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彬彬 黃群 李信群 張海文
[摘要] 目的 探討助產士主導的孕產期連續(xù)照護模式對初產婦情緒(焦慮、抑郁)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方法 選擇在我院定期產檢及分娩的 122名初產婦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n=62)和對照組(n=60),實驗組實施由助產士主導、以家庭為中心的孕產期連續(xù)照護,即孕期家屬參與個性化指導、分娩期家屬陪伴分娩、產褥期家屬參與產科床旁護理、產后2周家庭訪視指導孕產期照護;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產前護理,比較兩組初產婦的焦慮、抑郁評分及護理滿意度。 結果 干預前兩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及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焦慮、抑郁的得分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助產士主導的孕產期連續(xù)照護能夠明顯降低初產婦焦慮、抑郁,并能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助產士;連續(xù)照護;初產婦;焦慮 ;抑郁 ;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30-0151-04
國際助產專業(yè)的服務理念認為,妊娠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助產士歷來是正常妊娠分娩婦女的主要照護者,倡導助產士主導的連續(xù)照護模式[1],即為助產士監(jiān)測孕婦及其家庭在整個分娩過程中的生理、心理、精神及社會健康,為孕婦提供個體化的教育、咨詢及產前照護,并在分娩前、產時及產后提供連續(xù)性照護[2]。該模式在西方發(fā)達國家運用較成熟,有研究顯示,在助產士主導的連續(xù)性照護模式下,孕產婦具有良好的心理、生理結局[3]。目前我國孕產照護模式仍多以產科醫(yī)生為主導,雖有部分區(qū)域開展了助產士產前門診咨詢,但仍缺乏對孕婦及家庭身心的連續(xù)性照護[4]。焦慮和抑郁是孕產期常見的情感性精神障礙性疾病,嚴重影響孕婦及胎兒的身心健康[5]。本院在2014年12月起推行助產士主導的孕產期連續(xù)照護模式的護理服務,在減輕孕婦的焦慮、抑郁,提高護理滿意度的臨床實踐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2月~2015年9月到我院產科門診定期產檢并在本院分娩的140位正常初產婦。納入標準:①停經13周,單胎孕婦;②無妊娠合并癥或并發(fā)癥;③骨盆各徑線值在正常范圍內;④無孕期高危因素,無長期用藥史和明顯的急慢性感染癥狀;⑤無精神及溝通障礙;⑥寧波市常住人口(居住1年以上)。將140例初產孕婦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70例。最終實驗組因外院分娩3例,孕期異常4例,退出研究1例,最終納入62例;對照組因外院分娩5例,孕期異常3例,退出研究2例,最終納入60例。實驗組平均年齡(28.35±3.17)歲,對照組平均年齡(27.90±4.25)歲,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664,P=0.508)。實驗組高中及以下文化16例,大學36例,碩士及以上10例;對照組高中及以下文化19例,大學34例,碩士及以上7例;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811,P=0.667)。實驗組家庭月收入小于5000元11例,5000~10000元31例,大于10000元20例;對照組家庭月收入小于5000元15例,5000~10000元27例,大于10000元18例;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964,P=0.618)。
1.2 干預方法
對照組孕婦接受常規(guī)的孕產期護理。告知孕婦和家屬可自行選擇本院所開設的孕婦課堂、助產士門診、導樂陪伴和新生兒床旁護理,但無固定助產士提供連續(xù)性照護,出院后僅提供電話咨詢而無產后訪視工作。
實驗組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由1名產科醫(yī)生(主治醫(yī)師資質)和6名助產士(10年以上助產經驗,主管護師資質)組成干預小組,并在干預前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實驗組孕婦在醫(yī)生處接受常規(guī)產前門診后,與干預小組內的助產士進行配對,填寫知情同意書并與家屬共同接受孕產期干預計劃。干預內容如下:①孕期:由家屬和孕婦共同參與的個性化指導,包括孕期營養(yǎng)和生活方式指導、心理指導、用藥指導、臨產征兆、自然分娩過程及應對技巧、拉瑪澤呼吸減痛法、參觀分娩室;②分娩期:實施家屬陪同的導樂陪伴分娩,包括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心理疏導與支持、導樂師指導下拉馬澤減痛法及自由體位生產;③產褥期:實行家屬參與的產科床旁護理及產后家庭訪視。包括床旁盆浴、撫觸指導、新生兒智護操指導、個性化的母乳喂養(yǎng)指導、新生兒護理指導、產后營養(yǎng)指導、心理疏導與康復指導。
1.3 研究工具
狀態(tài)-特質焦慮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由美國心理學教授Spielberger[6]等1977年編制,包括評估最近某一特定時間或情景下的體驗或感受的狀態(tài)焦慮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和評定人們常見情緒體驗的特質焦慮量表(trait anxiey inventory,TAI)。全量表按1~4級評分,分別計算SAI和TAI的累加分,分數(shù)越高則說明焦慮程度越重。該量表效度系數(shù)為0.88,Cronbach's a系數(shù)為0.72[7]。
