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的投資活動,通常是企業的戰略決策的體現,對于企業的長期的發展至關重要。投資決策在企業內部是一項工程量大、程序復雜的工作,其中一項至關重要的步驟就是決策方法的選擇和運用,隨著技術的進步,決策方法層出不窮,企業的選擇性增強,綜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分析各種方法的特點和優缺點,從而給企業的選擇提供指導建議。
關鍵詞:企業;投資活動;決策方法;財務信息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31-0012-02
引言
投資決策是指投資者運用一套完整的理論、方法,通過一系列的程序,對于預設方案的可行性和優劣進行論證的過程。決策方法作為一種工具,在投資決策中處于核心的地位,運用不恰當的決策方法,會給企業的投資項目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投資活動對企業長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企業在運用決策方法上應謹慎。隨著理論和科技的進步,決策方法的研究呈現出多元化,如靜態現金流量分析法、現金流量貼現法、期權評價法、EVA價值評價法等,這些方法的誕生,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是革命性的,企業在運用以上的決策分析方法時,一定要充分了解各種方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只有這樣,才能做出科學的決策規劃。
一、投資決策分析的輔助工作
1.財務信息的支撐。任何的投資決策分析方法都是基于財務信息,特別是財務數據,投資的決策分析需要對大量的財務數據進行加工處理,例如,要采用凈現值法,需要有完善的收入、支出數據。財務信息的制作是企業的基礎財務工作,因此,要做好決策分析工作,需要保證財務基礎工作的規范性,確保財務信息準確、完整。
2.配備具備勝任能力的財務人員。投資決策分析工作的具體執行人員就是財務人員,其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決策分析結果的質量,特別是,采用復雜的決策分析方法,這對財務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業在人員配備方面要給予大力支持。
二、投資決策分析的方法
(一)靜態分析法
目前比較常用的靜態現金流量分析法有回收期法和會計收益率法,這兩種方法原理簡單,但是也存在很多缺陷。回收期法是指投資引起的現金流入累計到與投資支出相等所需的時間。它反映了投資的風險問題,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隨著時間逐漸增強,所以,回收期越長,項目的風險越大,反之,風險越小。這種方法計算簡便,工作量小,只需估測未來項目持續期間的現金量即可,同時給人的印象非常直觀。但是,它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第一,回收期法最大的不足就是沒有考慮時間價值,在財務管理中,時間價值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明天的一元錢和今天的一元錢是不等值的,所以,將不同時期的現金流量加總并不合適,違背了經濟原則。第二,在回收期法的指引下,投資者只關注回收期內的現金流量,造成投資者“鼠目寸光”,忽略了回收期后的價值,容易使投資者放棄期間長、價值大的項目。會計收益率法體現了收益和成本的配比思想,它的計算公式是年均凈利潤/原始投資額,年均凈利潤是會計利潤,這種方法理解起來非常容易,就是投入的一元錢所帶來的未來回報,比較符合人們的心理預期,計算簡潔,哪個項目的收益率高,選擇哪個項目。這種方法的缺點主要在于:第一,會計收益率看似是收益和成本的配比,其實并不是,和回收期法一樣,未來期間的會計利潤的時間價值和原始投資的是不同的,所以,這種配比是假象。第二,會計利潤是會計核算的結果,受到會計政策的影響,如果會計政策不符合實際情況,那么評價結果是不科學的。
以上的兩種方法,計算簡單,容易理解,在過去受到中國企業的一致好評,因為,在計劃經濟時代,市場要素單一,企業經營風險非常小。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日益激烈的競爭,使企業不得不轉變觀念。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這兩種方法缺陷太多,不太適合目前的市場環境,但是可以作為一項輔助決策。對于一些中小企業和投資小、風險小的項目,這兩種方法還是有一定的適用性。
(二)現金流量折現法
