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文電影的中文譯名體現了音、形、意之美。音之美表現為漢語的聲、韻、調,如雙聲、疊韻、平仄和擬聲等;形之美表現為漢語的詞語結構多講求平衡之美,如四字成語和自由組合的詞組;意之美在于巧妙精深的意象之美和模糊朦朧的意境之美。在漢語美學觀照下的英文電影名翻譯可以為影片的商業利益服務,為文化交流傳播服務。
關鍵詞:英文電影;中文譯名;美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5-0195-03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英文電影涌入國人的視野之中,其中有不少優秀的中文譯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理想的電影譯名應準確傳遞影片內容,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美學價值,同時也能吸引觀眾,提高票房。影片譯名符合影片內容,同時也符合觀眾的審美心理,無疑能傳遞意義,激發情感,引起共鳴??傊?,譯名之美可以為影片的商業利益服務,為文化交流傳播服務。以下是英文電影的中文譯名之美,也是漢語美之所在。
一、視聽直感的形音之美
漢語具有直觀性,可感性,漢字以形托象,音調相依,形意結合。意義可以寓于形音之中,形音可以提示意義,引發聯想。中國人的審美心理具有直感化,直覺化,重視主體在生命實踐中執著于美感體驗和感悟,善于用最直接的感官感覺美,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在漢語中的物質體現就是音與形之美。音之美表現為漢語的聲、韻、調,如雙聲,疊韻,平仄和擬聲等。經過審美加工,漢語音節的高低長短可以使韻律抑揚頓挫,輕重緩急可以使節奏此起彼伏,平仄聲調可以使語流婉轉交錯。好的電影譯名往往聲韻優美,生動形象,朗朗上口,讓人過“耳”不忘。如電影《天外天》(Outland)中的“天”字,《騙中騙》(The Sting)中的“騙”字,《雨中曲》(Singing in the Rain)中“雨”與“曲”押韻,和諧悅耳,節奏明朗。電影Body Guard講述了保鏢與雇主之間的愛情故事,譯為《護花傾情》運用“傾”和“情”押韻的技巧,巧妙地暗示了電影的主線。再如電影Speed譯作《生死時速》,其中“生”與“時”,“死”與“速”運用相同的聲母:“sh”、“s”發音使人聯想到摩擦感,刺耳感和倉促感,并且四個字的聲調平仄相間,使片名聽起來有一種緊張刺激、扣人心弦的感覺,觀眾憑借對片名的聽覺便可以感受到影片的大致內容和風格。此譯名為經典之作,遠遠比另一個譯名《速度》更動感傳神。影片《閃靈》(The Shinning)譯名和原名有異曲同工之妙,發音相近,意義也符合電影的內容:“靈”意指超能力,“閃”字突出一種快速閃過的感覺,“閃靈”是影片主人公擁有的預知未來并進行心電感應的超能力,譯名暗示了影片詭異恐怖的氛圍。
形之美表現為漢語的詞語結構多講求平衡之美。如不少電影譯名采取四字結構,包括成語和自由組合的詞組,內容上言簡意賅涵義深刻,形式上整齊勻稱短小精悍,語音上音調和諧悅耳順口。影片《壯志凌云》,其英文的Top Gun是美國空軍軍官培訓學校的別稱,而電影講述的就是一位空軍飛行員的故事。譯為《壯志凌云》烘托了豪氣沖天的氣勢,用四字成語表達出雙關的意味,可謂絲絲入扣?!妒铺祗@》(The Rock)講的是尼古拉斯·凱奇與肖恩·康納利合作進入一個孤島擊敗恐怖分子利用生化武器威脅美國政府的故事,譯名展現了勇者無畏的英雄氣概,震撼力十足。四字結構的譯名俯首皆是:《暮光之城》(Twilight),《亡命天涯》(The Fugitive),《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變相怪杰》(Mask),《杯酒人生》(Sideways),《弦動我心》(Music of the Heart),《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網絡情緣》(You've Got Mail),《真愛至上》(Love Actually),《大地雄心》(Far and Away),《伴我同行》(Stand by Me),《逍遙法外》(Catch Me If You Can),《真情電波》(Radio),《偷天換日》(The Italian Job),《古墓麗影》(Tomb Raider),《熱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風云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天外奇跡》(Up),《極度深寒》(Deep Rising),《舞動人生》(Billy Elliot),《名揚四?!