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民辦高等教育起步于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辦高等教育要蓬勃發展離不開優質師資力量的支撐。本文從民辦高校的師資現狀入手,詳細闡述了當前教師隊伍面臨的問題,并從法律規范、社會認知、加強培訓等幾個方面入手,提出優化師資隊伍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民辦高校;教師隊伍;保障機制;培訓
我國目前處在一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期,社會需要大量應用型、技術型專門人才。因此,民辦高等學校必須立足現實,抓住時機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民辦高校的師資問題是未來民辦高校品牌的基礎和民辦高校可持續發展的源泉。為此,民辦高校必須改變以往家族式的辦學模式,實現辦學的科學化和專門化,為引進人才創造暢通的渠道和有利的條件,改變現在師資方面的顯著問題:
1 民辦高校師資存在的普遍問題
民辦高校教師隊伍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構成:一是公辦高校退休教師,這是教師隊伍里的重要人員。二是外聘的兼職教師,大多是公辦高校的在職教師以及企事業單位的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三是本校專職教師,大都是招聘的年輕畢業生以及其他公聘教師。四是公辦高校在讀碩博學生,這些學生有一部分是為了解決生活臨時代課,有一部分則是為了減輕導師外聘工作而義務代課;還有一部分學生則僅僅是為了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積累社會經驗,為以后跨入社會提前做準備。
以上幾類人員在民辦高校工作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問題如下:
⑴教師的老齡化與年輕化現象并存,缺乏年富力強的中青年骨干教師。近年來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及民辦高校實力的逐漸增強,使得民辦高校有能力從應屆研究生及本科生中招聘教師,這些年輕教師普遍缺乏教學實踐經驗,多抱有被民辦高校臨時雇傭觀念,敬業精神和服務意識相對較低,缺乏事業心。
⑵教師隊伍不穩定。大多數民辦高校受辦學實力的制約,在教師的工資待遇、住房、職稱評定等方面與公辦高校存在很大差距,導致教師隊伍的穩定性差,難以保證教學工作穩定。容易影響教師之間的凝聚力和教學工作的穩定性,對學生的教育缺乏長遠的規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⑶教師隊伍兼職化。民辦高校在起步階段由于資金、風險等諸多原因,普遍存在大量聘用兼職教師的現象。兼職教師受自身所在單位的限制,無法保證在受聘的民辦高校嚴格執行教學課程安排;兼職教師以獲取課時費為工作動力,缺乏歸屬感,備課時間無法保證,課后又無法進行輔導,難以保證教學質量。
2 加強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
盡快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合理、充分地組織和利用教育資源,并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壯大、優化師資隊伍,已成為民辦高校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
⑴健全民辦高校教師的社會保障機制。首先,應明確民辦高校“民辦事業單位”法律地位。將民辦高校現行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明確為“民辦事業單位”,嚴格按照《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強對民辦高校管理和指導,確保其舉辦者、教職工和受教育者合法權益得到有力保證。其次,要充分認識到民辦高等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待公辦和民辦高校要一視同仁,為民辦高校教師拓寬社會保障空間,提供多渠道保障模式,完善民辦高校教師社會保障制度。
⑵加強專任教師的培訓。加強專任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的培訓對民辦高校尤為重要。建立和完善師資培訓和進修制度,并使這一項工作步入常規化、科學化、規范化。民辦高校應從學校的具體情況出發,根據學校的類型和辦學特點,制定相應的培養方案。一是在校內定期舉辦進修班,如崗前培訓、專業理論培訓、教育理論培訓、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方法的培訓等;二是有計劃地派出進修。主要是挑選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師到國內外水平較高的單位去進修,提高學歷層次,優化學歷結構,更新知識結構。三是在教學、科研實踐中提高教師業務水平。組織教師從事科學研究、開展學術活動,編寫教材等工作,要發揮老教師(兼職教師)對中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使教師共同提高。
⑶培養具有品牌意識的教師團隊。民辦高校品牌競爭,就是學校形象的競爭,所以塑造學校形象,實際上是民辦高校走向成熟的重要環節。比如,許多民辦高校已經高度重視學校的師資品牌、專業品牌、社會品牌、質量品牌、信譽品牌等,品牌是一個學校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無論是專任教師,還是兼職教師都應該首先認識到,民辦高校是國家整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辦高校任教就性質來講與在公辦高校沒有什么差別,都是為社會培養現代化的建設人才,是一項光榮的任務;其次,與公辦高校相比,民辦高校有其特殊性,責任更重,要求更高,工作更應該講求團結協作,優質的教師團隊應該形成合力,共同克服困難,扭轉民辦高校在社會上的不良聲譽,我國的民辦高校應積極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在切實加強人力資源投入,保障教師工資與福利待遇的基礎上,大力引進年富力強、具有科研潛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自己的學科帶頭人,創建自己的師資品牌,減少對公立高校的師資依賴;再次,為了培養團結協作的教師團隊,民辦高校應該逐步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營造寬松和諧的學術氛圍,創造和諧的人際關系,為打造優質教師團隊提供各種物質保障和精神支持。
[參考文獻]
[1]黃騰,王冠.對我國民辦教育理論研究基本問題的思考[J].山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
[2]王萍.高校教師的專業性發展及其途徑[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7(4).
[3]任玉玲.中國教育的五大不公平[J].中國經濟周刊.2010(8).
[4]2011年高招調查報告.東北網-黑龍江晨報.2011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