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共青團組織是黨組織的助手與后備軍,是關國家前途命運,高校班級團支部是共青團最基層組織,團支部建設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并關系著團員的素質高低,影響著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在強調班級團支部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的同時,針對班級團組織建設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醫學院;團支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1-0222-02
共青團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承擔著教育和培養青年的重任,在班級層面上成立團支部,是高校團的一切工作的基礎,抓好班級團支部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目前高校班級團支部建設當中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對其進行簡單的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部分建議。
一、加強醫學院校基層團支部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現在高校在校共青團團員基本都是90年代初出生,他們出生成長時中國已經處于改革開放高速發展期,對革命傳統和艱苦樸素較難理解,對中國傳統美德也難以理解和接受。有些人接觸并看到較多的社會負面影響;有些人則受港臺娛樂文化、流行歌曲影響較重;有些人則是功利教育的制造品,德智分離現象較嚴重 ……
因此,引導他們學習共產主義、積極學習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團支部工作的首要任務。作為基層組織的團支部,它建設的好壞與強弱,直接影響并關系著團員的素質高低,因此在新時期進行團支部建設創新與實踐事關團員的素質高低,事關團組織戰斗力的強弱,事關黨組織助手和后備軍的戰斗力,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在醫學院校,由于專業原因,比起文科類院校,學生偏重于專業而對思想建設不重視,因此加強新時期醫學院校團支部建設目標、內容及考核機制的創新,進一步夯實團支部橋梁紐帶和戰斗堡壘作用,在新時期非常必要,非常緊迫。
二、當前醫學院校班級團支部建設的現狀
1.重視團支書,忽視團支委。目前高校基層團組織一般都是在每一個班級設置一個相應的團支部每個支部選拔一名優秀同學擔任團支書,并且成立包括宣傳委員、組織委員等在內的團支委。但是在具體的執行過中,不論是各學院團委還是各團支書,往往忽視了團支委的重要作用,支部各項工作直接布置給團支書,支部委員的工作職責不明確,部分團支書在開展工作過程中習慣性地把所有任務一人承擔,或者只是與班長商議,團支委中沒有形成很好的分工合作機制。這樣一來,不僅不能夠充分發揮團支委的工作積極性和集體的智慧,影響到團支部工作的質量和創新性,而且對于團支書個人來講,繁重的工作任務與壓力會加深學業和支部工作的矛盾,因此,無論對于個人發展還是支部發展來說,都應當重視團支委的作用,充分發揮支部委員的聰明才智,為支部建設貢獻更多的力量。
2.沒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相當一部分共青團員沒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存在金錢至上主義等錯誤的價值觀,這樣給團支部建設帶來一些負面影響,甚至給學生管理工作也帶來一些負面效應 。如有些共青團員在上學階段不認真學習,跟著傳銷公司搞傳銷;有些學生開個小商鋪,認為是大學生創業。這些扭曲的價值觀,影響基層團支部的建設 。
3.團員意識較為薄弱。目前高校大學生除了黨員學生外, 基本上全都是團員。由于團員學生數量眾多,反而造成了青年團員學生的團員意識較為薄弱。相當一部分學生已經忘記了團員應有權利 和應盡的義務,不知道青年團員應該做什么。
4.組織觀念淡薄。相當一部分青年團員不知道團支部是干什么的,把團支部書記和班干部混為一談,甚至有些團支部書記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么。有些學生四年書念完了,沒有參加過幾次班級活動。沒有組織觀念,也沒有組織生活,造成團支部只是聽命于上級團委安排、只是跟著班級活動走的局面。
5.不關心時政,對黨的知識了解過少。團支部對團員推優認識不足,大多數團支部不是在發展黨員之前進行推優,而是黨支部討論通過之后才補填推優表格,造成了本末倒置的結果。并且,青年團員對黨的知識了解過少,有些團員發展為黨員了,但是還不知道預備黨員算不算黨員,在交團費時,還不知道預備黨員交不交黨費。這既影響到團支部的建設,又影響發展學生黨員的質量。
6.團支部活動過少,沒有自己的特色活動,活動參與面較 窄,團支部之間也缺乏交流與溝通。由于高校團支部和班級基本上是在一起管理,因而團支部基本上是聽從于上一級安排而搞活動的,沒有自己的支部活動。另外,團支部與團支部之間也缺乏交流與溝通,行不成“比、超、趕、幫 ”的有效機制。
三、應對策略研究
1.加強對團支部書記的培訓工作。在新形勢下,應該加強對團支部書記的培訓工作,邀請專家對團支部書記定期進行培訓,包括理論學習、思想建設、團支部書記之間的交流溝通能力等方面的培訓,使團支部書記具備較高的理論基礎,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具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便更好地指導工作。
2.強化團支部組織生活制度 。定期召開主題組織生活會,強化團員意識,加強團支部凝聚力和向心力。
3.搞好支部活動和支部之間的聯合活動。指導團支部開展 豐富多彩的文體、科技活動,以團支部為單位進行活動,有利于增加青年團員參與面的廣度和深度。同時,還要加強團支部之間的聯系,如舉辦“支部手拉手”活動,使兩個支部或多個支部一起組織活動,既增進了支部與支部的相互共同和了解,又增強了凝聚力 。
4.建立完善的監督與學習機制。建立“支部書記參加支部活動”的機制,讓一個團支部的書記去參加另一個或幾個團支部的活動,形成良好的監督與學習機制,有利于支部更好地開展活動。
5.建立良好的學習機制。加強支部對時政的學習、對“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學習,以活動的形式,檢驗學習效果 。
6.建立良好的評優體系,加強支部建設 。按照“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貴在學習、重在建設”的方針,以五四考評為契機,評選表彰優秀團支部和優秀團員。從而樹立一批典型,促進團支部的建設工作。
7.發揮團支部在班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形成團支部建設帶動班級建設的良好局面。
8.建立黨建帶團建的良好工作機制。實行黨員學生關心團 員學生、黨員學生幫助團員學生的機制,加強思想建設,從而推薦更 多的優秀團員入黨。總之,高校基層團支部建設是高校團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要充分認知這項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和現實性。如何加強基層團支部建設,如何結合自身特點增強團支部建設的實效,需要我們不斷地研究,不斷地實踐,并根據不斷發展變化的新形勢,在實踐中研究,將理論付諸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參考文獻:
[1] "李亦明.關于建設優秀班集體的實踐與思考[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4,(4).
[2] "梁慧超,張躍庭,白彥剛.加強高校班集體建設的對策研究[J].河北工業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4,(3).
[3] "鄭婷婷.試論高校優秀班集體的創建[J].中國地質教育,2004,(2).
[4] "劉新秋.搞好大學生班級集體建設的探討[J].高教論壇,2002,(6):105-107.[責任編輯 " 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