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數學作為高考考試的主要學科之一,對學生進入高等院校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長期以來,由于數學高度的抽象性、結論的確定性和應用的廣泛性的特點以及來自學生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及教師教學形式的保守,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一直不高。而課堂教學效率對于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影響最直接、最深刻。因此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刻不容緩。
關鍵詞:高中數學;有效提問
數學對學生科學精神培養以及文化素質提高的影響是別的學科所不能相比的,然而長期以來高中數學卻一直是困擾大多數高中學生的“頭疼學科”,其教學效率也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一、高中數學自身的特點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高度的抽象性、結論的確定性和應用的廣泛性是數學的特點。高中數學是以數學知識為素材,通過空間想象、直覺猜想、歸納抽象、符號表示、運算求解、演繹證明和模式構建等方面,對客觀事物中的空間形式、數量關系和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判斷,形成和發展理性思維,構成數學思維能力的過程,其抽象性、嚴謹性、獨立性是造成這門學科“頭疼”的直接原因。
二、學生方面
高中階段的學生,處于一個人一生中最寶貴的時期,在這一階段他們對世界充滿美好的想象,就思維來說感性思維要強于理性思維,因此他們的對人文學科的接受能力要強于理工學科。而抽象、枯燥的數學在他們的思維模式中就只能處于飛行模式。
高中數學教育也是在為應試做努力,因此高中數學教學的難點多、知識面廣,課堂教學期間教師進行講課式的授課時間長,沒有很好的照顧學生的接受能力,久而久之學生注意力就較難集中,長時間下來學生容易產生疲勞,學習效果不理想,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加上學校的日常生活過于枯燥,而升學壓力、考試壓力、競爭壓力不斷升高,容易導致學生產生焦慮心理,在這樣既乏味又疲勞且焦慮的壓力下,學生的學習激情被消磨殆盡,學習效率低下。
三、教師方面
盡管我國教育經歷多次改革,但傳統應試教育的教學理念仍較深的影響著教師教學的效率,從教學方法來說,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仍采用教師講授式的教學形式,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屬于被動接受學習,同時教師比較重視教學的結果,缺少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發散傳授,這樣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再加上很多教師由于一人兼具班主任、多個班級的教課任務,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對課程的備課不足,課堂設計不嚴謹等,從而嚴重影響了數學教學效率。
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具有現實的意義。
一、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興趣。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努力引導和促進學生主體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發展。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以學生感興趣的主題、話題進行一些教學設計,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學習不斷獲取數學學科帶來的驚喜,從而教師也能取得較為直觀的教學效率提升。
面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要實行分層教學,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難點方面的學習引導和教授,而對于學習能力適中的學生要對其進行課堂掌握的基礎上,引導進行知識點的擴散學習,對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要強調基礎能力的培養和學習。這樣根據學生能力進行有所針對性進行的教學,不僅能整體提高數學成績,同時也讓各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到相應的成就感,以此消除學生學習數學的畏難情緒,樹立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促進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二、創新教學方法
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其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形式即為教學方式,它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還反映著當前科技水平的發展特征。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結合教學對象的特點以及采用先進的教學設備,靈活創新教學方法。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等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選用的適宜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其次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生動的數學情境,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知能力。如空間與圖形的教學要可以在豐富的現實背景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思考等多種方式探索圖形的性質、尺度、規律等。
同時可開展探究性學習模式,從身邊的事例引導學生分析觀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并逐步得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再進行總結、歸納,從而得出概念、規律。
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我國的教育教學也隨之飛速發展,數學課堂教學利用多媒體教學或互聯網信息分享也變得直觀、形象、有趣起來,改變了傳統以學習間接知識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使深奧的數學知識得以用直觀形象的動畫表現出來,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直觀生動的講解,而直接獲取知識,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自主性。
總之,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根據實際情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同時與時俱進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科學的教學理念,敢于創新教學模式,從而真正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