貝克抑郁量表是由美國心理學家Beck[8](80)編制評估抑郁癥狀嚴重程度的工具。包含21個條目,按照0~3級評分,各條目之和即為總分,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程度越重。BDI應用廣泛,全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數(shù)為0.890;效度為0.879[9]。
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進行評價,包括對護理技術、護士的儀表、護理工作態(tài)度、健康宣教等方面,共20個條目,按5級評分,5~1分分別表示滿意、較滿意、一般、較不滿意、不滿意,總分為100分。Cronbach's a系數(shù)為0.79,效度系數(shù)為0.69。
1.4資料收集
資料收集由經過統(tǒng)一培訓的人員于孕婦入組時進行問卷調查,并在產后42 d孕婦產后復查時再次調查。每次均由孕婦獨立填寫,如有疑問當場解答并收回,共發(fā)放問卷122份,回收有效問卷122份,有效回收率100.00%。
1.5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的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性分布用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干預前后焦慮評分比較
干預后,實驗組孕婦的SAI和TAI的焦慮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孕婦干預前后抑郁評分比較
干預后,實驗組孕婦的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孕婦干預后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62例實驗組孕婦經由助產士主導的孕產期連續(xù)照護護理后,產后42 d測評護理滿意度得分為(94.78±4.07)分。60例對照組經常規(guī)照護后的護理滿意度得分為(91.39±4.62)分。實驗組孕婦的護理滿意度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304,P<0.05)。
3 討論
3.1助產士主導的孕產期連續(xù)照護模式有助于減輕孕婦的焦慮、抑郁
現(xiàn)代護理模式已從單一的“以患者為中心”轉變?yōu)椤耙约彝橹行摹保由熳o理的發(fā)展也將護理服務的范圍拓展到出院后的康復護理與指導。在整個孕期過程中,孕婦除了身體上的變化,心理上也產生情緒障礙的問題,例如對胎兒發(fā)育、分娩疼痛、產后哺乳等方面的憂慮。
在國際背景下助產專業(yè)具有獨立的專業(yè)體系,助產士的服務對象包括婦女、家庭及社區(qū),不僅能提供正常分娩技術,還提供孕前、妊娠期、分娩前后的教育、咨詢及心理支持,甚至延伸至婦女保健、生殖健康和兒童保健領域[10]。而我國傳統(tǒng)的產婦分娩護理模式是根據(jù)護理人員的交班制度, 分別由不同的護理人員負責同一產婦的生產[11]。因此,孕婦產前常出現(xiàn)抑郁和焦慮[12]。
孕婦在早期接觸助產士,可使其對陰道分娩過程有一個充分了解的過程[13],并給予孕產婦個體化孕期指導,能夠及時解答孕產婦的疑問,減少孕產婦焦慮抑郁程度[14]。李美平[15]對123例孕婦的研究表明,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可以促進自然分娩、減輕產后抑郁情緒,從減輕產前、產時的焦慮和抑郁環(huán)節(jié)入手,使其掌握有效的自我護理方式,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是緩解產婦在妊娠過程中焦慮的有效途徑[16]。本研究設計的以助產士為主導、以家庭為中心的孕產期連續(xù)照護模式,通過產前教育和技術指導來增加產婦的圍產期健康常識和分娩知識,從而減輕孕婦的焦慮和抑郁。表1和表2顯示,實驗組孕婦的焦慮及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2 助產士主導的孕產期連續(xù)照護模式有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
武曉丹等[17]認為,助產士門診可以與孕婦建立信任,增加孕婦與助產護士的互動,有助于孕婦表達對分娩的期望,使護理人員能夠重視孕婦的心理與情感,顯著提升初產婦及家屬的滿意度[18]。研究表明,孕期由助產士開展孕期健康教育、產時減輕疼痛技巧等課程,并在產時由孕婦選定為自己接生的助產士,可提高自然分娩率[19]。助產士主導的導樂陪伴分娩,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縮短產程,降低產后出血率和新生兒窒息率[20]。因此,全程照護模式有利于調動產婦及家屬的主動性,改變以往被動接受的局面,有利于產婦迅速適應母親角色,也促使助產士不斷地學習溝通技巧、服務方式、健康教育指導、接生技術等各方面的知識[21],從而改善護患關系,提高產婦對醫(yī)療單位的護理滿意度[22]。
4 小結
助產士所發(fā)揮的作用與母嬰安全的保障及產科質量的高低息息相關[23]。助產士主導的孕產期連續(xù)照護為孕產婦提供全程連續(xù)性服務,形成圍生期一體化護理,構建母嬰健康優(yōu)質護理服務鏈,有助于孕產婦順利分娩、保障母嬰安全[24]。本研究表明,助產士主導的孕產期連續(xù)照護模式能減輕孕婦焦慮、抑郁。目前,我國的部分區(qū)域已開設了助產士產前門診,但在實施產后隨訪和連續(xù)性照護上還需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Spiby H,Munro J. The development and peer review of evidence-based guideline to support midwifery led care in labour[J]. Midwifery,2009,25(2):163-171.
