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軟件外包行業的發展勢頭有增無減,軟件外包產業作為智力人才密集型的產業,具有信息技術含量高、資源消耗低以及國際化水平高等特點。另外,高校在大力培養服務外包的人才,提高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在擴大外包行業培養的模式上,人才質量的提高也慢慢成為了重心。本文通過闡述軟件外包行業存在的問題,提出軟件外包人才培養的策略。
關鍵詞:軟件外包;培養模式;培養策略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新興行業也逐漸發展并壯大,新一輪全球產業轉移中軟件外包行業占據了重要位置。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也是軟件外包業務的主要承接國,在未來的發展中軟件外包行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我國多數的高職院校在同一時期設立了專門的計算機及相關的專業,且各高校在對人才進行培養的模式基本是相同的,這就必然導致了學生的擇業方向相同,增加學生的就業壓力。解決這一難題,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以幫助高職院校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和擴展軟件外包行業人才培養的規模,提高軟件外包行業人才的綜合素質。
1 軟件外包行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第一是國內現有軟件人才結構呈現“橄欖型”,即軟件的高端人才,包括了項目技術管理、系統分析師等。低端人才,如軟件程序員呈現緊缺的狀態。在我國國內的市場中真正可以從事軟件服務外包的人才比較短缺,這是由于有一大部分的高職院校計算機軟件人才培養教學模式注重科學性,教學內容陳舊且忽視實踐性的教學。第二是國際化復合型的人才嚴重不足,我國每年軟件外包的相關專業呈現上升趨勢,但是其中很大部分的專業學生對外語和國外客戶的要求不熟悉。我國軟件外包產業的發展當中國際化復合型人才的缺乏是發展的重大障礙。因此,相關部門和人員應該針對我國軟件外包人才需求
2 軟件外包行業人才培養的策略
2.1 政府積極推進“政產學研”,大力培養軟件外包人才
在政府宏觀調控下,制定軟件外包產業的發展規劃,建立產業園區,并引進和培育一定規模的軟件及服務外包企業,鼓勵研究機構在軟件園區內入住。政府支持軟件類專業的招生、辦學以及就業上給予支持,在產學研合作當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組建專門的機構為產學研提供了一個平臺,為推動軟件外包產業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2.2 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避免高職教育變味
高職軟件人才培養和軟件外包企業需求之間的差異問題主要是由軟件外包人才培養模式來解決[1]。中高級工程師的培養目標不但要依據企業當前的人才需求,而且也要滿足學生具備終身學習、信息獲取以及適應學科發展能力的要求[2]。所以,在設計課程的體系與教學內容時,為滿足高職專業規范的要求,必須囊括軟件工程知識體系核心及知識點,規避片面迎合企業的局部技能與素質取向。
2.3 完善雙師+雙棲的外包教學團隊建設
雙師指的是那些具有重要工程及企業實際工作經驗,同時具有高等學校教師資格及能力,而雙棲主要是指企業員工為企業辦事,并且可以依據校企合作的要求和規定來指導學生。兩者的結合不僅可以為學生學習專業基礎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為學生在實踐教學提供好的平臺,同時也有利于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
2.4 建設“高保真、低轉耗”的實踐教學體系
為減少學校教育和企業需求之間的差距,幫助學生在校期間接受實習是構建“高保真、低轉耗”的實踐教學體系與機制的重要舉措,依據軟件外包人才的培養模式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建立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結合的運行機制[3]。構建高保真的實習平臺,應以校外企業實踐為平臺,為學生的實習和培訓提供有效的保障。另外,建立低轉耗的實訓平臺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使得費用的整體利用率提高,降低學生接受教育的費用從而減輕學生的負擔。最后是服務外包教學團隊的保障。實現學校和企業相互聯系的重要舉措是構建強大的教學團隊,同時也是實現低轉耗以及高保真的一項重要舉措。由雙師素質的教師和軟件工程師等共同負責校內實踐活動的開展和外包實訓課程的教學任務,外包企業的專業專家則主要負責校外企業實踐的教學工作,雙師素質的校內專業課程教師在此過程中主要起輔助作用。
3 結語
在軟件外包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通過解決軟件外包行業存在的問題,不斷優化我國軟件外包人才的培養模式。競爭的本質是軟件技術人才素質的競爭,為培養軟件外包的專業人才,應加強與服務外包有關的研究工作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更好地支持軟件外包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輝.軟件外包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2(09):23-24.
[2]趙叢,萬麗麗,南方,胡真.對特色培養本科軟件外包適用型人才的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2,23(07):23-25.
[3]沈華峰,陳平生,陳蘭生.高職院校軟件外包技術人才培養的思考與探索[J].現代教育技術.2012,42(17):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