罚‵ame),《荒島余生》(Cast Away)《網絡情緣》(The Net),《劍俠風流》(First Knight),《鋼琴別戀》(The Piano),《天羅地網》(The Thomas Crown Affair),《隔世情緣》(Kate and Leopold),《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君子協定》(Gentlemen’s Agreement),《鳩占鵲巢》(The Other Boleyn Girl),《直上云霄》(Up in the Air),《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四海一家》(Friendly Persuasion),《戲王之王》(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h),《天長地久》(Heaven Can Wait),《凡夫俗子》(Ordinary People)等。這些四字結構的影片譯名在視覺上體現了和諧對稱之美,同時也在聽覺上體現了韻律協調之美,中國觀眾易于接受并樂于接受。在電影片名的翻譯中適當運用四字格,能使譯名文字洗練,通順流暢,語義鮮明,富有美感。筆者對從1928年到2013年的歷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進行了粗略估計,從第一屆奧斯卡獲獎影片《鐵翼雄風》(Wings)到近年的《老無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an),85部影片中大約有一半的影片譯名采用了四字結構(以人名為片名的除外),這也說明了影片名翻譯中的一種傾向。
此外,還有音、形、義結合的多維美,如疊字、雙關等。疊字可以造成視覺和聽覺的雙重美感,既悅目又悅耳,如The Hours譯作《時時刻刻》,運用兩對疊字達到了和諧對稱,平衡協調的效果。雙關可以增強影片的藝術魅力,獲得特定的表達效果。如《碟中諜》(Mission:Impossible)運用“碟” 與“諜”兩個同音異義詞構成的的諧音雙關,又緊扣影片間諜偷竊磁盤的情節,傳遞出了影片的內容,同時緊湊的節奏感還使觀影者感受到了影片的風格,看過影片的觀眾無不在腦海中深深印下主演湯姆克魯斯在執行“不可能的任務”時的驚險場面?!冻鯌俪烧洹坊颉墩鋹蹃砼R》(Becoming Jane)中“珍”字一語雙關,代表了Jane(簡奧斯汀)和她美好真摯的感情故事,構思巧妙,令人回味無窮。《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暗含了大開眼“界”和緊閉雙眼兩層含義,表現出這個社會的畸形和陰暗,具有超前的思想啟示。《蟲蟲危機》(Antz)講述的是螞蟻王國靠著機智和團結一致擊退強敵,度過“重重”危機,贏得勝利的故事。此譯名顯然比直譯為《螞蟻》好?!妒称铺祗@》(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片名充滿了美食從天而降的奇思妙想,引人入勝,充滿科幻色彩。《鯊機四伏》(Shark Zone)則使人想到了隱藏在平靜海面下的殺手,并且制造了緊張刺激的氣氛。
二、巧妙精深的意象之美
意象是表意的典型物象,是藝術創作中主客觀相結合的產物,是思想寄托,體現的載體。漢語的意象之美在于隱含,往往運用象征、隱喻、聯想等手段寄意于象,以象蘊意,如“花”、 “月”、“風”、“云”的意象在漢語中被賦予了特定的內涵,因此也出現在一些電影譯名中。電影Thelma and Louis為兩個女主角的名字,譯為《末路狂花》不僅點出了兩個被迫走上絕路的女人最后的瘋狂,也使該片在國內廣為流行?!冻鏊饺亍罚═he Bathing Beauty)“芙蓉”意喻美人,婷婷出水,漣漣清波,清新脫俗,美好雅致,符合中國人思維習慣和中文韻味?!讹L月俏佳人》(Pretty Woman)“風月”暗指女主人公的職業身份,譯名耐人尋味。《巫山云》(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來自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講述的是一段被遺忘的感情,“巫山云”指那本該刻骨銘心的舊情?!痘陻嗨{橋》(Waterloo Bridge)“藍橋” 在中國文化中象征愛情,碰巧的是,“藍”在英語中意為“憂傷”。此譯名把戰火下凄美愛情故事表現得無奈又悲傷,令人回味。Mr.Holland’s Opus直譯為《賀蘭先生的作品》,但《春風化雨》更富深意,容易讓人聯想起“潤物細無聲”,充分展現了教師教書育人的奉獻精神。
三、模糊朦朧的意境之美
意境指的是通過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藝術描寫,能把讀者或觀眾引入到一個想象空間的藝術境界。與意象不同,意境追求的是一種感覺,一種蘊致,一種意味。它超拔于具體物象之上,引發人的感悟,喚起人的遐思,觸動人的情感。有的電影譯名,遣詞空靈,運筆朦朧,營造出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觀眾馳騁想象,在頭腦中產生情景交融的詩意境界,如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如電影譯名《她比煙花寂寞》(Hilary and Jacky)既有“境”,又含“意”:“她”并非明指何人,給人以含蓄之感;“煙花”屬“境”,將人比作煙花,形象中不失風采,生動中富含韻味;“寂寞”為“意”,二字所含之美使人品味琢磨良久,感悟其妙,心領神會。那種璀璨絢爛,轉瞬即逝,靈虛飄渺,迷幻莫測的感覺實在是不可言傳,難于名狀?!盁熁ā迸c“寂寞”并提,情景交融,難分彼此,意境頓生,美感凸顯。