現金流量折現法是目前大、中型企業運用最廣泛的方法,對于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這種方法在科學性和嚴謹性等方面都遠優越于靜態現金流量法。它最大的進步就是引入的了貨幣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將不同期間的現金流量折現為投資初期的價值。現金流量折現法主要包括凈現值法、現值系數法、內在回報率法。凈現值法是指投資引起的未來現金流入量的折現值和流出量的折現值的差額,對于單一項目,凈現值大于零,項目可行;對于互斥項目,凈現值大的方案優于凈現值小的方案。這種方法考慮貨幣時間價值,并且,因為考慮整個期間的現金流量,一改回收期法的短期效用的缺點,使用現金流量而非會計利潤,擺脫了會計政策的干擾。它的不足之處在于:第一,折現率的確定困難,也帶有主觀性。第二,因為凈現值法得出的結果是總量,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對于不同投資額、不同期限的項目時有問題的。現值系數法很好地解決了不同投資額的項目的評價難題。現值系數法本質上和凈現值法是等同的,現值系數是指現金流入量的折現值與現金流出量的折現值的比值,比值大于1,項目可行,比值越大,項目越符合要求。遺憾的是,現值系數還是沒有解決不同期限的項目評價問題。內在回報率法與這兩種方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內在回報率不需要事先確定折現率,內在回報率是指使項目的凈現值等于零的折現率,當內在回報率大于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回報率時,才能為投資者創造財富,反之,項目不可行,內在回報率和投資回報率的思想相似,所以易于被投資者所接受。不難看出,內部回報率不受項目投資額和期限的限制,但是結算過程比較繁瑣。
現金流量折現法在大型企業里運用廣泛,這是因為,雖然它科學性強,但是,使用成本也是非常大的,所使用的數據需要嚴格處理,同時對執行者的專業能力和素質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需要付出較高的數據成本和人力成本,這都是中小企業無法承擔的。
(三)期權評價法
傳統的評價方法存在以下假設:第一,對于未來的現金流量的預測是完全正確的,即,未來的現金流量完全按照預測實現,不會發生變動。第二,項目的投資只能發生在特定的時間段,不能推遲。第三,項目必須按照預先的設定持續到期限終止,不能提起退出。根據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以上的假設只是一個理想狀態,市場有風險,現金流量會發生波動,項目是否推遲或提前終止,投資者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決策的。正是由于以上的種種弊端,期權評價應允而生。
實物期權是指隱含在項目投資當中的具有期權性質的權利,大量的研究已經證明了實物期權是由價值的。按照實物期權的思想,未來具有很大不確定性,結果可能為好,也可能為差,投資者的投資時間并不一定是確定的,如果好結果的概率較大,那么未來收益實現的概率就非常大,這樣的等待是有價值的,反之,如果壞結果的概率大,投資者可以及時放棄,避免過多的損失。常見的實物期權有擴張期權、時機選擇期權、放棄期權。我們以擴張期權為例,擴張期權是指如果項目在未來有進一步擴張的機會,投資者在現階段投資,該投資相當于購買了擴張期權。當未來效益良好時,可以行使權利,獲得收益,未來效益較差時,可以放棄該權利。擴張期權和股票期權十分相似,未來擴張的價值可視為股票的未來價格,進一步擴張需要的投資可視為股票的執行價格。對于擴張期權的估測,可借助于布萊克-休斯模型來解決。
實物期權評價法的運用是有一定難度的,其本身的分析相對復雜,并且評價過程含有許多主管判斷,只有高素質的財務人員才能駕馭。在發達國家,期權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但是,在中國運用并不廣泛,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是個努力方向。
(四)EVA價值評價法
經濟增加值(EVA)是指從稅后經營業利潤中扣除債務和股權的資本成本后的剩余利潤。它是一種評價盈利能力和業績的方法。經濟增加值與傳統的會計利潤有很大的區別,傳統的會計利潤只是時候經營利潤扣除債務的資本成本的結果,只要會計利潤大于零,那么企業的收入就能覆蓋所有資金的使用成本,就會給投資者帶來價值。但是,這是個假象,人們都忽略了股權資金的成本,股權資本并不是免費的,也需要得到補償,只有股權資本得到補償后的剩余收益,才是股東真正的收益,否則的話,經營者就會不重視投資資本的使用,造成投資的浪費,損害投資者的利益。EVA價值評價法正是糾正了傳統的會計利潤對股東收益的歪解。從這個角度來說,EVA價值評價法是科學的。
EVA價值法的運用并不困難,只是需要對傳統的報表做一下調整,在國外廣受歡迎,像西門子、索尼、可口可樂等世界知名公司都在使用EVA價值評價法,可見其的作用巨大。EVA引入中國后,在中國也引起了反響,可見,對于中國企業,EVA價值評價法還是非常適用的。
結束語
對于投資決策,對于每一個投資者和經營者都是非常重要,“一著不慎,全盤皆輸”的悲劇也有發生。因此選擇正確的決策方法對于投資者是一個安全的保障。目前,投資決策方法的種類有許多,有傳統的,有現代的,有國外的。靜態分析法是傳統的分析方法,最大的有點就是簡單,但是簡單的背后隱藏著缺陷,隨著市場經濟的法杖,這種傳統的靜態分析方法已經不能適應企業的需要,但是仍然可以作為輔助的分析方法。現金流量折現法、期權評價法、EVA價值評級法這三種方法較傳統的方法都是巨大的進步,也已經成為了主流。中國企業運用現金流量折現法的較大,這種方法在科學性方面有較大的提高,但是局限性也有很多。期權價值評級法和EVA價值評價法的理念非常先進,在國外非常流行,中國企業應該朝這方面努力。
參考文獻:
[1] "鄒紹輝,張金鎖,王濤.多維嵌套期權的煤炭資源開發投資決策模型[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12,(1).
[2] "劉之路.工程項目投資的重要環節——投資決策[J].現代企業教育,2011,(8).
[責任編輯 "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