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機電專業是高職院校中的重要專業之一,其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因而在教學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在高職機電專業的實際教學中,實踐教學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它不僅關系到學生對于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與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我國當前高職機電專業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關于高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的實踐措施進行認真的探討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實踐;教學改革思考
高職機電專業的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主要面向制造類企業,因而,其培養目標應該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對于各領域的人才要求也隨之提升,為了培養出與企業實際需求相適應的綜合型創新人才,高職院校首先應該從機電專業的教學改革入手,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分析當前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才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教學的最終目的。
1 我國當前高職機電專業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教學內容脫離實際
從我國高職院校的當前情況來看,機電專業課程內容往往過于注重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解,對于學生而言,這些概念性的基礎理論知識顯得過于深奧,嚴重偏離了該專業教學的實踐性要求。實際上,機電專業教學應該主要著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將主要的教學內容轉移到實習場地上進行,而不是將大量的時間用于理論知識的分析。
1.2 教學效率低下
目前,我國各大高職院校還存在著機電專業相關教材不統一的現象,而且,絕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機電專業教學參考資料還比較缺乏,評估檢測手段也明顯不足,各高職院校往往自行其是,與同行業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的機會非常少,主要以封閉式教學為主,導致教學效率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提升,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同時也不利于他們今后的就業。
2 關于高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的實踐措施
2.1 建立實踐教學新模式
在高職機電專業教學改革中,首先應該建立實踐教學新模式。該模式有效結合了課程教學模式和實踐教學模式,不僅僅是模塊化的,同時可以根據課程性質的不同進行相對應的組合式搭配。比如,在進行機電專業教學時,教師可以將PCL課程教學與數字技術和電工學等各種實驗性課程有機結合起來,構成新的綜合應用技能訓練模塊,同時也可以將該模塊從各課程的實踐教學中抽離出來,使原有實踐教學模式的遞進關系得以充分保留。因此,構建新型的實踐教學模式是在機電專業教學的每個環節融入綜合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對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遞進式、組合式、模塊化的特點進行了進一步地優化與結合,能夠有效提高機電專業的教學效率。
2.2 建立開放性的實驗室
為培養出滿足社會實際需求的優秀專業人才,提高機電專業課程質量,還應該建立開放性的實驗室,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實踐教學環境。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應該讓學生自由選擇實驗課題,制定實驗步驟,選擇相對應的實驗儀器和設備,并對實驗數據和實驗結果進行獨立分析。而教師則只需要在實驗材料的提供以及實驗問題的解答方面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服務。尤其是在提供相關實驗材料方面,應該盡可能的貼近實際[2]。例如,教師進行《PCL》這一課程內容的教學時,教師應該提供相關的電子器件和實驗器件。當學生在進行數字電路實踐課時,教師應該要求學生自主制作出PCL實驗控制面板。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將所學的知識充分運用起來,從而提高實踐能力。
2.3 在實踐教學新模式中應用項目教學法
在實踐教學新模式中應用項目教學法指的是在組織實施項目過程中需要的空間跨度和時間跨度被進一步拉長,該教學方法可以將綜合性的學習項目分解到實驗教學模式中的第三個階段中去,從新建立起相對應的子項目,并且在進行相關課程的實驗環節時,教師可以以子項目的形式安排給學生,要求他們自主完成這一學習任務。當學生完成各個子項目的學習任務之后,學生需要進一步對各個子項目進行整合與銜接,然后再逐漸完成綜合項目的學習任務[3]。在機電專業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促進了理論教學向實踐教學的轉換,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技能,同時可以有效縮短學生技能培訓的時間,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3 結語
綜上所述,機電專業具有較強的操作性,使得該專業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并且我國當前高職機電專業教學中還存在教學內容脫離實際以及教學效率低下等方面的問題?;谶@些問題,我們認為,我國各大高職院校要想培養出具有綜合型技能的優秀人才,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從建立實踐教學新模式、建立開放性的實驗室、在實踐教學新模式中應用項目教學法這三個方面來進行機電專業的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胡賢民.高職院校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研究初探[J].浙江國際海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89(02):56-58.
[2]楊衛輝,譚梅.高職機電專業項目實踐教學研究[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79(0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