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想:有效的語文課堂應追求簡約、快樂和實用。首先要確定合適的簡明的目標。其次,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實際精心選好講課的切入點,設計的問題能使重點突出。再次,教學環節應力求簡潔自然。還應選擇有效實用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有效性;簡明;簡約;簡潔;實用
語文教學中的低效問題由來已久,不少老師怕麻煩,只沿用現成的教案。還有些老師一本書反反復復教了好多遍,學生的語文能力仍沒有顯著的提高。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避免無效或低效的活動,使孩子們在課堂上對需要掌握的有所把握,盡量避免課后的加班輔導,形成一個教與學的良性循環?在這里,我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思考,談談我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認知。
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含義。
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二、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真實、樸實、扎實”是新課程所提倡的語文教學精神,有效的語文課堂應追求簡約、快樂和實用。
1.教學目標簡明精確。教學首先要確定合適的目標。目標要簡明,切不可面面俱到,只抓一點;也不可太空泛,要具體。如制訂教學目標“學習作者是如何寫景物的,領會作者在景物描繪中表達的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就比 “學習作者在景物描繪中表達的高尚的精神追求”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檢測性,體現在兩個方面:有利于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圍繞目標達成設計的每一個環節要達到什么目的?有利于教師的自我監控——目的達到了嗎?沒達到采取什么措施及時調控?
2.教學切入簡潔集中。有效課堂由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體現。要達到有效互動,作為起主導作用的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實際精心選好講課的切入點,設計的問題能使重點突出,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把握課文的主旨,更好地理解課文。下面的例子就充分體現了教學切入點的簡潔集中:一教師在上《變色龍》一文時,出示變色龍的圖片,觀察這種奇怪的動物,然后告訴他們這種似蛇非蛇的怪物為了保護自己,適應生存,有三大絕招,接著請學生閱讀課文,要求用最準確的語言概括。學生滿懷探求之心,埋頭課文紛紛開始了主動而積極的閱讀實踐活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讀得認真,想得仔細,總想先找到最確切的。學生在積極動腦動口的過程中,變色龍的特點也就一目了然,對變色龍的了解隨著課文的不斷理解而加深,教學目標迎刃而解。這堂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問題輻射到了整篇文章,有效地統領起對整篇文章的感悟,充分削減了許多瑣碎的提問。
抓住好的教學切入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我們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反思,細心揣摩,用慧眼去發掘這個“切入點”,巧妙設置,從而收到“一字窮理,定全課之主腦,片言居要,連通體之經絡”的教學效果。
3.教學環節簡單清晰。真正的好課主要教學環節往往只有幾步,著重讓學生充分地與文本對話,讀寫說悟,實實在在地體會揣摩語言文字。如我在教學第九冊練習一時,第一個環節感知風,從風的謎語了解風的特點;第二個環節了解風,回顧、誦讀、記憶有關風的古詩句;第三個環節則為欣賞書中一首寫風的現代小詩,最后安排大家仿寫。簡單清晰的教學環節,使學生有更充分的時間去主動思考,積極感悟,樂于創作。
4、教學方法簡便實用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詹姆士曾用實驗證明,通過激發興趣,人的積極性甚至可以增加3~4倍。有人推出了這樣一個描繪性公式: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力×興趣。調動學生的興趣,這也可以說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途徑。
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把課堂教學變成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動,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的興趣勾起來。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競爭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而能調動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
刻意求新,同樣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要結合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求新求奇。教師要想方設法使每一堂課都有“新意”。
聯系生活實際,激趣的效果也是相當明顯的。學生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就能喜歡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能自覺學習,能提出各種疑難問題,勤于請教;能積極參加學習小組的討論研究,設法解決有一定難度的題目,并且主動地尋找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
5、教學語言簡約自然
教師的語言也要力求簡約自然。首先,它能清楚又簡潔地表達出老師的意思,學生聽得懂。其次,簡約的語言它能滲透著學習方法,學生能聽得出。再次,自然得體的語言它能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最后,它最好還能引必思考。
探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常論常新的問題。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以學生為主體,以課標為綱領,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使我們的語文教學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