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警察體育教學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其教學質量對警察隊伍建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當前社會形勢復雜,對警察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原有的警察體育教學模式已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因此完善和創新警察體育教學模式,對提高警察體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從分析警察體育教學模式的現狀入手,探討完善和創新警察體育教學模式的途徑。
關鍵詞:警察體育;教學模式;創新
1 警察體育教學模式的現狀
1.1 指導思想不明確,教學目標偏離需求
傳統警察體育教學模式主要是讓學生掌握體育技能,這在早期能適應警察工作需要。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警察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當前警察實戰的要求,使得警察體育教學目標與實戰工作不相符。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缺乏戰術意識。傳統警察體育教學模式下,學員面對敵情時,不注意隱蔽自己,正面與對硬打,使自己處在敵方火力的控制中。其次專業技能不過硬。警察體育教學目標沒有從警察戰術體系出發,不注重培養學院的實戰演練技能,導致學員實戰戰術意識匱乏,這就需要進一步完善教學目標。
1.2 教學內容、方法和評價不符合實戰要求
目前,警察體育教學內容采用的是普通體育與軍事體育相結合的方式,這有助于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專項技能,但教學內容滯后,教學方法單一,導致教學缺乏實戰訓練,使學員難以適應實戰要求。同時警察體育學科教材匱乏,使用的多是老教材,與當前警察工作需求不相符。教學評價是教學效果的檢測,通過評價可以了解教學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目前,警察體育教學評價方法單一,評價標準缺乏科學性、整體性,這與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相符,與警察實戰的要求相去甚遠。
1.3 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偏低
警察體育教學對教師專業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但目前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專業技術結構等存在不足。目前,警察體育教師隊伍的主體年齡多在三四十歲,這部分教師接受過嚴格的系統學習和訓練,但缺乏實戰經驗,要成為教學骨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學歷高低代表著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高低,一般來說學歷高的教師越多,說明該學科的潛力越大,教學質量越好。但目前警察體育教師隊伍存在學歷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與學科要求相比差距很大,不能適應現代警察實戰的要求。警察體育教學中教師的專業技術結構存在不合理問題,現任教師具有武術、射擊專業技術的人數很少,所占的比重較低,長期處于教師所學與所教專業不對口的狀態,與警察實戰需求不相符。
1.4 警察體育教學設備、場地不足
體育設施、場地是開展體育教學的必要條件,警察體育教學設施應包括射擊、障礙、車輛駕駛、游泳等專用場館。近年來由于招生規模的擴大,各高校現有的場地規模和設施已不能滿足警察體育教學的需求,無法適應警察實戰的需求。警察體育專用教學器材包括各類警用槍械、防暴警具等,現在各校一般都配備有手槍、沖鋒槍、狙擊步槍等,但還缺乏應對突發事件的必備警械,如盾牌、催淚彈、煙霧彈、高壓水槍等,教學設施的匱乏嚴重阻礙了警察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
2 完善和創新警察體育教學模式的途徑
2.1 轉變教學觀念,確立實戰訓練指導思想
雖然社會一直倡導素質教育,但警察體育教學還缺乏系統的教育理論作指導,教學理念還停留在競技技術的狹小范圍內,忽視了警察體育為實戰服務的目的。這不僅不能強化學生的智力因素,還忽視了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導致學員無法適應警察實戰的要求。因此首先應轉變教學觀念,強化實戰意識。當前社會正處在轉型期,各種社會矛盾不斷加劇和激化,警察工作越來越繁重,越來越危險,強化實戰意識顯得特別重要。其次確立實戰訓練指導思想。警察體育教學要從傳統教學模式中走出來,變教學訓練為實戰訓練,突出警察戰術課程的實戰性、應用性,提高學員的戰術綜合素質。
2.2 確定教學目標,明確實戰教學訓練目的
警察體育教學目標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定位,新時期人才培養目標要達到思想過硬、作風優良,系統掌握警察專業基本理論,具有較強的警察體育實戰技能和戰術素養,能夠勝任警察以及系統教學、科研等工作需求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警察體育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員的實戰技能,提高學員的技術技能,并能在實戰用靈活運用。
2.3 完善與實戰教學模式相適應的內容
警察體育各學科教學內容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教學應注重系統性、規范性,以查緝戰術為中心,融合查緝戰術所需的技能、技術、法律等。就查緝戰術來說,可以分為查緝戰術理論知識,主要包括相關的法律法規、謀略、臨戰心理等;技戰術應用,主要包括單項技戰術運用和綜合技戰術運用。同時警察體育教學內容應突出重點,合理安排好普體課、格斗課、設計教學、查緝戰術課的比重,使教學內容更加合理、全面,突出其實效性與連續性。
2.4 完善評價機制,制定科學的考核方法
傳統教學評價以分數為主,用生理的一些指標對學生進行考核,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忽視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努力程度,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調動。目前,警察體育教學評價還沒有擺脫以競技體育為主的終結性評價模式。因此應打破傳統的評價標準,采取診斷性、形成性、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建立以實戰為主的綜合性評估體系。評價方法上采用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考核方法上可以采用口試、筆試、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突出實戰能力要求。
[參考文獻]
[1]肖永偉.論警察體育教學模式的完善與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0(12).
[2]劉德新.基于實戰的警察體育教學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