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充分挖掘高職院校辦學潛力,擴大辦學能力,增強辦學活力,近年來,各大高職院校在原有專業的基礎上,根據區域經濟需求和學校已有專業狀況,增設了很多新的專業。新專業建設的質量和人才培養狀況,直接關系到高職學院的整體辦學水平和社會聲譽。為切實提高新辦專業的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應該加強新專業的建設,包括課程建設、實訓室建設、師資培訓、實訓基地建設等多個方面,本文就高職院校加強新專業建設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技
1 指導思想
加強新專業建設,必須遵循高職教育的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社會調研,分析新專業的人才需求狀況,并確立將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要求放在首位的思想;要以相關學專業的建設和發展為依托,突出辦學特色,全面提高辦學質量;要重視專業條件和專業質量建設。
2 主要內容和具體措施
2.1 加強新專業建設的組織領導
新專業均應建立相應的專業指導委員會,并明確專業負責人,專業指導委員會的成員應該來自企業的技術能手,或者公司的高管,每個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專家指導委員會,針對人才培養、教學計劃、課程標準等方面給出具體的意見和建議,專業負責人將專家指導委員會的意見總結歸納,按照專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適當的調整;新專業各門課程也要明確一位課程負責人,形成新專業建設的骨干力量,確保專業建設和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各項任務均應落實到人,責任到人,并應建立具體的檢查督促方法。
2.2 加強新專業建設的規劃和設計
⑴制訂符合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深入研究社會發展對本專業人才需求趨勢,具體的方法可以有從各大招聘網站中統計跟專業相關的職位需求、職位具體要求;第二種方法直接走訪企業,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在以上兩個方面的研究基礎上,再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動手能力為出發點,以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為基本要求,構建與社會經濟發展和學院特色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要體現時代性、先進性、適應性和特色性。
⑵制訂專業發展規劃。新專業要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根據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制訂出具體的專業建設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在制訂專業建設規劃時,要結合本專業的實際狀況,明確建設目標和周期,確定建設重點,強化專業特色,形成專業優勢,并適時地調整專業方向。新專業在第一、二屆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應重點抓好課程、教材、師資、實驗室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2.3 加強新專業教學基本條件建設
學院在實驗室、圖書資料、實踐基地等基礎條件建設方面優先滿足新專業需求。
⑴制訂新專業教學實訓室的建設計劃,保證實訓室面積、設備能滿足學生進行實訓的要求。
⑵新專業應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特點,盡快建立一批有指導能力的、長期穩定的校外實踐基地;對實踐基地應以協議方式予以穩定,保證實踐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
⑶學院圖書館要設置新專業所需圖書資料區,在圖書采購時,要優先購買新專業所需圖書資料,以滿足專業教學需要。
2.4 加強新專業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是進行課程建設的主體。師資隊伍的質量直接決定著課程建設的成敗。建立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是新專業建設重要環節。
⑴制訂新專業師資隊伍建設計劃、師資進修、培訓規劃。積極開展師德教育和繼續教育,重視專業負責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提高。加大師資引進力度,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和新開課程所需教師。
⑵新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應采取專職為主、兼職為輔的方針。各新專業要建成穩定的以專職教師為骨干的基礎課程、專業課程教師隊伍和實驗技術人員隊伍,并逐步建立一支相對穩定高水平的兼職教師隊伍。
⑶新設專業各門主要必修課程,至少應當配備具有講師以上職務的專任教師1人,并注意通過兼聘、培養等方式安排后備教師,形成職稱、年齡結構合理的課程教學梯隊
⑷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學改革、教學研究和與新專業相關教學研究,為新專業建設注入新活力,提高辦學水平和質量。
2.5 完善課程建設體系
⑴優化課程結構。努力拓寬新專業的就業口徑和擇業優勢。在保證專業主干課程的同時,努力提高選修課的比例。
⑵認真編寫各門課程的課程標準、教案。優先建設作為新專業知識能力框架的重點基礎課、主干課,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
⑶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動手能力。4、制訂專業課程建設計劃,加強課程常規建設,重視課程體系改革。
2.6 切實加強教材建設
要根據高職學院定位、特色及專業自身培養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新專業教材建設規劃,要以“加強基礎、精選內容、有所創新、利于教學”為原則,從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適用性等方面綜合考慮,慎重選擇本專業的教材。
2.7 加強學生管理工作
新專業學生的管理工作很重要,需要給學生做好專業介紹的工作,定期給學生開設有關本專業的講座,具體的內容可以是專業發展狀況、專業人才需求狀況等,使學生對新專業有充分的認識,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專業學習中。
高職院校的新專業建設為高職院校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能量,做好新專業建設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