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后,滇越邊境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然而在口岸基礎設施、產業結構等環節存在諸多問題,阻礙了滇越邊境貿易的健康發展。通過對滇越邊境貿易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為滇越邊境貿易的未來發展提出相應的建議,以達到促進雙邊邊貿關系有序發展、鞏固邊疆的目的。
關鍵詞:滇越;邊境貿易;對策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1-0249-03
云南省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總面積39.4萬平方公里,邊界線長4 060公里,中越邊界線長達1 353公里。云南省與越南山水相連,雙邊邊境貿易歷史悠久。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GMS、CAFTA以及云南省“橋頭堡”戰略建設的開展,云南省與越南的邊境貿易合作得到進一步發展。自2007年以來,越南始終保持云南省第二大貿易伙伴國地位。特別是自2010年1月1日起,中國對東盟老成員國(印尼、泰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93%產品的貿易關稅降為零,初步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CAFTA);2011—2015年,中國對包括越南在內的東盟新成員國(越、老、柬、緬四國)的商品亦將實現零關稅,全面建成自由貿易區。關稅的逐步削減降低了云南省邊貿企業的經營成本,提升了企業的盈利空間,滇越邊境貿易的發展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一、滇越邊境貿易發展的現狀
(一)貿易規模不斷擴大
云南與越南山水相連,發展邊境貿易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和人文優勢。自 1992 年中越兩國關系正常化以來,云南省與越南的邊境貿易額呈現不斷上漲趨勢,邊境貿易額占雙邊貿易總額的比重一直處于較高的水平。
從表1可以看出,云南省與越南不論在邊境貿易還是一般貿易方面,除了2008年有小幅波動以外,總體保持增長態勢。2008年由于國家對資源型貿易宏觀調控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限制“兩高一資”產業,取消出口退稅等措施的出臺及金融危機的影響,導致云南與東盟資源型貿易成本大幅增加,貿易門檻不斷抬升,多項加工貿易終止,雙邊貿易額一度陷于停滯狀態,外貿出現整體下滑,自2009年后雙邊貿易保持著相對較為穩定的增長形勢。
(二)云南出口越南的商品以制成品為主,進口產品以初級產品為主
滇越邊境地區資源的稟賦差異,為滇越邊境貿易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云南省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享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的美譽。越南礦產資源與農產品資源豐富豐富,種類多樣,主要糧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馬鈴薯、木薯等,主要經濟作物包括咖啡、橡膠、腰果、蠶絲等。云南與越南邊境貿易的商品結構主要以農產品及礦產品為主。近年來,機電產品的進出口也在日益增長,隨著云南與越南之間貿易結構的不斷調整,滇越邊境貿易結構也有所改善,技術密集型產品以及云南省具有相對比較優勢的產品如機電產品與電力等逐漸在滇越邊境貿易中占有一角,云南省與越南市場互補作用越來越明顯。
在2011年滇越邊境貿易商品結構中,云南從越南進口的主要商品有金屬礦砂、農產品、化工產品、木材及制品,2011年云南從越南進口的資源性產品持續擴大,金屬礦砂同比增長70.39%,占云南省對東盟貿易同類產品的33%,其中,鐵礦進口0.25億美元,同比增長298%,占云南對越進口金屬礦砂總量的87%;農產品進口同比增長127.21%,成為滇越貿易中對越貿易的重點,其中,木薯進口0.23億美元,同比增長49.43%。2011年在云南省對越南出口的大類商品中,農產品、機電產品與電力等技術密集和勞動密集型產品所占比重增大,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62.61%、85%與6.28%,磷化工出口增長緩慢,有色金屬等資源類產品出口大大下降,增減幅度分別為6.45%和-77.14%。
(三)貿易主體多元化,民營企業成為對外貿易的主力軍
在滇越邊境貿易中,參加邊境貿易的經營主體主要有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以及邊境居民等,民營企業成為對外貿易的主力軍。民營企業作為云南省開展對外貿易和投資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發揮優勢積極開展國際化經營,“走出去”步伐穩健,成效顯著,而東南亞國家是云南省民營企業“走出去”的傳統市場。截至2013年9月,云南省民營企業在東南亞國家設立投資企業共計258家,占民營企業在境外成立企業數的81.4%。以云南通往越南重要的交通樞紐,同時進出口貨運量連續七年排在云南省口岸第一位的河口為例,2012年經審批及備案并通過河口口岸走出去的企業共11家,其中10家均為民營企業。而且,從對外投資與工程承包的區域來看,全部集中在鄰國越南。
(四)人民幣成為滇越邊境貿易最主要的結算工具
2003年,人民銀行批準中國農業銀行河口支行、麻栗坡支行天保辦事處辦理中越兩國銀行間邊境貿易結算人民幣現鈔出入境調運業務,開創中國國際間人民幣出入境調運業務先例,2004年11月中央正式批準云南邊貿企業可以用人民幣結算,并享受退稅政策。2010年7月29日,云南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人民幣已成為滇越邊境貿易邊貿選擇的最主要結算工具,其中95%以上通過人民幣結算。
云南省邊貿企業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并享受退稅政策,既有利于鞏固人民幣的信譽和促使人民幣周邊化,又有利于減少企業換匯風險和成本,對促進邊境貿易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據統計,2013年河口邊貿企業在河口國稅局辦理出口退稅業務有66戶,其中,以人民幣結算實際辦理退稅業務企業有54戶,共退稅款3 136.5萬元,同比增長5.8%。
