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POCO是國內最具代表性且擁有圖像、相冊、雜志、視頻等海量資源的多媒體平臺,尤其是它的Pocomake電子作品軟件、Poco個人互動娛樂軟件和Mypoco個人空間平臺對于創作電子作品、發布作品、作品展示評議等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平面設計課程教學中,利用這一平臺來創設情境、提供協作會話、強化學習者的意義建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協作學習,培養審美能力、提升平面設計創作能力。
關鍵詞 微博 POCO POCOmaker 電子作品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Application of POCO in Graphic Design Course Teaching
ZHANG Yanqio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eijiang, Sichuan 641112)
Abstract POCO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has images, albums, magazines, video and other multimedia platforms massive resources, especially its electronic works Pocomake software, Poco personal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software and Mypoco personal space platform for the creation of electronic works, published works, showcase council to provide a strong support. Graphic Design courses in teaching, use this platform to create situations, providing collaboration sess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learners to stimulate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to promot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ulture aesthetic ability to enhance graphic design creativity.
Key words micro blogging; POCO; POCOmaker; electronic works
0 引言
隨著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地位的日益凸顯,教育工作者們不斷地從教育的角度來審視和選擇各種技術手段,“POCO”網絡平臺在教學中的應用就是其中之一。POCO是國內最具代表性的電子雜志平臺,由廣州數聯軟件公司發行。目前已經擁有1.03億萬在線注冊用戶,形成了由一流發行技術超海量閱讀用戶群精英雜志群組成的三維一體的傳播平臺,成為中國地區較大的網絡雜志分享平臺。在平面設計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海量資源,對教與學效果的最佳優化提供了一個有效平臺。
1 POCO——多姿多彩的媒體秀臺
POCO多媒體娛樂分享平臺包含多種平臺,為用戶提供多種的體驗。筆者主要介紹對教學起主要作用的POCOmake電子作品軟件、POCO個人互動娛樂軟件和MyPOCO個人空間平臺。
1.1 POCOmaker簡介
POCOMaker是一款制作電子雜志、電子相冊和視頻雜志的軟件。①很多人常將自己拍攝的照片處理后,制作成多媒體電子雜志或相冊。其特點主要為:易學易用;電子作品多平臺展示:多個平臺發布等。
1.2 POCO個人互動娛樂軟件簡介
POCO個人互動娛樂軟件是一個基于P2P技術的資源分享、相冊管理、電子雜志在線閱讀軟件。②其主要功能有:通過POCO個人互動娛樂軟件與MypOCO個人空間無縫連接,實現軟件和POCO網站平臺好友消息的即時互通,在線聊天、圖片自動壓縮、批量上傳等功能;內置在線電子雜志閱讀器。
根據POCO個人互動娛樂軟件的這些功能,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各式各樣學習作品,讓他們在欣賞和批判中學習、模仿和創新。由于作品上傳下載都是免費,對于學生不存在經濟壓力。教師管理方便,和QQ管理模式一樣,可以輕松地瀏覽、評閱作品。
1.3 MyPOCO個人空間平臺
MYPOCO是POCO為中國時尚潮人提供的施展個性,結交朋友的時尚個人空間。MYPOCO可以通過照片、博客等多種方式表達個人個性和感想,還可以通過參與活動、群組,認識其他朋友。60秒即可玩轉MyPOCO個人空間,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潮流領地。在教學中,要求每個學生創建自己MyPOCO個人空間,展示自己作品,及時獲取評價,利用各種方式參與到與他人的交流討論中。
2 建構主義理論下的POCO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③
從POCO特點來看,它是一種符合學生認知心理的建構主義學習工具。在平面設計教學中用POCO平臺來創建情景、促進協作和發起會話,有利于學習實現意義建構。利用POCO上的海量資源,教師從中選擇優秀和存在不足的作品,給學生學習創設情境,然后利用POCO個人互動娛樂軟件和MyPOCO個人空間構建協作和會話平臺。學習者一方面通過瀏覽欣賞POCO上海量的電子作品提高自己的美術修養和生活閱歷,因為這些作品既可以從藝術的角度進行審美欣賞的材料,也可以從文化的角度了解社會事件、社會生活、民族民俗差異和人類各種復雜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大其知識面,為學生以后自己的創作打基礎,另一方面在學習過程中利用POCO的個人博客、POCO微薄以及個人空間相冊等工具進行個人空間的作品更新,日積月累,他們明顯可以從個人空間看到自己成長的足跡,激發學習動機,維持學習興趣。
在POCO平臺的支持下實現意義建構。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建構意義就是要幫助學生對當前學習的內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達到較深刻的理解。學生通過欣賞、借鑒、學習、協作、討論、創作、反思等方式不斷吸收相關課程知識和技能,在這個過程中對該課程所涉及到的原理、基本知識和技能不斷進行重構,最終達到順應,使得意義建構得到實現。
