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何提升職業中專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在兩三年的職業中專語文課上,解決學生的盡可能多的語文問題,職業中專語文教學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習慣,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了解語文學科的思維方式上。
關鍵詞 職業中專 語文課堂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ZOU Renping
(Pulandian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Dalian, Liaoning 116200)
Abstract How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instruction class in vocational school, pupils in two or three years of vocational school language class, addressing students in as many languages as possible problems, voc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should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anguage learning habits, master the methods of language learning, understanding on the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1 職業中專的語文教學要考慮學生的基礎
職業中專語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繼續,然而職業中專的學生大多語文素質較低。首先,他們缺少學習動機 。職業學校的學生,大部分人來讀書的目的是迫于形勢的需要,或是家長的要求。其次,他們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上課不認真聽講,不做課堂筆記,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總結,作業馬虎應付。最后,他們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和家庭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控制好難易程度,循序漸進,切忌好高鶩遠。教學應重點放在對學生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的培養上,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2 職業中專的語文教學要重視學生的認知實際
首先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因素,激發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明確語文學習的目的和意義。
其次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把一篇課文化繁為簡,傳授給初步具有理性思維的職業中專學生。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做主人即學生主講,教師監督。不需要學生講得多好,多有深度,只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這樣,學生們就會積極主動地深入到知識的海洋。人人都有自尊,在初中時他們多屬于差生,根本不會得到這樣的展示機會,一旦有在同齡人前證明自己的機會,每個同學都不會甘心丟面子。這樣,關于基礎知識的學習就基本不用課堂時間了。而通過教學準備,學生對課文的學習就系統多了。這樣學生知識結構零亂、能力水平偏低的缺點就得到了有效的糾正。
最后,職業中專語文的課堂現狀是:老師在講臺上進行生動有趣的講解,可是學生們卻完全聽不進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老師和學生之間完全沒有任何的溝通。老師埋怨學生不認真聽講不尊重老師,而學生卻覺得老師講的內容沒有任何的吸引力。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采用不同方式來追求課堂活躍的氣氛。例如,教古典詩詞時,就可以要求學生下載古典詩詞歌曲、音樂,課堂交流、學唱。這樣,學生不僅真切地感受到詩詞的音樂美,而且在反復吟唱中達到理解和熟記的效果。而現代多媒體也可以用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它能夠綜合利用視覺、聽覺,使學生有語言和音像的不斷沖擊下,對知識留下較深刻的印象。寓教學于一定的形象思維和創設情景中。我們在教授基礎詞匯時,可以用微機幻燈片展示在大屏幕上,每個詞匯都有相關的詞性,詞意等解釋,再組句加以運用來加深印象。在講課過程中可以配上一些畫面,音樂聽讀課文掌握文章的閱讀技巧,幫助學生認真學習,出示與課文有關的圖片,增強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增強可操作性的趣味性,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能將學習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同時也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3 職業中專語文教學要適應社會變革的形勢
在職業中專里,學生對語文課的關注度很低,普遍不喜歡語文課,其原因固然很多,筆者則認為,因為教學方法刻板陳舊,學生對其沒有學習興趣,與教學改革創新不能有效融合。筆者認為要想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必須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使課堂充滿生機,營造出和諧的學習氛圍。職業中專在語文課方面,培養學生的四項基本能力——聽、說、讀、寫,并進行落實和實行是培養學生的根本目標。職業中專語文課有三種比較合適的上課模式,一是聽說課,或叫語言實踐課;二是閱讀課;三是寫作課。
語言是來源于生活的,在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后,我們還是要把最終的用途用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語言實踐能力的掌握和提高是現在職業中專學生的重要目的。在人教版職業中專語文教材里,幾乎在每一期里都有安排口語訓練內容,比如演講、應聘、講解等等。在訓練方面可以分步進行,先講授訓練項目的有關知識。
閱讀課分為課內閱讀課和課外閱讀課。由老師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出課本中比較好的文章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這就是課內閱讀。讓學生對課外的報紙、雜志、圖書中較好的內容進行閱讀這是課外閱讀。學生可以在家中或教師中閱讀課外文章,最后由老師進行統一指導。兩者差別在于:課本上的文章有相應的注釋和閱讀提示,文章課后習題也可以對學生的閱讀理解有一定的幫助,而課外閱讀則沒有相應的提示、注釋以及習題,無法幫助學生閱讀理解,因此這更加鍛煉了學生的閱讀實踐能力。在傳統語文閱讀分析與課內閱讀的教學二者大致接近。而課外閱讀課則不同,可分三步進行:一是傳授知識。教師會講授速讀、概括、點評等知識。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并舉一些例子。二是實踐。學生可以因自己的喜好自選文章,閱讀完后做相應的主旨概括、重要信息等。三是交流心得。學生們可以在一起討論一下各自的閱讀心得,然后進行焦點討論。老師則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和討論情況進行總結和指導。要想寫出一篇好的文章,必須要包含作者生活中的真實情感。傳統作文寫作都是老師擬題,學生按照題目寫作。由于學生缺乏生活閱歷,為了寫出好的文章學生只能編寫甚至是抄襲。所以要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要把學生帶到生活實踐里。老師可以帶學生到現實的生活中去實踐,去寫生,同時提醒學生認真地觀察體驗生活。比如帶學生到農家去,參與農民的勞作生活,既讓學生體驗了農民生活,又可以觀察農民的特點。或領學生到公園,既可以放松心情,又觀察了景物。現實生活的豐富多彩一定可以對學生的心靈有所觸動,讓他們能夠發自內心地寫好文章。寫作課也可分步進行:首先對范文進行講解分析。明確寫作的訓練內容,通過范文的講解明確立意、選材、結構、語言修辭等寫作角度的分析。個案分析要重點強調。其次是采風寫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走出課堂和學校,到生活中,觀察生活點滴,體驗生活。然后進行寫作指導。在課堂上學生將觀察體驗到的內容運用到寫作中。
職業中專的語文課,應將培養學生語文課學習習慣以及掌握語文學習方法和學習語文學科思維方式作為培養重點。知道如何處理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遇到不懂的地方知道從審核角度去解決問題。若在寫作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幫助他們在文學世界中吸取更多的知識,養成自學的好習慣,追求真善美的生活理想,并培養成高尚的人格。相信這樣的語文課一定會給學生帶來更多學習的快樂,使學生有實在的收獲,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 鄒琪.中職語文教學與創業教育[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2).
[2] 黃益紅.建構中職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啟示[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2(5).
[3] 吳雪琴.淺析對中等職業教育語文課的困惑[J].語文學刊,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