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路徑對舌癌患者術后語言功能及并發癥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68例行手術治療的舌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4例,對照組患者術后行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行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干預前后語言功能、生存質量的變化。 結果 觀察組術后切口感染、切口出血、皮瓣壞死、吞咽功能障礙、發音不清等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后語音清晰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后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領域、環境領域及總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健康教育路徑能有效降低舌癌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術后語言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關鍵詞] 健康教育路徑;舌癌;術后語言功能;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36-0090-03
The impact of health education path on surgery’s complications and languag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tongue cancer
LIN Miaoying GUO Cuilan LI Qiuping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Bao'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path on the tongue language function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ongue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6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34) and control group (n=34)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4. The control group were underwent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underwented with health care and education path.The intervention and language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wound bleeding,flap necrosis,swallowing dysfunction,lisp and other concurrent incidenc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telligibility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areas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realm,the social sphere,the field of environment and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s(P<0.05).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pat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ongue cancer, and improve postoperative language fun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path; Tongue; Postoperative language function; Complications
舌癌是口腔頜面部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其可影響患者語言功能及進食功能[1]。手術治療是目前治療舌癌的有效手段,但由于患者術后語言功能受損,因此需對患者進行舌組織功能鍛煉以最大限度恢復患者語言清晰度[2]。加之,大多數患者缺乏舌癌康復保健知識,患者術后容易產生焦慮、悲觀、抑郁的情緒,從而影響患者術后康復[3]。術后加強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疾病認知水平對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將對舌癌患者應用健康教育路徑,并探討其對患者語言功能及術后并發癥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68例行手術治療的舌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經病理組織確診;②均行舌癌病灶擴大根治手術聯合頸部淋巴結清掃術;③意識清晰,無精神疾病;④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異常;②癌細胞發生轉移者;③存在手術禁忌證的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各34例,對照組中男 22例,女 12例,年齡28~78歲,平均(58.96±3.78)歲;臨床分期:Ⅰ期 20例,Ⅱ期10 例,Ⅲ期4例;文化程度:小學5例,初中 10例,高中15例,大專或以上4例。觀察組中男 20例,女 14例,患者年齡28~80歲,平均(59.02±5.36)歲,臨床分期:Ⅰ期 18例,Ⅱ期10例,Ⅲ期6例;文化程度:小學5例,初中10例,高中 13例,大專或以上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臨床分期及文化程度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性健康教育,患者術后給予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康復鍛煉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臨床路徑表的制定由3位舌癌專家經反復修訂制定,具體如下。
1.2.1健康教育路徑實施內容 ①入院日:由各班護士對患者進行入院介紹、環節介紹及自我介紹,并記錄患者個性情況包括年齡、學歷、興趣、愛好、病情等,充分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及病情,并指導患者保存口腔清潔及衛生,指導患者戒煙戒酒。②手術前1天: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術前宣教,宣教內容包括:口腔清潔、訓練患者深呼吸及有效的排痰方法,床上大小便及非語言交流。③手術當天:夜班護士進行術日晨準備(包括取出義齒、留置導管、術前用藥)。④術后當天護理:手術結束后由責任護士送回病房,并給予患者術后心理疏導,告知患者手術成功,并向患者講解傷口出血情況,告知患者應用止痛泵相關注意事項,并向患者講解保持引流管通暢的重要性及護理方法。⑤術后10 d內: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管飼飲食、飲食營養等護理方法、注意事項、體位指導。患者術后絕對臥床休息,去枕平臥,固定頭部,并讓患者頭部偏向一側,防止頭部過度轉動而引起口腔皮瓣缺血壞死。術后密切留意皮瓣缺血情況,術后72 h是皮瓣危象期,應維持室溫于25℃,防止低溫引起血管痙攣。術后指導患者進行語音功能鍛煉及舌功能鍛煉,以最大限度恢復患者發音功能。⑥出院當天:由責任護士向患者講解出院流程及出院后注意事項,同時囑咐患者留下聯系方式,以便出院后對患者進行隨訪。
