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解決“電子產品制作工藝”存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陳舊、工藝落后、教師難教、學生難學和教學效果不好等問題,提出了發散性思維運用、基于任務驅動式項目法教學和校企合作開發教學資源等教學改革措施,旨在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校企合作;課程改革
1 引言
《電子產品制作工藝》課程是我院電子信息類專業的一門必修的專業技能課程,是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核心技能課程之一,是面向電子制造業、電路設計與制板、現代電子設備的管理與維修等就業崗位群的、重要的實踐技能性課程。其課程目標為培養學生掌握電子產品制造工藝的基本原理、方法及關鍵工藝技能掌握電子產品生產制造的工藝流程及各流程環節的工藝技術和工藝規范,能夠進行產品工藝文件的編制和基本的工藝技術管理。傳統的學科教學體系更多地側重于知識構成的要素,將制造產品過程中用到的各種工藝要素分割成一個一個的知識點,包括焊接工藝、檢測工藝、安裝工藝、調試工藝等。目前,存在以下諸多問題:
⑴教學內容陳舊、工藝落后。課程內容多數描述概念,比較抽象,主講教師都沒有電子產品生產實際經驗。面對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教師紙上談兵,教師難教,學生難學,教學效果不好。不能較好的適應當前電子行業發展的需求。⑵教學方式比較陳舊。沿用傳統職業教育教、學、做三步式的學科課程體系。學生得不到充分的發揮特長,其主觀能動性也得不到充分的調動,思維得不到充分的發散。⑶實驗實訓設備無法展現現代電子產品生產制造工藝的全流程,也難以達到各流程環節工藝技術的需要,與現代電子制造技術不能形成緊密銜接。教師只能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板書、實驗、多媒體,導致學生的積極性較低,能力培養效果不夠理想。
2 “電子產品制作工藝”課程教學改革初探
⑴發散思維在《電子產品制作工藝》課程教學中的運用與實踐。發散性思維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方法,它是從問題的要求出發,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形式,具有多樣性、開放性和創造性等主要特點。《電子產品制作工藝》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借鑒(運用)發散性思維,將其用于開拓教學思路,拓展實踐性技能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由此來提高實踐技能課程的教學效能,提升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職業素養的形成,為尋找一條校園教育通往電子工程領域的快速通道掃除障礙。運用發散性思維式教學后,可以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將發散思維方式與技能課程的教學有機結合,可以開拓教學思路,拓展實踐技能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探索實踐技能性課程教學的有效途徑;從課程內容和結構的構建、教材的更新、師資的結構、課程教學資源的綜合利用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構建優質實踐技能課程。
⑵基于“項目教學法”的任務驅動式課程設計理念。項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業社會、信息社會基礎上的現代教育的一種形式,它以大生產和社會性的統一為內容,以將受教育者社會化,以使受教育者適應現代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統一的社會現實與發展為目的,即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為直接目的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
《電子產品制作工藝》課程以實際的工作項目為教學載體,使學生在真正的工作中掌握電子產品制作工藝技能和工藝管理的方法。把教、學、做的學科課程體系改變為項目引領的課程體系。目前我院電類專業實現了項目教學法教師方式,在入學后進行電子制作項目制作、調試、設計并制作等環節,如:小功率直流電源安裝及調試、爆閃燈安裝及調試和小蘋果音箱制作及調試等項目,培養學生對電子產品產生興趣,入門-感興趣-熱愛電子行業。從引進項目教學法以來,學生普遍反映對電子產生較濃厚的興趣。
采用基于電子產品制作工藝的“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做三位一體”教學理念,實施以行動為導向,以電子產品制作工藝技能培養為核心的教學模式,以電子產品的設計、裝配、調試、測試、維護、管理等主要崗位工作任務為驅動,分解教學任務,確定教學單元,運用案例分析、項目教學、分組討論、角色扮演、現場教學、現代多媒體教育技術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勇于實踐,提高教學效果,做到學生、學院和社會三方受益。
⑶依托校企合作模式,開發課程教學資源。如今,校企合作共建專業及實訓實習場地,已在各個高職院校廣泛開展,學校可以利用企業資源進行課程開發,包括師資力量、教學項目、實踐技能考核等方面進行合作開發。以我院應用電子技術SMT專業為試點,與江西聯創電子校企共建SMT實訓基地,建立了以企業生產車間,加工電子產品。其中,學生在校期間先學習理論知識,然后上崗前由企業工程師進行崗前培訓,合格后方可上線操作。企業工程師為學生進行理論授課,企業也為學生提供了崗前實習機會,取得了雙贏。
3 結束語
本文提出了《電子產品制作工藝》課程教學的改革措施,此教學改革不能僅滿足學生了解電子產品制作的過程,完成一些仿照式的焊接訓練或簡單的布局、布線方面的設計要求,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真正學到實際生產實習需要的關鍵知識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我們旨在通過這些改進措施能使學生對于電子產品設計、制作充滿信心,為學生為今后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實踐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學生更好地在工作崗位上發揮作用服務,讓學生真正體驗電子工程師的真正產品設計制造流程,培養工科學生工程素質,提高學生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