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針對現(xiàn)代巖巷開掘技術中廣泛采用的光爆技術進行了分析,著重論述了該施工技術的現(xiàn)狀以及爆破原理和相關參數(shù)確定、施工注意事項等內容,對光面爆破在巖巷開掘中技術的應用予以指導。
關鍵詞:光面爆破;技術分析;井巷工程
1 概述
井巷挖掘技術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的涌現(xiàn)很多新型的應用技術,其中光面爆破技術在井巷掘進技術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該項技術屬于控制爆破,其目的在于控制爆破圍巖的形狀,即令圍巖在爆破后產(chǎn)生預期的規(guī)則形狀,保證其形狀能夠滿足設計需要,將爆破損傷降至最低,保證爆破位置表面平整,且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爆破范圍僅僅限制在光面爆破的周邊,在斷面頂部以及兩幫處的一層巖石為主要的控制巖層,因此光面爆破又被稱作為周邊爆破和輪廓爆破。該種技術應用在軟巖爆破中能夠有效的減少超挖現(xiàn)象,并且能夠有效成形,并且爆破后周邊圍巖的穩(wěn)定性較高,能夠有效提高施工進度,減少支護的使用,降低工程成本。
但是目前在巷道的掘進中光面爆破技術并不成熟,認知也存在缺陷,爆破操作中往往存在諸多不規(guī)范的操作,例如打眼數(shù)量不足,亂打眼以及裝藥數(shù)量過多,不規(guī)范的放炮等,該類問題所造成的后果則是降低了炮眼的利用率,同時使得爆堆無法集中,拋擲碎石距離過遠,容易在周邊造成超挖現(xiàn)象,形成的巷道無法滿足標準掘進要求,并且會嚴重破壞周圍的巖層結構,若是遇到松軟巖層,那么很難在周邊留下眼痕。這都會對掘進速度造成影響,并且由于結構的不穩(wěn)定還需要額外的支護,這樣相對增加了成本。文章主要針對光面爆破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探討,包括原理、相關參數(shù)的確定以及施工等。
2 原理
光面爆破的實質,是通過對炮眼以及藥量的控制從而保證爆破輪廓線的控制。通過在斷面上設置間距一定且平行的炮眼,并裝配合理數(shù)量的藥量,選用炸藥為低爆速且密度較低的炸藥種類,裝藥方式不耦合,并保證起爆同時進行,使得爆炸的瞬間,各個炮眼的爆炸作用剛好能夠產(chǎn)生貫通裂縫,將炮眼練成線,從而形成井巷的掘進輪廓,將需要掘進的巖石崩落下來。
3 相關參數(shù)
3.1 炮眼深度
在爆破操作中,爆破會受到炮眼深度的影響,因而為了保證爆破效果,應當確定合理的炮眼深度。而巖石的性質、循環(huán)作業(yè)方式以及鉆眼機具和炸藥類別是影響炮眼深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炮眼深度確認上應當采取綜合考量的方式。
3.1.1 鉆眼機具
合理的炮眼深度應與鉆眼機具相適應,即合理的炮眼深度要保證鉆眼有較高的鉆眼速度。研究表明:對于普通的氣腿式鑿巖機在相同的鑿巖條件下,采用同一根釬子鉆眼,每增加1m炮眼,其鉆眼速度下降4%~10%,且隨著深度的增加鉆眼速度就下降得越快。由于釬子重量增加,使克服釬子彈性變形的沖擊力增加,排巖粉難度也增加;其次釬桿與眼壁間摩擦阻力增大,并且人工拔釬也有相當大的難度,因此,使用普通氣腿式鑿巖機,炮眼深度宜控制在1.8m以內;如果采用液壓鉆車,可以克服上述缺點,炮眼深度可達2.5m,對于巷道掘進中深孔爆破非常有利。
3.1.2 循環(huán)作業(yè)方式
