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如何充分利用“獎勵、評價、表彰機制”最大限度調動了全班同學的積極性,使班級管理取得優異的成績。
關鍵詞:評價機制;獎勵;積極性
21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人才需要教育;學校教育是整個教育的主陣地,班級是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單位;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教育者、組織者、指導者、班集體的靈魂,也是學校在班內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宣傳者、落實者。一個班級50多個人,班主任全都管是管不過來的,就是利用班干部去管每一個人也是不可行得。學生的好壞很難得出完全清晰的界定,學習好的學生將來不一定做出的成績大。班內需要制定全面的評價機制:《班級學風建設與管理制度》。
1 評價依據
《班級學風建設與管理制度》依照班級規章制度制定,按制度辦事。對事不對人。先有制度后有執行。
2 選好評價負責人——班干部
第一次班級見面會,讓學生上臺做自我介紹,根據學生的自我介紹,確定3-4名班級臨時負責人,負責班級軍訓期間的學生服務與管理工作。
第二學期及以后,民主選舉正式班干部。主要班干部(班長和團支書)有班主任提名,全班確認。其他班干實行“學生自主報名,全班普選”。班主任和班長團支書商量確認委員的具體分工,得票第一,不一定是副班長可以是勞動衛生委員,也就是全班投票只選班委委員和團支部委員,不能選具體職務。
打破主要學生干部終身制。經過一段時間后,班長團支書有了固定的人選,班主任通常的做法是班長和團支書一干到畢業,這樣比較“省心”,省心的同時有兩點缺陷:一是打消了其他一些同學的積極性,其他人認為我已經沒有機會了。二是班長團支書因為職位的穩定而產生工作上的懈怠,二年級的優秀學生干部是上下兩個學期比較后確定的。
3 評價要求
方法:日常記載、月度公布、學期匯總。原則:公開、公正、透明。按照《學生綜合素質量化考核細則》給本班學生打出學生的分數,做到日常記錄,每月匯總公布一次。這樣做到“公開和透明”,學生的學業成績由任課教師負責,學生的思想品德分和素質拓展分由于每個月都有記錄,學期考核輕松自如。
4 獎勵、表彰人選確定過程
第一步:依據相應的文件確定人選。
第二步:班主任結合班干部意見在符合條件的人中確定100%—200%的候選人提交班級投票或者評審小組投票確定。
例如:班級國家助學金的確定過程:評定文件確定,班級民主評議,評審小組集中評定。
第一步:按照學院要求收齊資料。
第二步:組建國家助學金評審小組。①評審小成員構成方案由申請助學金的全體學生決定。②評審小組成員由由申請助學金的全體學生投票選舉。
第三步:班級民主評議。第一年的民主評議:大家當面評議只說誰該獲得,怕得罪人都是好話。可以采用QQ和手機短信私下了解班級情況。第二年:民主評議投票,投票單分三類:班干部評議投票,非班干部評議投票,不符合要求的廢票。評審小組進行了數據分析。什么是廢票?23個申請人,每張民主評議投票,必須有1.2.3…..23.,否則為廢票,進行數據校驗,(1+23)*23/2=276. 如果不等于276不是廢票就是數據錄入錯誤,要復查。考慮到考勤副班長的崗位特殊性,考勤副班長如果獲得了大家的支持才不正常,如果獲得非班干部投票的最后一名,這樣可以評一等。
第四步:評審小組集中評定初步人選,班內公示無異議后上報學院。評審小組每個成員根據班級評議結果和掌握的信息獨立的寫好投票單。
5 做好評優落選人員的工作
講清楚當選人員的當選理由。讓落選人員認識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例如:軍訓結束以后,一個在其他班級轉入本班的學生,什么事情都和原來宿舍的學生在一起,班級活動參加的少,第二學年評定助學金是因為綜合排名超過班級三分之二,沒有資格,給他講清楚原因后,他課下找了本班班長,告訴班長以后班上組織什么事情一定叫上他。
在初評助學金時,一等的候選人有6個,本班的一等助學金一定沒有6個指標,本人提出來的去掉一名班干部,原因是他上課遲到過一次,學生別說遲到了,就是曠課班主任也沒有權利開除他,但是在評優評獎助學金時同等條件下不優先,這件事一是說明了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二是說明違紀是要付出代價的。本班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很積極,衛生大掃除等我從來不發愁沒有人做事。班級三好學生比例17%,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35%左右,加上優秀班干團干,優秀團員,業余黨校市委黨校學習等,利用好“評價表彰機制”可以調動全班大約40%同學的全部積極性,調動全班大約30%同學的部分積極性,否則會打消同學們的積極性。
通過充分利用充分利用“獎勵、評價、表彰機制”最大限度調動了全班同學的積極性,班級管理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已畢業班級獲得二次“五四紅旗團支部”二次“標兵班集體”,“英語三級通過37人,通過率率69.8%”。在校班級周綜合分年級第一(總分超出第二名班級7分),獲得五四先進團支部,“標兵班集體”,本班三好學生標兵作為受表彰學生代表在學工表彰大會上發言,同時成為機電系唯一的“國家獎學金”候選人資格已經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