語言反映了思維方式,漢語中的表達體現了中國人樸素辯證的哲學思想:天人合,內外合,身心合,知行合。在這種整體觀照下,中國人主張物我同一、物象同一,主客觀的同一,情意境的統一。體現在語言審美中則是,形貌與神思兼備,辭采與意氣并舉,物象與情志交融,文骨與風韻共存。以身感物,以情曉意,把自然和外界事物的神韻統攝于心,融合于情。所謂“移情”:托物寄情,借景抒懷,景中含情,物中蘊意。因此,有的譯名通過事象、物象、景象的融合,創造出情境統一,形神統一的詩歌畫面,引發觀眾無盡的審美想象,形成了空靈雋永的意境。一些以“情”為主題的影片更在譯名上下功夫,將觀眾帶入或婉約溫馨,或和諧靜謐,或凄涼孤寂,或憂愁沉郁,或雄渾壯麗的情境之中。如電影譯名《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燃情” 二字精彩點題,大氣蒼然如史詩般悲壯,比《秋日傳奇》更顯情深意濃,狂野不羈;《廊橋遺夢》(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展示人們情感生活的深度和柔美意境,比《麥迪遜郡橋》要深遠低徊;A Walk in the Clouds譯為《云中漫步》,彌漫著一種溫馨浪漫的情懷,比《真愛的風采》和《漫步在云端》要高出一籌?!端葻熁拍罚℉ilary and Jacky)比《狂戀大提琴》或《希拉里和杰基》更富有深意和詩意;Blossoms in the Dust譯為《落花飄零》情由境生,徒增寂寞寥落之感,愁思幽緒之情,表達了在于人類內心深處的那份愛與同情。此時流轉在心間的是情與意的深度交融,非言語能道盡,非理性可追究。此外,漢語的疊字也可創設一種藝術境界,加重抒情色彩,增強音樂美感。如《長夜漫漫路迢迢》(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運用疊字“漫漫”“迢迢”不僅古樸典雅,而且意境悠遠,令人浮想聯翩,美不勝收。
總之,譯名之美的基礎在于達意傳情,突出電影的內涵和意境,讓人知其意,并從片名上吸引大眾的眼球,打動觀眾的心靈。電影譯名寥寥數詞凝聚著整個作品的精髓,既要高度概括影片的主題或內容,又能強烈激發觀眾的觀看欲望;既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又要有良好的商業效應;既要忠實于原文,又要符合本國觀眾的語言文化習慣和審美情趣。精雕細鑿,才能有膾炙人口的經典佳譯。歸根到底,譯者的才情,也就是翻譯功底和語言審美能力決定了影片譯名的質量,可以說,方寸之地,盡顯“風流”。
參考文獻:
[1] 劉宓慶,章艷.翻譯美學理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2] 毛榮貴.翻譯美學[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3] 于友先.美學漫談[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The Aesthetic Values of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s
GAO Yan
(Qiqihaer University,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of English,Qiqihaer 161006,China)
Abstract: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titles boasts aesthetic values in the aspects of sound,form and sense.The beauty of sound lies in alliteration,rhyme,rhythm and tones.The beauty of form comes from Chinese idioms and free combination of words which feature balance in structure.The beauty of sense originates from poetic aesthetic conception as well as profound typical images in Chinese culture.As a conclusion,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aesthetics serves the box-office value and culture transmission of English films.
Key words:English films;Chines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aesthetic values
[責任編輯 吳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