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針對中職生企業實習期間德育教師教學的缺位現象,提出在中職生企業實習期間德育教師還需進一步延續和拓展德育教學活動,并從延續和拓展的必要性、形式選擇、主要內容、反饋機制以及意義與展望等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 中職生 企業實習 德育教學 延續 拓展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Continuation and Expansion of Moral Teachers' Teaching
during Vocational Students' Internship
SUN Zehua
(Guangzhou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Vocation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7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or the abse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during internship teaching of moral education, vocational students raised during the internship moral teachers need further continuat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moral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he need for the continuation and expansion from the form to select the main content, feedback mechanism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spect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enterprise internship; moral teaching; continuation; expansion
目前,按照國家規定,中職生在完成兩年的學校教育之后,第三年必須進入企業開始為期一年的企業實習。在校期間,中職生已經按照教育部規定,完成了《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和《哲學與人生》四門德育課程的學習任務。因而,德育教師普遍認為,當學生進入企業實習階段,德育教學活動就順理成章宣告結束了。對此,筆者持否定的態度,認為實際上還遠遠沒有結束,德育教師還需進一步延續和拓展德育教學活動。
那么,為什么還要延續和拓展德育教學活動,應該怎樣延續和拓展呢?幾年來,筆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這個問題。下面,筆者將結合個人的實踐和思考,從必要性、形式選擇、主要內容、反饋機制以及意義與展望等方面進行探討。
1 企業實習期間德育教師教學延續和拓展的必要性
1.1 國家要求重視中職生企業實習期間的德育工作
國家對中職生企業實習期間的德育工作高度重視,2009年教育部、中宣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六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見》和教育部2013年新修訂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修訂)》指出:要發揮實訓實習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用,學校要結合實訓實習的特點和內容,抓住中職學生與社會實際、生產實際、崗位實際和一線勞動者密切接觸的時機,進行敬業愛崗、誠實守信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進行職業紀律和安全生產教育,培養中職學生愛勞動、愛勞動人民的情感,增強中職學生講安全、守紀律、重質量、求效率的意識。學校和企業要共同開展德育工作,共同進行考核評價。
1.2 角色和環境轉換呼喚德育教師教學的延續和拓展
中職生一旦進入企業實習,離開了原先熟悉的校園環境,隨著環境的變換、角色的轉換和人際關系的改變,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問題,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和思想問題。
(1)角色轉換形成新的困惑。中職生進入企業后,身份角色立即產生轉換,從“學校人”過渡到“準企業人”,這種雙重身份的特殊性,使他們容易出現角色混亂的狀況,有時顯得無所適從,精神上焦慮和緊張,心理壓力增大,極易導致心理疲勞。(2)環境變換造成新的不適。企業環境與原來熟悉的、相對寬松自由的校園環境反差較大,面對陌生、快節奏、工作強度較大、有著各種規章制度約束的企業環境,學生往往無法適應,因而易于產生畏難情緒和逆反心理。(3)人際關系改變產生新的問題。中職生進入企業實習,事實上也就是進入了社會,開始成為“社會人”。企業環境下的人際關系相對于校園來說要復雜得多,不少學生沒能正確處理好、協調好與企業職工的關系,變得自我封閉,孤獨煩躁,對實習失去興趣,形成心理壓抑。
1.3 企業實習期間普遍存在德育教師教學缺位的現象
企業實習期間,學生的管理工作基本上是由實習指導教師和專業教師包辦,在注重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業績時,卻忽視學生的德育教學,德育教師基本上被排除在外,普遍存在缺位的現象。因此,我們必須重視中職生企業實習期間的德育教學工作,而要有效地開展德育教學工作,則非常需要德育教師的積極參與,德育教學的內容也需要在原先已經學完的德育課的基礎上進行延續和拓展。
2 企業實習期間德育教師教學延續和拓展的形式選擇
絕大多數中職生是以分散的形式進入不同地域、不同類別的企業實習的,德育教師直接到企業上課,操作起來相當困難,不太現實,因此應當重點考慮采用效率高而且省時省力、能夠跨越時空的方式,才能有效地開展。
2.1 以網絡德育為主要形式
在企業實習期間,由于遠離校園以及各自工作的時空間差別、崗位差異較大,德育教師很難及時有效地與企業、學生進行溝通,也無法及時了解到學生的思想狀況以及個人的感受、情緒等心理變化情況。因此,采用網絡的形式開展德育教學,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率、易實現的形式。
(1)創建德育QQ群。QQ群可以按照實名制的原則,根據班級、專業或實習企業的不同分類開設,使德育教師與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互通情況,及時反映、解答和分類疏導在企業實習中出現的各種思想、心理問題。這是最快捷、最具效率的方法。(2)建設班級德育主頁。班級德育主頁可以展示學生的實習圖片、實習現場錄像,也可以上傳各種有關德育方面的圖片、文章以及實習經驗談等資料,實現媒體資源共享。(3)召開網絡視頻會議。根據需要,適時召開網絡視頻會議,就某些熱點問題或特殊問題進行遠程面對面的討論或者解答、疏導,也是開展網絡德育課堂的一種不錯的選擇。
2.2 以專家咨詢為輔助形式
專家咨詢可以作為德育教師開展網絡德育工作的一種重要的輔助手段。因為德育教師不可能是萬能的,有時會碰到非常陌生或棘手的問題卻無法為學生解惑,這時候就需要借助專家的專業協助。因此,專家咨詢的作用不可小覷,德育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不斷積累,為德育教學建立一個規模不斷擴大、專業種類不斷拓寬的咨詢專家庫,以備不時之需。