1.2.2 健康教育路徑實施方式 將健康教育內容制定為健康教育路徑表并針對不同階段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患者入院時由責任護士填寫健康教育卡,并將卡片夾在簽臺上并置于患者床頭,由責任組長根據健康教育內容對患者實施護理,嚴格按照相關步驟進行,定期評估患者病情。護士長對患者進行隨機抽取以了解患者健康教育效果。
1.3 評價標準
①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②患者術后第1天及出院當天根據“漢語音清晰度測試表“隨機抽取30個漢字,讓患者按照平時訓練水平用普通話進行表述,要求語速平穩、緩慢,字詞間隔應盡量少于1 s。應由專業人員對患者訓練情況進行測試,并對患者發音情況進行分析。分值=正確字數/總字數×100分,并取平均值。③生存質量:患者于入院當天及出院當天采用WHO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 QOL-BREF)[4]評估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量表維度包括心理、生理、社會及環境,共26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5級評分制,各維度評分為條目評分之和,分值越高,患者生存質量越理想。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計量資料采用成組t檢驗,組間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對比
觀察組術后切口感染、切口出血、皮瓣壞死、吞咽功能障礙、發音不清等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情況對比[n(%)]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語言功能對比
兩組患者干預前語音清晰度無統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干預后語音清晰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語言功能對比(x±s,分)
2.3 兩組干預前后生存質量評分對比
干預后觀察組總生存質量評分及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健康教育路徑是通過規范護士行為,使得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具體化、制度化,將教育工作中“軟指標”轉化為“硬指標”,從而確保健康教育能貫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整個護理工作中[5]。此外,健康教育路徑使得健康教育更加規范化、合理化,最大限度提高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服務質量,讓患者能充分感受醫護人員的照顧及關懷,促使醫患間建立良好的關系,改善患者不良情況,提高患者醫療滿意度[6,7]。
本研究為了促進舌癌患者術后康復,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路徑,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切口感染、切口出血、皮瓣壞死、吞咽功能障礙、發音不清等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與刁健等[8]一致,從而提示健康教育路徑能有效降低舌癌患者術后并發癥,促進患者術后康復。這可能與健康教育路徑規范了護理人員工作內容,使得護理人員有計劃性、預見性、針對性地對患者實施連續性、完整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疾病健康意識,使得患者將被動的康復護理變為主動的預防,從而降低并發癥發生率[9]。觀察組患者干預后語音清晰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健康教育路徑能提高舌癌患者術后康復積極性及主動性,提高患者康復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①由于健康教育路徑主動地向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應對能力及認知水平,使得患者積極參與到護理工作中,有助于患者心理康復,提高患者術后功能鍛煉積極性,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使得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健康知識,提高患者及其家屬配合度[10];②健康教育路徑能有效促使護理人員積極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并將所了解的知識告知患者,同時向患者發放疾病健康知識手冊,使得患者對疾病有更深的認識,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使得臨床護理活動更具有程序化及標準化,增進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治療配合度。觀察組干預后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領域、環境領域及總生存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表明健康教育可提高舌癌患者術后生存質量,有利于患者術后身心康復。與傳統健康教育方法不同,健康教育路徑是基于護理實踐制定的,包含了患者術后康復至出院期間每天的健康教育內容,使得健康教育更具針對性、主動性、連續性,減少了護理工作的盲目性,提高了患者的護理質量,因此有效促進了患者術后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路徑能有效降低舌癌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術后語言功能,從而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黃主寶,陳嬌艷,李優等. 健康教育路徑在舌部分切除術病人中的應用效果[J]. 護理研究,2012,26(29):2749-2750.
[2] 王彩芹,邢育珍. 健康教育路徑在舌癌手術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35):36-38.
[3] 劉瑛,韓小云,趙惠萍,等. 醫護合作應用臨床路徑對舌癌病人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 全科護理,2011,9(29):2718-2719.
[4] 卓禮霞,趙展,周燕輝,等. 臨床護理路徑在舌癌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7):15-17.
[5] 蟻旭賢,黃采萍,林金伏,等. 舌癌手術患者的健康教育[J].現代醫院,2011,11(2):155-156.
[6] 譚志紅,顏娟. 階梯式教育法在舌癌患者術后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當代護士(專科版),2012,(8):159-161.
[7] 陳函宏. 舌癌聯合根治術患者手術前后的護理[J]. 當代護士(專科版),2013,(2):35-36.
[8] 刁健. 階梯式健康教育法在舌癌術后康復期應用的效果觀察[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0):1516-1517.
[9] 鄭莉萍,袁衛軍,郁璽璽,等. 臨床護理路徑在舌癌根治手術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 30(2):36-38.
[10] 楊玉芬,朱劍君. 舌癌聯合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183-184.
(收稿日期: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