二、滇越邊境貿易發展面臨的困難
(一)邊境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過境通道建設不能滿足區域性合作帶來的巨大貨流量與人流量的的通關,造成停滯時間長,無法按期交貨,而市場的瞬息萬變可能導致貿易方的損失,影響后續的合作。邊境口岸除能滿足邊境貿易貨物轉運等基本需求外,對于實現貨物的倉儲、物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仍無法完成。此外,電子口岸建設緩慢,影響通關便利化。
(二)邊境貿易成交產品附加值低
尤其是越南出口到中國的產品,邊境貿易成交產品附加值較低。加上邊境地區經濟與技術相較于大中城市相對落后,缺乏相應的技術優勢,無法很好地完成邊境地區資源的開發,所以進出口商品檔次低、規模小,其形式也較單一,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等貿易方式所占比重更是少之又少,基本以邊境小額貿易為主。
(三)邊境貿易企業融資困難
滇越邊境地區開展邊境貿易的企業多為民營或私營企業,其注冊資本偏低,加上邊貿企業發展空間不能相比于城市中大型企業,經營能力比較弱小,無法滿足銀行的基本貸款條件,商業銀行對邊貿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不夠,對邊貿企業的貸款條件苛刻及風險控制嚴格,導致邊貿企業融資困難融資渠道少,發展緩慢,影響邊境貿易的順利開展。
(四)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零關稅政策的不同步性導致部分貿易轉移到東盟國家
CAFTA的建立,使得東盟老六國成員的關稅在2010年就已基本實現零關稅的優惠政策,而對于包括越南在內的東盟新四國,在2010—2015年才能完全實現零關稅的局面,原先借助云南邊貿優勢出口到越南的外地貨源對云南邊貿代理出口的依賴性會大大降低,可能避開云南邊貿而轉向一般貿易渠道直接出口到東盟,以獲取自貿區的零關稅優惠,進而導致云南邊貿出口下降。同時,東盟老六國優勢產品更容易以零關稅進入云南,在此期間,滇越邊境貿易的發展仍會受到這一發展階段的制約。
三、促進滇越邊境貿易發展的對策
針對滇越邊境貿易發展的現狀特點及所遇到的問題,緊緊把握西部大開發戰略、GMS、CAFTA及云南省“橋頭堡”戰略建設的時機,可以從以下方面改善滇越邊境貿易現狀:
(一)加強滇越邊境口岸設施建設與管理
健全的口岸、良好的環境才能保障邊境貿易的順利開展。在滇越邊境貿易發展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好西部大開發戰略與云南省“橋頭堡”戰略建設這一優良契機,配合跟進國家優惠政策,加強口岸硬件設施建設,改善邊境口岸交通運輸條件,加強口岸公路、鐵路、機場建設,完善口岸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滿足滇越邊境貿易中越來越大的物流量要求;加強邊境電子口岸建設與國境通道建設,實現通關便利化,保證貨流量與人流量的順利通關;加強滇越邊境口岸及邊民互市點的管理,為邊境貿易的發展營造一個秩序優良的環境,保障滇越邊境貿易的發展。
(二)調整滇越邊境地區進出口商品結構及產業結構
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積極施行招商引資政策,引進新的技術生產提高滇越邊境地區加工制造業的發展,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加工貿易、技術貿易在邊境貿易中比重,改善貿易形式單一的局面;利用新技術加大邊境地區資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深入挖掘邊境地區資源優勢與產業優勢,發展滇越邊境特色產業,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與產業結構。
(三)繼續推進人民幣跨境結算工作
出口企業如選擇用美元結算,100 萬美元每年有 3%~4%的匯率損失,在匯款時每筆還有1 000 元的手續費,而用人民幣結算,銀行是不收取手續費的。對出口企業來說,用人民幣結算大致可以節約 3%~5%的成本。這可以提前鎖定成本和收益,規避匯率風險,節約換匯或融資成本。滇越邊境部分地方城市應積極響應云南省實行人民幣跨境結算的優惠政策,加大對實行人民幣跨境結算工作的支持,拓展地區商業銀行的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減少邊貿企業在進出口環節的換匯成本,增加利潤,降低企業的匯率風險,促進滇越邊境貿易的發展。
(四)加強滇越邊境地區年度交易博覽會交流合作
中越(老街)國際貿易交易會與中越(麻栗坡)國際商貿旅游交易會的舉辦加深了滇越雙方的交流合作,帶動了云南省邊境地區與越南的項目投資。邊境地區應進一步豐富交易會的內容與形式,吸引更多的投資項目,促進邊境地區產業升級。此外,在舉辦年度交易會基礎上,邊境地區還可以在邊境口岸舉辦口岸論壇,以此加深滇越邊境雙方口岸的合作,實現雙方通關便利化,促進滇越邊境貿易的快速發展。
(五)建立專門信貸制度,為邊貿企業提供融資渠道
為滇越邊境地區開展邊境貿易的企業建立專門的邊貿企業信貸制度,為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商業銀行可以適當放松邊貿企業的貸款條件,使企業有更多的流轉資金來開展邊境貿易項目。政府也應該加大招商引資政策與制度的實施,引進外商投資項目,幫助邊貿企業的擴大發展,提升邊貿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古小松.越南國情報告(2010)[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2] "趙青.中越經貿合作充滿機遇—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一席談[N].經濟日報,2010-09-11.
[3] "郭碧環.中越貿易分析[J].宏觀經濟,2011,(5):82-83.
[4] "范宏貴,劉志強.中越邊境貿易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06-183.
[5] "石峽.發揮邊界經濟地理正效應,拓展創新中越邊境貿易[J].中國與東盟,2007,(1):29-33.
[6] "王國平.論加強中越兩國的互信與合作[J].東南亞南亞研究,2010,(4):7-11.
[7] "梁海躍.中越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分析[J].經營戰略,2011,(7):52-53.
[責任編輯 "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