3 企業實習期間德育教師教學延續和拓展的主要內容
中職生企業實習期間的德育教學內容,不可能是在校期間所學德育課的重復,而應該是有所延續和拓展的;也不可能是形式枯燥的理論灌輸,而應該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合企業實際情況的。
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調查以及思考,中職生企業實習期間德育教學的主要內容最起碼應該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3.1 心理調適教育
由于絕大部分中職生在進入企業實習之前,基本上沒有經歷過真正意義上的失敗或挫折的考驗。但是,一旦進入企業之后,就要去面對和解決隨時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因此,部分學生面對困難或挫折,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就有可能出現自卑、自負、攀比等心理問題。另外,還有部分學生進入企業實習之前,對企業抱有較高的期望,幻想企業會給予好的職位、高的待遇,而實際情況卻與自己的愿望相差較大,因而產生不平衡心態。面對種種困難或挫折,有的學生對實習失去興趣,甚至有的干脆辭職不干。針對中職生的這種現象,德育教師需要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使他們克服自卑、自負、攀比等心理障礙,消除他們的不平衡心態,降低過高的期望值,樹立信心,安心實習,為正式就業調整好心態。
3.2 職業責任感教育
職業責任感教育是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在中職生企業實習期間的延續和拓展。由于受到社會不良現象、家庭教育、個人認識水平、個人自身修養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進入企業實習后,不少學生在實習期間責任意識淡薄,不負責任行為時有發生,有時甚至引起重大責任事故,給所在企業造成重大損失。這種現象說明了學生對企業缺乏職業責任感,暴露了學校教育在職業責任感方面的無能為力。因此,德育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在企業實習這個有利的現實環境,培養他們的職業責任感。
3.3 企業文化教育
長期以來,大多數中職學校并沒有將企業文化作為中職生德育課的必修內容,甚至有些中職學校從來就不將企業文化當做一回事。當然,也有些中職學校將企業文化列入學校德育教學的內容。但是,中職生在校期間接受的企業文化教育,基本上是脫離真實企業環境下的說教,缺乏直接的感同身受,很難取得實際效果。相反,中職生企業實習則為德育教師進行企業文化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現實條件,教學易于開展,學生易于學習,容易取得即時性效果。通過企業文化教育,可以使學生明白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企業的精神、理念、價值觀、思維方式、行為規范和產品形象等都是通過獨特的企業文化體現出來的。
3.4 職業生涯規劃再教育
盡管中職生在校期間已經學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并且絕大多數人也有過“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訓練,但是,這種學習與訓練畢竟是脫離了社會、企業現實情況的一種模擬,其有效性、可信度和可實現程度通常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中職生進入企業實習后,對社會、行業和企業的了解、認識不斷深入,看待事物會更加客觀,對自身的認識會更加清晰。在這種情況下,德育教師可以更有效地引導他們著手規劃個人的未來,更加務實、科學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使個人的未來能夠更好地發展。
3.5 團隊協作精神教育
中職生由于受個人的知識、技能、經驗、閱歷以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與制約,在人際關系和團隊協作方面常常表現欠佳,出現人際關系緊張或無法與企業領導、員工合作的情況。因此,培養團隊協作精神也是企業實習期間德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在企業實習期間,德育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會妥善處理好實習中可能產生的各種沖突,學會與企業中不同職位的人和諧相處,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
4 企業實習期間德育教師教學延續和拓展的反饋機制
4.1 實習生反饋機制
德育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定期反饋和隨時反饋的機制,對在企業實習期間的中職生開展德育教學。通過定期反饋的機制,要求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每月必須通過電子郵件向德育教師匯報當月個人的思想狀況、心理狀態,德育教師通過閱讀學生定期反饋的電子郵件,針對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差別化的德育輔導。
4.2 企業反饋機制
德育教師可以通過學校與企業建立聯絡反饋機制,形成校企互動,企業定期或不定期向德育教師反饋學生實習期間的思想及心理等方面的表現情況,使德育教師能夠從另外一個側面比較客觀地掌握學生實習期間真正存在的問題,及時予以解決。
4.3 畢業生反饋機制
反饋機制的建立,目的是構建一種常態的中職生企業實習期間的德育教學管理機制,尤其是畢業生的反饋,更是一種難得的資源。德育教師可以通過回訪畢業生的方式,與畢業生建立起常態性聯系,從畢業生那里挖掘實習、就業的成功或失敗的經歷、經驗或教訓,整理形成各種典型(下轉第128頁)(上接第92頁)的問題或案例,以豐富、完善德育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
5 意義與展望
德育教師在中職生企業實習期間,將德育教學以網絡的形式進行延續和拓展,能夠有效地解決中職生實習期間的思想道德問題,為學校對中職生在企業實習期間的管理工作提供極大的幫助。
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學校并不重視德育教師參與中職生企業實習期間的德育教學工作,絕大部分德育教師的教學工作止于中職生進入企業實習之前,更談不上德育教師的教學在中職生企業實習期間的延續和拓展。因此,希望中職生企業實習期間德育教師教學的延續和拓展這個問題能夠引起中職學校和德育教師的重視,從而使中職生企業實習期間的管理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
參考文獻
[1] 王開生.頂崗實習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2008(29).
[2] 王海燕.頂崗實習期間學生德育考核初探[J].中國科技縱橫,2010(23).
[3] 郭志勇.影響職校學生頂崗實習的德育問題及對策[J].常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5).
[4] 李壽輝.淺談頂崗實習教學過程中的德育[J].當代教育論壇,2011(11).
[5] 徐湘云.中職學生頂崗實習中產生的不良心理現象及對策探討[J].職業與教育,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