合理的炮眼深度應與循環(huán)作業(yè)方式相適應,即合理的炮眼深度應能保證每班完成完整循環(huán),保證實施正規(guī)循環(huán)作業(yè),這樣,每班工作任務明確,便于組織和管理,配合錨梁網(wǎng)噴支護及其掘支作業(yè)方式,在合理的炮眼深度內,力爭達到一班多循環(huán)或中深孔爆破一班一循環(huán)。
3.1.3 其他因素
巷道斷面大小、巷道迎頭巖性、地質構造等也對炮眼深度的確定有著很大的影響,甚至有著決定作用。斷面太小,圍巖對爆破的夾制太大,不適合用中深孔爆破,巖石不易被拋出并且對圍巖損傷較大;迎頭巖性差時宜采用小炮掘進;有地質構造時,宜用小炮,采取特殊方式爆破。
3.2 炮眼間距
炮眼之間在爆破之后所形成的貫通裂縫會將炮眼連通起來,因此在設置炮眼時應當將爆破產(chǎn)生的氣體以及爆炸應力因素綜合考慮,使得其二者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在光面爆破中,周邊炮眼間距和抵抗線的最小值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比例關系,可以得到以下關系式:K=E/W
K表示炮眼的密集系數(shù),若巖石堅硬度高那么K為1.0,若巖石堅硬度較低則取值0.6。E表示周邊的眼間距,其取值一般為400mm至600mm之間。而W表示抵抗線的最小值。
3.3 起爆時差
在光面爆破中,起爆的同時性是對裂縫方向控制的關鍵因素,當起爆同時進行時,炮眼之間會較早形成貫穿裂縫,一旦貫穿裂縫出現(xiàn),那么就會降低周邊巖體中的應力,因而使得其他方向的裂縫無法繼續(xù)擴展和形成。但是,如果周邊炮眼并非是同時起爆,即起爆時間差距超過了0.1s,那么這種起爆方式則會造成周邊裂縫的產(chǎn)生,并且使得爆炸后的壁面凹凸不平。所以,在爆破中應當使得爆破時差相應的縮短至0.1s內,保證周邊炮眼起爆能夠同時進行,從而降低由于起爆時間對爆破效果的影響。選擇合理的起爆時差能夠有效控制光面爆破效果。起爆時間的控制最理想的狀態(tài)應當是在前一爆破應力還沒有消失時,后一爆破便開始進行,并且后發(fā)爆破應當在巖體斷裂移動剛剛發(fā)生時產(chǎn)生。該種狀態(tài)下,不但能夠產(chǎn)生自由面為后發(fā)爆破提供便利,又能夠疊加應力,充分發(fā)揮微差爆破所具有的優(yōu)勢。同時應當注意,炮眼的深度會對起爆時差造成影響,起爆時間差會隨著炮眼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一般的差值在50ms至100ms范圍內。
4 光面爆破施工
首先在炮眼的開鉆中要保證:“平、齊、直、準”。因此需要按照一定的規(guī)范進行炮眼的施工:
4.1 應當保證炮眼之間相互平行,并且深度應當同其他炮眼相當。
4.2 炮眼應當同掘進工作面迎頭垂直。
4.3 若工作面不整齊,合計的狀況對炮眼的深度進行調整,并及時的確定裝藥量,保證炮眼地面保持一致。
4.4 開眼位置要準確,偏差值不大于30mm。對于周邊眼開眼位置均應位于井巷斷面的輪廓線上,不允許有偏向輪廓線里面的誤差。
5 結束語
文章著重對光面爆破的原理以及現(xiàn)狀予以分析,針對施工過程中應當注意的事項進行了論述。只有充分認識到光面爆破的原理,且根據(jù)適用地點的實際狀況選擇科學合理的爆破技術,才能對相關參數(shù)予以正確的確定,并發(fā)揮出光面爆破應有的作用,才能真正獲得光面爆破的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樹仁.程玉生.鉆眼爆破簡明教程[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