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研究分析了高職教育生源多元化趨勢下學生的特點,在基礎教學改革方面進行了教學改革,增加了教學的針對性,提高了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高職教育;生源多元化;基礎教學改革
目前,生源多元化已經成為高職教育的發展趨勢,而這種多元化的生源,使得高職教育的學生文化素質不同、學習方法不同、學習能力不同,等等。如何把這些千差萬別的學生培養成人才,對于我們習慣于培養那種單一的高考生源的教學模式,無疑是一種具有挑戰性的課題,然而,又是不能回避的、必須要解決的、關乎高職教育發展和生存的重要課題。因此,根據多元化的生源的特點,進行深層次的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針對高職教育生源多元這種趨勢和特點,高職教育都在探討著教學改革之路,但是沒有成功的可以借鑒的研究結果,特別缺乏具體的教學研究。近年來,我們在基礎教學方面進行了的專門的立項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相應的教學改革。
1 研究的主要方面
⑴對生源的特點進行研究。對不同生源的學生的文化素質、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效果、動手能力等諸多方面進行全面的了解,為理論課和實驗課的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⑵對理論課教學內容的研究探討。目前,高職教育基礎課基本都在用國家規劃教材,教師講課用的也是一套相同的PPT,這顯然不符合當前生源多元化的教學,因此,需要針對當前生生源的特點,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
⑶對實驗教學內容的研究探討。現在實驗教學基本還是慣用以前單一高考生源的教材,實驗課的比重、每個實驗內容的多少,每個實驗的難易程度等等,有多少已經不能符合現在的生源特點,需要進行改革,找出改革的方向。
⑷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如何更好地利用現代技術,增強教學效果,增加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讓學生能夠產生學習的興趣。
2 研究的方法及實施過程
⑴通過對統考學生、單招生、中德合作班、本科班等不同生源的多個班級和專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比對、分析不同生源的文化素質、學習基礎、學習方式、學習興趣、職業生涯規劃等多個方面的異同;
⑵通過對不同生源的任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比對、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能力、學習效果、動手能力、考試考核成績等多個多個方面的異同;
⑶在以上對學生和教師進行全面調查的基礎上,深層次地研究不同生源學生的特點、素質和潛質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改革措施;
⑷通過連續的問卷調查,發現研究不同生源的變化規律,讓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與學生之間實現一種保持動態的結合。
3 改革措施
⑴調查研究發現,多數學生理論學習能力比較差,對理論課的學習熱情不高。在研究分析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在理論課教學改革方面,我們對《電路基本分析》和《電工電子技術》兩門課程,制定出不同的課程標準,并根據課程標準制作出多套PPT,供不同生源教學選擇。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⑵調查研究發現,現有實驗教學比重偏少,實驗內容偏難,我們重新修訂了實驗教材,適當增加課的時數,在實驗內容上,一方面降低難度,一方面增加內容的可選擇性,使實驗教材的內容在知識點、難度、技能培養等方面,滿足了不同生源教學的需求。
⑶調查中反映出學生們對于實驗、實訓等級一些動手操作的學習內容比較有興趣。針對這一情況,加大了實驗室開放的力度,在校、系領導大力的支持下,研究建立了長期有效的實驗室開放機制,吸引學生參與,鼓勵教師參加指導,為學生提供優秀的技能培養環境。近年來,學生科技制作取得學校和省的多項獎勵。
⑷調查發現,學生們對一些現象生動具體的學習情景更有興趣,教師們制作了一些有創意的微課、慕課,很受學生歡迎,增強了學習效果。
4 結論
要搞好教學,首先要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方式和特點、接受能力等各個方面,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優秀人才。因此,我們從問卷調查入手,近距離地去了解學生,并且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研究探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增加了教學的針對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高等職業教育的現狀及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2(12).
[2]生源質量對高職教學的影響[J].質量探索.2011(12).
[3]對高職教育生源危機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1(8).
[4]以生源狀況視角論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J].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