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習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情緒因素之一,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數學課堂教學應該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規律,注重學生興趣的激發,在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內容安排上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 小學生 數學教學 興趣 效率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Stimulate Interes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ZHOU Yang
(Anhui Chuzhou Chengnan Primary School, Chuzhou, Anhui 239001)
Abstract Interest in learn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ffect students' emotional motivation, pupils with specific visual thinking, and gradually transition to abstract logical think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should follow the students' level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law, focusing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organizational form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arrangement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Key words pupils; mathematics teaching; interest; efficiency
興趣是指一個人經常趨向于認識、掌握某種事物,力求參與某項活動,并且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①學習不單純是一個簡單的、毫無情感色彩的、冷冰冰的認知加工和問題解決過程。在學習的信息加工過程中,情感因素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學生會更多地注意、學習、記憶和運用那些他們感興趣的事情。
數學被稱為“思維的體操”,具有間接性、抽象性、理論性等特點,②“我們運用抽象的數字,卻并不打算每次都把它們同具體的對象聯系起來”。③同時,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課程,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成長有重要影響。小學生的思維發展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的過渡階段,④為此,在教學中必須遵循學生的接受水平和習慣,正確認識知識與能力的關系,⑤尋找恰當的教學組織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1 加強教師理論學習,提高教學綜合素質
1.1 愛崗敬業,不斷加強教學理論修養
作為教師,只有對這一崗位傾注了熱愛和真誠,才會產生來自內心的動力,去努力搞好教學。教師作為一個現代職業,它的一個關鍵特征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持續改進。因為學校教育還沒有很好地建立在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教師的教學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經驗和記憶,教育改革常常著眼于挑選挑選和推廣“名師”的教學經驗;學校教育作為一個職業很少有意識地反思和發現自己的專業知識的局限,似乎不管什么要教的新內容都可以教。⑥因此,教師在愛崗敬業的前提下,應該不斷加強教育理論修養,掌握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知識,為提高教學方法和技能打下理論基礎。
1.2 注重修養,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
師德是教學素質的核心,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學生對課堂的喜愛往往是從對教師的喜歡開始的。受到學生歡迎的教師在教學上具有更高的效能感,會影響教師的活動、努力和教學的堅持性。高教學效能感的教師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他們的贊賞多于批評,對學生給予持續的幫助,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另外,高效能的教師對學生的期望更高,更具耐心,這在教學中是極其重要的,能夠在舉手投足之間給予學生更加積極的暗示,有助于實現皮格馬利翁效應。
1.3 精益求精,不斷總結提高教學技能
教學是一項需要不斷提高的技能,任何教師都有一個長期的成長過程,但是只有在事業上追求上進,在技術上精益求精的教師能夠從新手型教師成長為專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和新手型教師的區別大多在隱性知識上。1958年英國科學家、哲學家波蘭尼提出了“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知識形態,前者是言明的知識,后者是難以言傳的知識。顯性知識可以通過教育來傳播,隱性知識只能通過個體在實踐中感悟而獲得。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總結可行的教學方法,反思存在問題的環節,不斷改進,修煉內功,提高教學技能。
2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1 結合學生的接受水平,合理組織教學語言
課堂上每一句話都有高度的概括性,問題具有指向性,而不是范圍過大,或者讓學生無所適從。如在一節一年級《九加幾的算法》這節課上,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教學掛圖時,圖上游泳池里、岸邊、男生、女生可以分成很多的九,教師的問題提得卻過大“同學們,從圖上你看到什么?”有的學生說,“有大樹”,有的說“他們都在游泳”等等,情境導入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再如在《連加》課上,第一個盤子里放4個草莓,又放5個,再加3個,老師問現在多少了?學生都知(下轉第147頁)(上接第114頁)道用4+5+3=12,教師適時揭示這是“連加”。老師又減去盤子里的草莓,學生很聰明用減法算式表達,老師:“咱們給這個算式起個名字吧!”一位學生興奮地說“紅色的草莓!”雖然學生的回答很可愛,但覺得教師的問題提得過大。這種不恰當的語言對學生的興趣是一種打擊。
上課時,教師應根據學科的特點提前準備好符合學生接受水平的授課語言,另外,要引導學生探索,給學生提供讓他們在頭腦中分析和比較的余地,因為學生最喜歡的是那種把某些東西故意保留而不講完的講法。
2.2 根據學生的思維習慣,教學形式靈活多樣
經常遇到教師在課堂上一家言,學生只是極力地配合教師,明明會的,開始卻要裝作不會,在老師的引導下,又突然會了,這樣的課堂多了作秀成分。其實,小學生愛做游戲,喜歡動手,可據此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如在四年級的一節《可能性》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玩的是摸球游戲,在活動前,老師請學生詳細講述了游戲規則,課前分組,選好組長、組員、監督員、操作員、記錄員等,反饋環節一一匯報,這樣的控制是有效的,學生自己制定的規則自己樂意遵守,并且樂在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掌握知識一點也不累,只是一些教師礙于費事,不愿找麻煩,很少在數學課總穿插游戲環節。其實活動課是很難上的,從分組到實施,直至最后的反饋,無一不重要。這就需要教師更多地了解學生的思維習慣,合理地規定難度和范圍。
2.3 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小學時期是思維和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個體差異大且發展變化大。一個學生今天只能勉強掌握大綱里的東西,明天他卻表現出在某一知識領域里的非凡才能;一個學生在這一門學科上可以列入這一檔,而在另一門學科上卻可以列入另一檔。一般來說,每一個學生在一定的發展階段上,都會表現出某種才能,這種才能使他能夠在某一門學科上取得突出的成績。
對那些“難教”的、理解力差的少年要特別耐心地對待,任何時候都不要責備他們頭腦遲鈍,也不要讓他們拼命記憶。而是要及時發現學生在理解上遇到的困難、在方法上出現的問題,適時幫助,積極引導。避免學生因出現挫折感而陷入習得性無助,失去學習興趣。
3 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總結與展望
學習是一個發現的過程,由事實過渡到概括性的結論,是一個激動人心、充滿情感的時刻,就好比是學生攀上了一個高峰,為取得勝利而滿懷喜悅。只有不斷引導學生實現這種提高,幫助學生“攀上高峰”,使他們成為“思想家”和“發現者”,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就要求教師充分準備,以10倍、20倍與課堂內容相關的知識量來準備教學,不局限于死板的、規定好的思路,隨時變換教學方式。通過培養學生的興趣,有效遏制學生上課走神、不專心等問題,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注釋
① 陳琦,劉儒德著.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② 馮麗娜.巧妙導入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2(7):53.
③ A.D.亞歷山大洛夫等著.數學,它的內容、方法和意義[M].孫小禮等,譯.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④ 朱智賢,林崇德.思維發展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6.
⑤ 范秀敏.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4).
⑥ Bereiter, C. Education and mind in the knowledge age.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