行全面發(fā)展的原則,培養(yǎng)興趣特長,也培養(yǎng)學生健康成長的自信,逐步形成勤奮上進的學風,其實這也是校園文化最為重要的內涵之一。良好習慣和學風的養(yǎng)成,會使我們的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思想解決了,再就是工作過程的問題,主要是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在落實上,不能失了原則,顧了情面,和了稀泥,效果自然虛了。加強師生思想教育,樹立求真務實作風,相信我們的教育一定會大有起色的。無愧良心,辦老百姓滿意的教育。
(甘肅省通渭縣碧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