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的進步與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為了保障我國科學技術可以得到有效的完善與發展,我國科技情報所一直在進行著積極的努力,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加快我國科學技術的革新與進步。但是由于目前我國科技情報所的內部體制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因此對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鑒于此,本文主要以科學情報所深化體制改革為研究對象,希望通過筆者的努力完善我國科技情報所內部體制的不足,促進我國科技情報所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科技情報所;體制;改革;途徑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科技情報所也在進行著積極的完善,但是由于受到內部管理制度缺失、工作人員素質不足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國科技情報所的改革一直難以順利的進行下去。尤其是在深化體制改革方面,經常會受到來自內部或者外部因素的阻礙,使得科技情報所內部的機制表現出一定的陳舊性,難以支持現代科技情報所的正常運行。
1 科技情報所內部體制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競爭意識,內部發展不足
經濟格局的改變對現代科技的發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隨著現代社會經濟進程的不斷加快,全球一體化已經成為了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的提升現代科技的應用水平以及了解現代科技的發展程度成為了科技情報所的主要任務之一。但是由于我國科技情報長期隸屬于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因此帶有著明顯的機關性質,使得科技情報所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忽視了競爭的重要性。而在現代市場經濟的影響下,競爭意識已經成為了企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如果競爭意識缺乏就會導致單位內部發展受限,影響科技情報所職能的發揮。
1.2 創新精神缺失,體制改革受限
創新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根本條件,在全球大環境的影響下,我國各行各業都將創新精神積極的引入了企業內部,希望通過創新精神的應用,增加企業的競爭實力,促進企業的飛速發展。但是就我國科技情報所進行發展的過程來看,其主要將注意力集中在了信息的搜集以及迎接挑戰等方面,而忽視了創新精神在科技情報所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內部經營理念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落后性,因此使得科技情報所的體制改革受到了限制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與現代社會的發展相脫節。
1.3 人才管理不足,缺乏考核制度
人才是支撐單位運行的原動力,我國科技情報所在對人才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主要將人才管理的重點放在了人才的招聘方面,并針對人才的招聘制定了詳細的招聘方案與招聘策略。但是僅對人才招聘進行重視對于單位內部人才管理是遠遠不夠的。就目前來看,由于科技情報所在人才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因此使得科技情報所內部人員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難以對自己的個人素質以及工作能力進行有效的提升,導致部分工作人員難以適應現代新的工作環境以及新的工作任務,造成科技情報所工作效率的下降。同時,我國科技情報所在內部考核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不能通過有效的考核對工作人員的具體情況進行掌握,導致內部團隊建設的滯后。
2 科技情報所深化體制改革的有效途徑
2.1 把握市場發展,完善內部管理
為了有效的促進我國科技情報所的發展與完善,有關科技情報所的工作人員在今后工作的過程中應轉變科技情報所的自我定位,將自身融入到市場經濟之中去,結合市場經濟的發展,培養自身的競爭意識,讓科技情報所可以化被動為主動,積極的對自身的不足進行完善。同時,有關科技情報所還應對內部管理進行重視,積極的對內部管理制度進行改革。首先,有關工作人員應結合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其次,工作人員應加強內部管理,通過強化監督職能,增加執行力度等方式,對科技情報所的體制進行改革與完善。
2.2 引進先進經驗,樹立創新精神
我國科技情報所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雖然對我國的科技發展以及經濟建設都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忽視了創新意識的重要性,因此與其他國家相比較仍存在著一定的不足。鑒于此,我國科技情報所應積極的向其他先進單位進行學習,引進先進經驗彌補自身體制的不足。除此之外,科技情報所還應樹立創新精神,積極的在單位內部進行創新精神的宣傳,讓工作人員形成創新意識,對單位內部的體制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等進行革新與升級。
2.3 強化人員培養,打造專業團隊
人員素質不足會對科技情報所的工作帶來嚴重的阻礙,因此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有關管理人員應就人員素質不足的問題進行積極的解決。首先,科技情報所應在單位內部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強化人員素質,針對工作人員的二次提升打好堅實的基礎。其次,科技情報所應在單位內部推行綜合測評制度,對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以及工作能力等進行全面的了解,以方便制定工作人員的培養計劃,促進單位內部專業團隊的打造與建設。
綜上所述,我國科技情報所在進行運營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了一些缺點與弊端,使得我國科技情報所的進一步發展與革新受到了相應的限制,因此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有關工作人員需要對科技情報所進行深化體制改革,推動科技情報所的作用能夠得到最大化的發揮。
[參考文獻]
[1]李福英.情報是引進轉產工作的先決條件[A].科技創輝煌——中國創新成果與學術精典[C].2011.
[2]史敏,李維思,劉素華,肖雪葵,鄭彥寧,劉志輝.中小企業競爭情報供給方法研究——以2012年長沙市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示范活動為例[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3(12).
[3]李興忠.淺析科技情報工作助力創新驅動發展的實現途徑[J].內江科技.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