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步和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所起到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我國政府也更加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與管理,教育體制得到進一步深化。高校教師在教育事業中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其主體性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高校教師的人性化管理是強化教師主體性,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的主要措施,近年來各大高校也對這方面加強了重視。本文就我國高校如何實施人性化管理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 高校教師 人性化管理 涵義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College Teachers Implement Humane Management and Approach Analysis
WANG Yuan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2012)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education in China played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our governmen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education system has been further deepened. College teacher in education as people who teach and solve the problems, their subjectivity is widespread concern of the community. Human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s a major measure to strengthen teachers' subjectivity and training of qualified teachers in recent years, major universities in this regard also strengthened attention.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d and analyzed on how to implement humane management of colleges.
Key words college teachers; humane management; meaning; significance
人性化管理能夠刺激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激發教師的創新能力,使其在教學崗位中敢于創新,敢于突破,這對提升我國教育事業的質量和教學水平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教師人性化管理的涵義和必要性,其次對高校教師實施人性化管理的有效途徑進行了分析。期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讓讀者對我國高校教師人性化管理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1 高校教師人性化管理的涵義
人性化管理是指通過“以情服人”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該管理模式最先起源于企業。近幾年,才在教育事業管理中嶄露頭角。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在管理的過程中尊重人、理解人,最大限度的發揮被管理者的積極性、能動性,調動被管理者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欲望,弱化制度管理模式的作用。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實質是充分尊重被管理者的權利和自由,促使被管理者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以此提升其工作效率。在高校教育中,最基本的資源就是教師資源,其承擔著學校主要的教育責任。高校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直接關系著高校教育的質量和效率。我國各大高校只有對教師采取人性化管理,將教師置于管理的主導地位,以此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能力,充分尊重教師的價值,尊重其個性特點,發掘其潛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2 高校教師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2.1 高校教師的職業性質要求必須要進行人性化管理
教師的教學工作具有非物質性和創造性質的特性。其一,教師所開展的各類教學工作會給學生帶去極大的影響,該影響并非瞬間形成的,而是在長時間中出現成效。高校教師以自身的道德品質和知識才能為基礎,通過行為規范和言語表達影響著學生。如果制度管理束縛了教師的創新性和能動性,也會相應的影響到學生的創新性和能動性的發展。其二,教師在進行教學研究時,往往都是依賴于自身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以及自由性,如果制度管理束縛了教師的自由性和創造性,勢必會導致教學科研變得死板、傳統,不能起到相應的效果。由此可見,傳統的制度管理方式,不符合教師工作的性質,對教學質量的提升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很多有智慧、有才華的老師流失。
2.2 高校教師的自身特性要求必須要進行人性化管理
從高校教師本身的特性來看,其在物質上的需求遠遠不及精神上的需求。而教學工作,要求老師必須要具備善于思考、積極主動、求知進取等精神能力,教師的責任感、事業心以及為人師表的自尊心,會督促高校教師規范自身的行為。從高校教師的心理特點以及工作特點來看,對高校教師的管理必須要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才能充分調動教師的創造性。若是單以制度管理對教師的行為和事業能力進行鑒定,必定會束縛教師的發展,使其不能充分發揮自身潛力,更加無法做好教學工作。
3 高校教師人性化管理的有效途徑
3.1 打破制度管理模式的限制,確立教師的主體地位
在原有的教師管理模式中,常以制度模式來規范教師的行為和評價教師的工作能力。其核心要求是:教師必須要服從上層領導的命令。因此,常采用各種行政命令或是經濟手段,對教師的工作狀況等方面進行獎勵或是處罰。這種管理模式在短時間內,的確能夠起到明顯的效果。(下轉第82頁)(上接第75頁)但是,長此以往,必定會束縛教師自身能力的發展,消磨掉教師的創新能力與工作熱情。鑒于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國教育單位必須要強化人性化管理在教師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尊重和理解教師,給予教師足夠的自由空間,讓其能夠自由發揮自身的能力。同時,人性化管理使教師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滿足了教師心理方面的需要,這對提升其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師工作本身就具有極大的靈活性、獨立性和自主性,學校應該根據不同教學內容的要求,授權老師可以自由操作教學方法,以此提升教學效率。
3.2 結合當今時代的教育特點,塑造先進的領導形象
高校領導者在人性化管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當今時代,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生活壓力的不斷增大,迫使很多教育工作者拋棄了自己的本性,沉迷于聲色犬馬、燈紅酒綠的生活中。這對教學工作來說,顯然是不合時宜的。作為高校領導者,要不為名利所動,堅持自己的原則,堅守黨紀國法,熱愛本職工作,寬以待人,謙遜民主。尤其在當今時代,高校領導者必須要與時俱進,結合時代特點,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宣揚民主精神,順應時代潮流,體諒下屬,不嫉賢妒能,不以權壓人。高校領導者只有端正自身的態度,完善自身的管理能力,才能做好教師隊伍的人性化管理工作。
3.3 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創建和諧的教師團隊
在人性化管理中,要求必須要尊重被管理者的個性特點,尊重其主體地位,被管理者與管理組織要經常互動,管理者在不損害集體利益的基礎上,要最大限度的滿足被管理者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以人為本”并非與組織、與社會對立,而是在尊重組織與社會利益的基礎上,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在高校教師管理中,只有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創建和諧的教師團隊,才能充分激發教師隊伍中各成員的潛力,才能通過團隊才智提高高校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學校要為教師提供良好進修平臺,為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以此激發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忠誠度。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人性化管理在高校教師管理中對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提升其主觀能動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教育單位必須要高度重視人性化管理工作的開展,以保證我國高校教育的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左彩梅.淺談民辦高校教師的人性化管理[J].大眾商務(下半月),2010(4):179.
[2] 劉長英.高校教師人性化管理的途徑和方法[J].科學與管理,2009.29(3):79-80.
[3] 張玉姣.高校教師實施人性化管理及途徑探析[J].改革與開放,2009(24):238,240.
[4] 盧威亞,李雪平.對我國高校教師心理福利法律法規的考察[J].中外企業家,2012(12):72-73.
[5] 韓淑琴,賈毅華,張日鵬等.職業壓力對高校教師健康的影響及其倫理對策[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2.25(4):481-482.
[6] 陳微.我國高校教師管理的現狀及改進——基于“以人為本”理念的思考[J].大觀周刊,2013(6):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