由此可見,POCO是天然的符合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POCO的出現使我們多了一種實現建構性學習的技術手段,POCO的出現也使我們再一次靠近了信息技術和課程的“整合”。
3 POCO在平面設計軟件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3.1 激發學習動機,維持學習興趣
動機,在心理學上一般被認為涉及行為的發端、方向、強度和持續性。④它使人們產生一種內在驅動力,使之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過程。但是根據筆者調查和觀察,平面設計類課程的學習,學生一開始會表現出濃厚興趣,可是一旦開始實質性的學習,卻因為怕苦怕累很難堅持下來。
造成這種現象原因主要有:受教學環境限制,理論實踐課分開進行,理論與實踐脫節;其次,教師少,學生多,學生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打擊學習積極性;第三,受傳統觀念影響,學生對其他同學的評價不能落到實處。
利用POCO互動平臺,教師可以通過屏幕錄像將案例操作過程發布到POCO供練習時學生參考;利用POCO個人微薄,學生一旦發布問題,很快就會得到幫助解決;對于作品的評價,由于每一位同學的作品都展示在群里共享,其他同學瀏覽后可以給該付作品打分留言,給出意見和建議。同學們能夠得到不同的觀點,同學們在對其他同學作品評價的同時也在促進自我的批判性反思,鍛煉了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協作能力。
3.2 建立POCO電子檔案袋,記錄學習進程
POCO電子檔案袋就是在POCO中記錄學習者所完成的學習任務的全過程情況,其中包括學習者自身創作的圖片、電子相冊、電子圖書以及其它資源的鏈接等,另外還包括對于這些內容的其他人所做出的評論或評價信息。教師、學生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進步情況,形成一個有效的評價體系。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知識的學習結果、學習知識過程的方法、情感、心理等方面進行評價。
3.3 積累素材,提升創作能力
數碼相機和拍照手機的發展以及POCO平臺的廣泛應用,使得人們可以隨時拍攝有趣的畫面并上傳到個人空間,也可以通過微博進行相應描述和評論,人們在其他地方看到有好的圖片或者視頻,可以將其鏈接拷貝到個人博客。
3.4 POCO在《Photoshop圖像處理技術》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3.4.1 組建師生Phtoshop的POCO群
師生POCO群是提供一個教師和學生活動的虛擬空間。在Photoshop圖像處理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POCO平臺,組建了該門課程的“Photoshop好友群”。并通過技術手段方便師生了解上傳作品和評閱者是否是本班同學。教師整理了全班帳號后將這些帳號加入“PS好友群”,學生更新的作品以及別人的評價都可以被看到,還可以通過“POCO2010”上傳自己的作品以及下載他人共享了的作品。在“POCO2010”中教師可以方便地了解學生何時上交的作品,知道哪些同學對他人作品做了評價和評分,以及哪些同學的作品得到了較多的“粉絲作品”,這些都可以作為期末成績評定的依據。
3.4.2 合理分組,實現有效協作和會話
在Photoshop圖像處理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按照學生特點將學生分組,每一組又分別組建了不同的Photoshop學習團隊,指定小組長負責該組信息的發布、整理并將相關信息及時向組員傳達。每個組的成員根據不同的學習主題發言,每個小組每次作業都推出一個本組中作業完成最好的同學參加網絡測評,由所有在POCO平臺愿意給該作品打分的人來評價。在這個過程中,學習不再是一種個人學習行為,而是一種集體的學習行為,這需要學生有足夠團隊意識。
例如,在講授“Photoshop工具箱”章節時,我要求: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名片,一周后上傳作品,每位同學對所有小組的作品利用Poco進行評價,每個小組再根據同學或者他人的評價修正作品,兩周后每個小組演示本組作品并給出設計的理念以及創作過程。這要求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開始,必須有團隊合作精神。
3.4.3 實施教學和學習過程
(1)課堂面對面教學。教師在課堂中講解Photoshop主要的知識和技能并給出學生的學習任務。(2)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指導。一方面學生自己通過網絡和圖書館尋找學習資料,另一方面教師提供優秀學習資源。教師在POCO個人博客中給出每個練習的具體操作步驟以及提供每個案例的屏幕錄像,學生通過POCO微博或者通過瀏覽作品后的留言框提出問題,教師可以及時給予提示或解釋。(3)展示練習成果,促進主動學習。一方面要求學生在POCO中下載其他同學的圖片作品并用Pocomaker制作成電子作品,作品形式不限。另一方面,教師也要用Pocomaker將其制作成電子相冊,在上課時給同學展示,要求學生觀察并給出評價和說明理由。教師隨機抽取同學分別評價相冊中的兩幅作品,一幅好的,一幅不好的,分別給出理由。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學生,做得好的下次要做得更好;做得不好的,會反省。
4 結束語
POCO平臺集中了圖像、視頻展示、個人博客以及POCO微博,它的出現使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技術更上了一個臺階,隨著國家對教育更多的投入,學校網絡資源的更一步發展,使得人們將重新審視教育信息化的許多認識。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化,它也必將成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當然POCO在教育中的應用,還需要我們每一個POCO受益者去探究、發展和推廣,使它成為我們學習的好幫手,成為教育發展中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