[2] Saudall J,Devane D,Soltani H. Improving quality and safety in matemity care:The contribution of midwife-led care[J].J Midwifery Womens Health,2010,55(3):255-261.
[3] Bick D. Enhancing safety in the maternity services:A greater role for midwife-led care?[J]. Midwifery,2009,25(1):1-2.
[4] 單珊珊,吳娜,厲躍紅. 助產士主導照護模式發(fā)展現(xiàn)狀及展望[J]. 護理學雜志,2013, 28(22):95-97.
[5] 姜梅. 對孕婦及家屬行健康教育對分娩結局影響的研究進展[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1):38-40.
[6] 汪向東,王希林,馬宏. 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M]. 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180-182.
[7] Shek DT.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Its relationship to different 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 J Chin Psychol,1993,49(3):349-358.
[8] 姜乾金. 醫(yī)學心理學(七年制教材)[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87.
[9] 張雨新,王燕,錢銘怡. Beck抑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0,4(4):164-166.
[10] 侯睿,陸虹. 北京市助產士核心技能水平的調查[J]. 護理學雜志,2010,25(2):29-31.
[11] 彭小男,馬鳳蘭,吳賢珊. 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對分娩質量的影響[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20):12-14.
[12] 沈聞佳,耿文秀,顧紅亮. 心理輔導對孕婦產前抑郁的干預[J]. 上海精神醫(yī)學,2010,22(增刊):403-405.
[13] 薛春雷,昉章. 助產士主導伙伴式導樂陪伴分娩200例臨床效果觀察[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0):53-54.
[14] 黎秋姝,葉巧梅,周志云. 助產士產前門診對初產婦焦慮抑郁情緒和分娩結局的影響[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 51(10):103-105.
[15] 李美平. 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前教育與產時服務對初產婦分娩結局的研究[J]. 臨床護理雜志,2015,14(4):2-4.
[16] 任婷,陳潔,王循紅. 以家庭為中心的產科優(yōu)質護理對產后抑郁的影響[J]. 中華全科醫(yī)學,2015,13(3):479-480.
[17] 武曉丹,顧春怡,張錚. 助產護士產前門診對初產婦心理狀態(tài)!滿意度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 中華護理雜志,2012,47(7):581-583.
[18] 何曄. 助產士產前門診咨詢服務對改善初產婦焦慮、抑郁情緒的效果評價[J]. 中國護理管理,2014,14(6):659-661.
[19] 黃蓉,侯燕文,萬宏偉. 助產士主導的“溫柔生產”集束化模式對自然分娩影響的臨床研究[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20):1483-1485.
[20] 楊歡秀,歐陽友云,楊璠. 助產士主導伙伴式導樂陪伴分娩193例臨床觀察[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36):120-122.
[21] 單珊珊,吳娜,厲躍紅. 助產士主導照護模式發(fā)展現(xiàn)狀及展望[J]. 護理學雜志,2013,28(22):55-57.
[22] 盧旭萍. 以產婦(家庭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9):74-76.
[23] 顧春怡,武曉丹,張錚. 助產服務模式的實踐研究現(xiàn)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4):413-415.
[24] 段曉艷. 助產士圍生期一體化護理的實踐[J]. 護理學雜志,2014,29(14):4-6.
(收稿日期:2016-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