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學生學風建設不僅是衡量高校教育質量和社會影響力的重要內容,也是體現學校辦學水平和品位的重要標志。如何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充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和確立奮斗目標,增強內在學習動力,提升將來踏入社會的就業競爭力等,已成為當前高校學生工作管理研究和創新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 學風建設 問題 對策 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LIU Yipei
(Qingyuan Polytechnic, Qingyuan, Guangdong 511510)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study style building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content to measure of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 is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school and grade school level. How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tyle construction, to create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to fully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lear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goals, enhance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enhance the employ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into the future of society, etc.,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 study style construc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 campus culture
1 大學生學風建設的現狀
良好的學風不僅為大學生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也能樹立大學生健康向上的人生價值觀。對學校來說,學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學風的好壞對學校人才的培養起到最直接的影響。所以為了確保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各高校必須不斷加強學風建設。目前內地各高校大學生的學風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但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大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目的不正確,缺乏理想和報負;以為上大學混個及格,拿個文憑就行;平時不努力,考前臨急抱佛腳,結果勉強通過了也學不到真正的知識;學習紀律渙散,經常遲到早退;考風考紀差,平時學習不踏實,考試作弊等等。
2 大學生學風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奮斗目標不明、學習自主性不夠
考上大學后的奮斗目標是什么,許多大學生的答案是很不明朗的。作為90后大學生,在家養尊處優,很容易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缺乏競爭意識。而在大學教育中,自主學習成為主要學習方式,大學里的上課、自習等主要依靠學生自覺,有些學生不適應這種相對寬松的學習方式,不能合理調配課余時間,相當一部分學生把時間耗費在游戲、休閑娛樂、談戀愛等活動中,對學習失去興趣。
2.2 學習上主次不分、考風問題嚴重
大學課程不同于高中階段的課程安排,面對大量的專業課、公共課、選修課,還有眾多的學生社團活動,導致很多大學生變得無所適從,不知如何區分,學習生活上出現迷惘,嚴重影響了他們求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考試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學習成果檢測的重要手段,但部分大學生在考試問題上,誠信意識不強,經常出現考試舞弊等現象,這樣做導致考試的真實性和公正性受到各方的質疑,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
2.3 個性突出、以自我為中心,逆反心理強,缺乏艱苦奮斗的作風
當前的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養成了唯我獨尊、無視他人的個性。進入大學之后,開始缺少家庭的約束,從而變得自由散漫,不遵守校規校紀。
2.4 大學素質教育培養方式與目前應試教育現狀不相符合
當代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的是個人能力培養的教育理念,但在實施過程中,很多大學生在短時間內無法從完全被動的教學方式中走出來,不懂得如何支配自己時間以及管理個人生活,這時候會使他們感到無所適從,加上他們本就不會主動學習,因而很多人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各種消遣方式上。從而導致了部分學生上大學后感覺大學生活很無聊、無所事事。
3 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的對策
3.1 在學風建設中思想政治教育應發揮主導作用
學校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從新生入學教育就開始做起,從源頭上抓好學風建設。新生入學教育是新生進入大學后的第一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動員的重要一環,對他們以后的大學生活將產生積極影響。因此新生入學教育必須結合專業教育、適應教育、規章制度教育、校史校情教育和愛校榮校教育等,從而增強學生自信心及榮譽感。召開學生座談會,通過解決學生在學習、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從而引導學生珍惜時光,勤奮進取,樹立不斷學習、繼續深造的觀念。
3.2 加大力度宣傳學生所學專業的發展前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對專業的前景分析,提高學生專業學習的熱情度,學校在大學生入學時就應向大學生介紹所學專業的就業方向及行業的發展空間。并可邀請往屆畢業生回校與新生介紹工作情況,提高大學生的對未來就業的信心,使其了解到通過自己努力學習,將來必定有一個好的工作崗位,同時學校也要幫助大學生做出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為大學生將來的擇業做好準備,引導學生有目標地學習、思考。
3.3 鼓勵發展學術科技型社團,營造校園濃厚的學術氛圍
校園文化氛圍對于學生的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但當前高校社團活動紛繁且沒有主線,筆者認為有必要加強學術科技型學生社團的建設,鼓勵學術科技型社團結合專業學科特點,利用社團感染力,積極融入專業學習中去,不斷增強自身專業能力,激發學習的熱情,提升探索精神與研究能力。
3.4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
通過科學制定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有效地提升大學生自身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增強學習動力。并根據社會形勢及時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形成“完善、優化,再完善、再優化”的動態過程。對于專業應當不斷完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突出人才培養特點,同時要加強與校外實訓基地的聯系,為學生創造更多實踐的機會和空間,保證在校期間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參與社會工作實踐,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5 通過輔導員關心了解學生
輔導員隊伍是學風建設的一支生力軍,在學風建設的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輔導員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引導學生以學業為重、合理安排好學習和課余的時間;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和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通過組織形式各樣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過程中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通過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解決學生的厭學問題,特別是對學習較差的學生要幫助其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樹立信心。
3.6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優良的教風帶動學風
高校的教風和學風是相輔相成的,優良的教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能夠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對學生起著巨大的示范作用。只有好的教風才能產生好的學風。因此要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質量,以教風來促進學風。同時學校應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鍛煉平臺,比如開展與專業相關的技能競賽、通過校級、省級或國家級比賽,讓學生走出校園,拓寬視野,鼓勵學生加入到老師的學術團隊,與老師一起學習研究,最大限度開發自身潛能。
4 結語
良好的學風,需要學校、老師、學生的共同努力,并且不斷傳承。學風建設是一項持久的系統工程,貫穿到大學生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學校應當始終以學生成長、成才為宗旨,形成一個可以堅持的制度,促使學生由督促下的遵守,到自覺形成,再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大學生時時處于良好的學習環境之中。從而達到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提升學生成才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尚大軍,盛良元,王佳,邢凱.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0(3):118-120.
[2] 楊毅.當代大學生學風建設影響[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2):188-189.
[3] 趙邦枝.關于學風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高等農業教育,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