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是現代冷鏈物流的基礎,文章分析了冷鏈物流監控系統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必要性,重點概述了冷鏈物流監控系統中的主要現代信息技術,并展望了現代物流信息技術應用的發展趨勢。通過討論,可以深刻了解信息技術在現代冷鏈物流監控系統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冷鏈物流;監控系統
1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核心技術,推動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存在著巨大的潛力,物流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也充分分享了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動力。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監控的廣泛應用,提高了物流運作的時效性,同時對物流產業的迅速發展有著直接的推動作用。近年來,我國冷鏈物流需求增幅加快,冷鏈物流企業逐步發展,現代物流信息技術發展迅速,但仍存在冷鏈物流設施和監管機制不完善,冷鏈物流信息技術不足、應用水平低,發展不平衡等問題[1]。因此,將現代信息技術有效運用到冷鏈物流監控系統中就顯得更為迫切。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在各領域的應用,向人們展示了冷鏈物流管理的廣闊發展前景,預示著其將向一個新的方向進行轉變。
2 冷鏈物流監控系統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必要性
冷鏈物流以保證易腐食品的質量為主要目的,以追求時間、低溫、耐藏性為核心原則[2],要求比一般物流系統的更高。現代信息技術在冷鏈物流監控系統中的應用可以保證在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保證冷鏈物流中食品質量,起到預警預防的效果。
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提高冷鏈物流監控系統中運行的效率,降低物流企業成本。加快物流信息的傳遞速度、減少傳遞環節,同時可以對信息的變化作出快速反應并及時提供解決方案。基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現代信息技術,使物流信息交換實現了實時化,加快信息在物流系統各環節之間傳遞速度。同時,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不斷促進企業改革,調整組織結構,合理分配資源,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或避免重復性的勞動。在物流信息流轉暢通的同時,能夠對信息內容的變化做出快速反應,提高冷鏈物流管理運行的效率。
隨著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市場的發展變化節奏不斷加快,物流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這使得各企業需要現代信息技術加快企業服務創新速度和提高企業服務差異程度來增加自身競爭優勢[3]。同時信息技術的應用還使得物流企業在競爭中不斷優化服務流程,改善與消費者、供應商的關系,不斷吸引新客戶開拓新市場,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相較消費者對傳統物流系統活動過程和狀態的模糊不清楚,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使冷鏈物流系統內部的整個活動進一步向消費者和管理者透明化,從而規范物流企業員工的行為規則,進而達到約束作用,起到很好的社會監督作用。
3 現代冷鏈物流監控系統中的主要信息技術
在冷鏈物流監控系統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優化物流管理水平和質量,而且可以提高物流管理信息的利用效率,加速物流管理的現代化發展進程。冷鏈物流監控系統中的主要信息技術有:
3.1 條形碼技術
條形碼技術是物流供應鏈管理的基礎,是實現冷鏈物流監控系統中現代化的重要技術手段,屬于自動識別范疇。它是隨著電子技術的進步,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在企業現代化生產和管理領域中的廣泛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是信息數據自動識別與輸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條形碼技術具有簡單、速度快、準確率高、可靠性強等特點[4]。在物流系統中,條形碼技術主要應于銷售信息系統、倉庫管理、分揀配送系統,它的廣泛應用對物品標識系統的規范化、標準化,并實現與國際標準兼容,以推進企業計算機應用和管理現代化,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具有深遠的意義。
3.2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
射頻識別是一種可以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并讀寫相關數據,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者光學接觸的非接觸自動識別技術。射頻識別技術在物流管理領域被廣泛應用,與條形碼技術相比,該技術不易受環境影響,自動化程度較高,耐用且性能可靠,并且識別的速度比較快,有成為條形碼技術替代品的趨勢[5]。
射頻識別技術標簽可以唯一地標識貨物,將RFID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等技術的相互結合,在貨物的采購中,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采購的效率。同時,RFID技術在倉儲環節中可以保證貨物庫存等相關信息準確性和可靠性,提高庫存空間利用率。最后,利用RFID技術可以提高貨物配送速度,降低差錯率,為物流企業節約配送成本。
3.3 全球定位系統(GPS)
全球定位系統是美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制,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陸空全方位實時三維導航與定位能力的新一代衛星導航與定位技術。全球定位系統也是冷鏈物流信息技術的重要方面。GPS系統包括空間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戶設備部分三大部分。
在冷鏈物流監控系統中,通過全球定位技術,企業管理層可以迅速準確地掌握貨物的位置、名稱、數量及狀態,可以根據貨物具體情況變化向目標發出實時調度指令。其與物聯網技術的結合,使消費者可以在線了解貨物的相關信息。同時,對物流運輸過程中車輛定位及調度、運輸物品監控、線路選擇、貨物裝卸策略及配送可視化都可以運用GPS技術進行有效的管理,結合決策分析,有助于物流企業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運輸效率。
3.4 地理信息系統(GIS)
物流本質上其實就是物品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位移變動,對地理空間具有較大的依賴性,具有空間尺度和空間特征。GIS是一種以地理空間數據庫作為基礎,利用計算機對多種空間的和動態的地理信息數據進行查詢、分析和存儲等操作的計算機技術系統。
現代物流各環節因素都與地理位置有著密切的聯系,GIS 在物流領域中的應用主要是指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強大的地理空間數據功能優化車輛調度方案,為貨物運輸選擇最佳路線及運輸方式[6],合理調配和使用各種資源,加強對各環節的控制和管理,提高物流業的效率,實現高質量的服務水平。GIS技術與物流管理技術的集成將是現代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
3.5 電子數據交換技術(EDI)
電子數據交換技術是指一種按照協議對具有一定結構特征的標準信息,經數據通信網絡,在計算機系統之間進行交換和自動處理的電子傳輸方法。由于EDI信息傳輸時間短、效率高,錯誤率低,因此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可以節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將電子數據交換技術運用到物流管理中,可以降低信息傳輸錯誤,加強企業與客戶之間的協調,保證兩者間的信息通暢,提高物流系統運作效率和企業服務質量。
4 結語與展望
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以及傳感識別等技術在物流管理中的廣泛應用,使得物流監控變得更加自動化、高效化,降低了運營成本,提高物流企業服務質量,促進管理現代化。物流動態信息采集技術將成為物流監控行業發展的一個突破點,及時掌握貨物動態信息是企業盈利的關鍵因素。隨著物流監控信息技術的繼續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與物流監控的聯系將更為緊密,物流企業的發展需要信息技術的全面支持。
[參考文獻]
[1]毋慶剛.我國冷鏈物流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1(2):24-28.
[2]郝世博,朱立龍,馬德余.基于信息技術的冷鏈物流網絡模型探析[J].物流科技.2013(2):7-10.
[3]周慧敏.現代信息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科學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19):96-98.
[4]陳宇.條形碼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研究[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2006(5):180-182.
[5]李振汕.RFID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J].物流科技.2011(4):73-75.
[6]李芳菊,蔣建.GIS技術在現代物流信息平臺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電子技術.2011(3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