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數控機床在制造業廠家的生產加工中運用的越來越多,幾乎所有的院校都加強了對數控機床操作人員的培養,但是后期機床維護和維修人員的培養卻沒有跟上,并且由于師資,設備和學生素養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約使得目前在維修人才的培養上舉步維艱。本文主要討論目前在數控維修人才培養中遇到的問題,以及采用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數控維修;人才;教學培養
1 數控維修教學內容
數控維修是一門綜合性非常高的學科,它所涵蓋的課程內容包括機械基礎、電工電子技術、PLC、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數控機床、數控編程等。這些課程內容包含了機械和電子兩個大類學科的課程,因此對于最后的數控故障診斷和維修是一門綜合總結性課程。我們目前所提出的方案是針對數控維修這門專業核心課程應該由一個教學團隊來整體負責。一門課由多位教師負責,每個教師負責自己擅長的幾個項目,以一體化教學的模式教授理論和實際操作。同時數控維修操作在實踐上的時間要求非常長,因此在課程時間安排上可以考慮安排兩個學期來完成這門課程的學習。
2 數控維修教學師資的匱乏
要能培養出頂尖的學生,我們首先要有頂尖的教師,但是頂尖維修人才的收入卻不是學校收入可以比擬的,引入人才困難。因此我們只有靠自己培養,目前我們學校可以采取兩年以上的數控維修企業掛崗鍛煉。除了老師的能力提高外,目前在職業院校中實操教師的數量都是不足的。在數控維修實操教學環節中,老師在實地操作演示過程中一次只能有幾位同學,一個教學環節老師需要多次演示,每次演示的講解質量會存在偏差,而且越后幾次講解質量會差一些。并且在教師示范時,位置靠后的同學的學習效果會比較差,一些學習自覺性差的學生干脆就不聽了,在示范結束后,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也不會就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師提問。因此我認為維修專業的精英化教學很有必要,學習前先遴選一部分優秀的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或者建立一個維修社團,由教師先進行精心指導,讓一部分學生先將知識點掌握熟,將操作步驟練熟。為了教學的公平性,這個團隊成員可以變化,隨時將上進的優秀學生納入團隊。在上課時由這部分學生充當“小老師”角色對每組同學進行講解,教師進行巡回指導。這樣既減輕了教師的上課工作量,又可以讓優秀的學生通過講解使自己的操作更熟練,同時差的、不喜歡向教師提問的同學有不明白的知識點還是很樂意向優秀的同學提問獲得一定的提高。通過這樣整體的教學安排我們能夠很好的來控制數控維修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
3 數控維修學習資源少
學習資源包含有圖片,錄像,動態FLASH等等,是提高學生上課興趣很重要的輔助手段。目前我們主要通過數控機床各部份圖片進行工作講解,缺乏故障處理全過程的視頻,或者是只有針對教學項目的固定幾個常見故障的工作視頻。數控維修這項工作是對工作實踐經驗要求極高的一項工作,大量的實際處理故障經驗能夠提高學生的操作水平。為了解決學習資源問題,我們采取大力加強校企合作,一方面運用數控維修培訓企業例如像亞龍、天煌的培訓資源,來充實我們的教學資源庫。另一方面充分運用我們學校行業辦學的特色,進入企業實際操作現場,在獲得企業允許的情況下,錄制數控機床故障排除的全工作過程。
學習資源少在另一方面還表現在我們的維修設備少,分攤到每個學生的動手時間也是較少的。項目教學以組為單位,每個組里每個同學都只是分別做自己的一部分工作內容,缺乏工作的整體性。我們在整體講授時采用數控維修模擬仿真軟件進行教學。
4 教學方式過于陳舊
我們在進行數控維修教學時,目前主要還是集中在實驗室和教室。一方面學生無法感受到企業工作的文化,另外一方面,企業的設備、工具以及對待機床設備故障問題的處理方式和學校也有不同。為了能夠更好的培養企業所需的維修人才,我們盡力讓我們的學生在校期間學習就能體驗企業工作文化。我們采取的方法是大力加強“雙化”基地建設:即“企業化\"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和\"課堂化\"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讓同學們在校中廠中自由的選擇自己要鉆研,解決的故障內容,例如:解決滾珠絲桿螺母副的螺距精度問題或者解決刀庫換刀無法完成等問題。
5 總結
總的來說,我們的教學培養方針還是延續了四個階段步驟:教師講授--教師示范--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評價指點。我們把所有的知識內容化整為零,分別讓各個老師進行負責。為了能夠培養出拔尖的人才,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的工作能力,我們采取“精英”式教學模式,爭加學生之間的競爭,讓他們愿意自己主動的去學習,由此帶動班級的后進生一起進步。同時不斷的開展與企業之間的良好合作關系,雙化基地建設不斷的推行既幫助學院解決教學的部分資源問題,又提高了學生的見識面,同時還能消除學生在畢業后就職初期的不適應,能夠領先一步更快的融入到企業中去。數控機床的變化日新月異,功能越來越強大,自動化程度高,對于操作者的要求越來越低,相反對于維修人員的技術能力要求則會變的越來越高,因此我們的數控維修人才培養也要與時俱進,跟上技術潮流的發展,才能培養出企業需要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周慶禮,顧益明,刁愛軍.高職“雙化型”實踐教學基地研究[J].機械制造與自動化.2014.3.
[2]殷立君,柳榮化,黃躍.淺談職業院校培養數控維修高技能人才的教學新方法[J].南方農機.2013.2.
[3]石金艷.四年制高職數控維修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索研究[J].職業教育.2013.5.
[4]王春霞,李康,董學文.淺析中等職業學校數控維修專業建設[J].職業教育研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