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鋼琴教學是一項復雜的活動,不僅需要技巧上、藝術上的專業素養,也考驗著每一個演奏者的心理素質。而教育心理學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方面具有很大優勢。本文主要從教育心理學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地位,以及在教學中的應用兩個方面,來闡述教育心理學對鋼琴教學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教育心理學 高師鋼琴教學 心理素質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Status and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Piano Teaching
FAN Jingjing
(Art Institut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Shenyang, Liaoning 110168)
Abstract Piano teaching is a complex activity, not only on the skill, professionalism of art, but also a test of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of each player.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has great advantage in training students'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the promotion rol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o piano teaching from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university teaching position in the piano and application two aspects.
Key word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llege piano teaching; psychological quality
高校學生的鋼琴水平差異很大,而高校在鋼琴教學中作品涉獵面很廣,這大大增加了教學的難度。鋼琴教學的效果,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方法起重要作用,影響學生情緒及對知識的吸收能力。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心理學的知識來引導學生的心理變化和情緒反應,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的效果。
1 教育心理學在鋼琴教學中的地位
教師在教學中的表現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心理狀態。鋼琴教學的內容是客觀的,但是學生對教師的感覺具有主觀性。從教育心理學研究和教育案例的實踐中顯示,教師對學生的主觀影響對鋼琴課程的學習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例如,如果教師喜歡某些學生,更多地鼓勵他們,學生們會感覺到自己在這方面有天賦,自己的鋼琴演奏努力得到了認可。這將激發學生的鋼琴學習興趣,從而有助于學生音樂方面內在潛力的挖掘。另一方面,如果教師對某些同學不重視,甚至過多地批評和歧視,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會在演奏時情緒緊張,造成怯場。當這種心理壓力長期存在時,會讓學生進入自卑-怯場-自卑的惡性循環中。
2 教育心理學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2.1 正式教學前,應從思想和心理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校鋼琴專業的學生,學習鋼琴的原因是不同的。有的學生是由于自身在鋼琴方面具有較高的天賦,本身對鋼琴的學習具有濃厚的興趣。有些學生是迫于升學的壓力,或者父母的壓力選擇了鋼琴專業。這就需要在教學前引導學生的興趣,教師需要通過自己熱情和細致的工作,培養學生對專業的熱愛。要通過觀察分析,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和閃光點,引導學生們把這些能力遷移到鋼琴專業的學習上去,培養他們對專業的熱愛和責任心。要從學好鋼琴專業對學生的生活及以后的就業等方面的作用上,闡明學好鋼琴專業的重要性。指導學生從專業知識的基本要求上來把握學習方向和學習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挖掘學生感興趣的部分,培養學習學習鋼琴專業的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加深對音樂的感受力,鼓勵他們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賞析,鼓勵學生創造有自身風格的音樂表現手法。
2.2 學習的同時,要學會思考,舉一反三
在高校鋼琴教學的過程中,不只是要教授專業課的基礎知識,還要教會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結合教育心理學的內容,擴寬學生的思維,啟發他們從發散的角度思考問題,強調逆向思維的作用。在鋼琴課堂上,要抓中心,多提問,多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教學方法上,多鼓勵少批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對于反復練習的經典曲目,在每一次的練習中,要強調對音樂內容的理解和音樂表現力的反復體會,感受每一次細微之處的進步,在鋼琴演奏技術上精益求精。對同一作品,鼓勵發表不同的意見,引導學生踴躍發言,活躍課堂氣氛,用生動的語言和作品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
2.3 避免機械學習,要講求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技巧
教師在教學方法上要注意因材施教,通過細致的觀察了解,發現不同學生的優點和劣勢,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做到揚長避短。特別是在教材的選擇和教學方法上,根據不同學生的喜好去幫助他們選擇適合自己演奏風格的作品,在學習方法上,根據學生反應的快慢和接受能力,挑選不同難度的曲目,在演奏技巧上和藝術上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指導。特別是在舞臺上,要給學生創造更多在舞臺上演奏的機會,鍛煉學生的演奏心態,積累經驗。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教學行為,在講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充分調動自身的情緒,調節到最佳狀態。在教學過程中,(下轉第156頁)(上接第117頁)要積極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力,開發學生的探索精神。
2.4 學習的關鍵在于主動性,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自我調節能力是學生心智機能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學生要在認知上有學習鋼琴的興趣,能夠認識到要學好鋼琴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的練習,只有熟練的演奏技巧才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可以幫助他們克服表演中的怯場現象,提高音樂表現力。教師要在學生練習鋼琴的過程中,引導他們將自己的心理活動指向集中于一定的練習對象,把自己完全投身于音樂情感的感知、理解和領悟中,培養他們在鋼琴演奏中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同時,要通過優秀的鋼琴演奏家的榜樣作用激發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心底認同鋼琴在表現音樂內容方面的重要作用,認識到好的演奏技術是成為一個好的鋼琴師的必要條件。從心理上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鋼琴的練習技巧。
2.5 注重學生演奏心理素質的培養
心理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臨場演奏水平,因此必須重視學生演奏心理素質的培養。演奏時如果出現緊張不安的情緒,會造成怯場現象,學生會在舞臺上不知所措,造成自卑心理。這就需要在鋼琴學習之初就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從技巧上、藝術上做了全面細致的準備,就會產生自信心,達到藝高人膽大的境界。
在平時的練習中,要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態度。不僅要糾正學生一絲一毫的錯誤,做到精益求精,而且要幫助學生探索樂曲的風格的內涵。在樂曲的反復練習中,不僅要勤于動手,更要積極思考。要避免滿堂灌的模式,給學生留有足夠的自己思考的空間。要幫助學生改正粗心和懶惰的習慣。想辦法引導學生專注地傾聽自己的彈奏,要讓學生意識到理解并融會貫通后的音樂才能更打動人和吸引人。同時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趣味,要讓學生懂得欣賞真正美好的、表現人類高尚情操的音樂。因此,學生們一定要用專業的態度去演奏每一首樂曲。此外,還要培養學生戒驕戒躁的心理素質。
在鋼琴演奏這種復雜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細致地教授具體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要努力培養學生穩定的心理素質。教師在教學中要認識到,學習不僅是發生于學生頭腦內部的認知活動,也是一個不斷地實踐的過程,是一個動態互動的過程。在學習中,需要我們結合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和高校學生自身的特點,探索適合高校鋼琴專業學生的具體有效的教學方法。建立師生間互相信任的關系,用心理學的知識,科學地引導學生,激發他們的良性情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演奏水平。
參考文獻
[1] 魏廷格.鋼琴學習指南.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
[2] 張前.音樂美學教程.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