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題海戰術,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種浪費時間,收效不大的復習方法,所以他們對題海戰術頗有微詞甚至反對。其實不然,作為這么多年一直飽受詬病卻還屢試不爽的一種學習和復習的方法,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
一、題海戰術可以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在課堂上,對老師所講解的新的知識點,層次不同的學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顯然是不同的。對于基礎較好,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而言,可能一聽就會。但是對于那些基礎不好,思維不太活躍的學生而言,理解起來可能就存在一些問題,或者當時理解了,過后又忘了。在這時,老師就可以通過題海戰術來使學生理解鞏固所學知識。
比如,在高中語文學習中,比較難理解的就是文言文的幾種比較重要的特殊句式,像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等。學生背誦賓語前置的幾種情況比較容易,類似于記憶數學中的定理定義,但是到實際做題中就很可能用不上,很可能還是用現代漢語的思維和語法去理解文言文。究其根本,就是對文言文的理解不夠,實際上就是文言文的閱讀量和做題量不夠。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通過大量閱讀和做文言文的訓練來鞏固對賓語前置等特殊文言句式的理解。而且語言學習,本來就存在所謂的“語感”。文言文的閱讀量和做題量一增加,就會促進語感的不斷提升,基礎知識的鞏固,語文成績顯然就會向前跨越一大步。
二、題海戰術可以提高做作業的效率
中國有一句古話說得好:熟能生巧。意思就是無論做什么事情,熟練了以后,就更能用巧妙的方法解決。對于接受能力強的學生而言,可以很容易在課堂上就完全理解了老師所教授的新知識,但是他依然要做大量的習題。為什么呢?一是鞏固記憶,二是通過做題,可能會發現新學知識和舊有知識之間的關聯,這一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聯,進而能夠更巧妙地解題。
比如,現在的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的語文教育一直都在淡化語法,可是到了高中,接觸到了文言文的語法,就會發現,如果對于現代漢語的語法一竅不通的話,那也很難理解文言文的語法。而且語言都是相通的,學習漢語的語法,對學習英語也是有一定幫助的。學習得好而精的學生就會發現,“之”在文言文中,有一項作用,就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那為什么要取消這個句子的獨立性呢?進一步研究我們就會發現,“之”所在的短句是在長句中做句子成分的,聯系英語語法,我們就會發現,這與英語中的從句的現象非常相似,只不過英語中的從句有時態等的變化和先行詞的存在而漢語沒有。一般教師都不會從英語和漢語對比的角度講解兩者的聯系和區別,那么,層次較高的學生多做題,多思考,就會發現很多類似的情況,有助于各個學科學習的進步。
題海戰術其真正目的是見多識廣,這是一個逐漸累積經驗的過程。還有就是我個人認為“題海戰術”中的“題”指的不是做的數量多,而是題的類型多。當某些東西練習的次數多了經驗也就豐富、處理的方式也就多、思維也廣闊,可以說在題海戰術的過程中我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當然取得這些效果的前提是要自己在題海戰術中多思考、多總結,這樣題海戰術才有效果。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題海戰術中所獲得的體會和精髓也是不同的,所做的題也應該有所區別。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區別對待,盡量做到因材施教。
(云南省富源縣勝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