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抒情的藝術,情感是詩歌的生命。每句詩行里總有情在氤氳流動,所謂枝枝葉葉總關情。近年來詩詞“情感類”試題越來越受到高考命題者的青睞。2009年高考,在詩詞鑒賞的考點中,思想感情最多18次,幾乎每首詩都在涉及;表達技巧涉及11次;詩歌形象7次;詩歌語言6次(設題以煉字為主)。2009年高考18套考卷中有12套都涉及到詩歌的情感。由此可見詩歌情感鑒賞的重要性。如何鑒賞詩歌的情感?本文將從情詞、情景、情字三方面加以歸納、總結。
一、情詞
所說的“情詞”就是指詩人直抒胸臆的字詞,如果把詩人直接的情感比作寶石,它藏在何處?以《邯鄲冬至夜思家》為例來尋找答案。通過題目中的“思”,表達了作者思家懷人之情;詩句中的“想”表達了對家人的想念之情;而這種情感的深入程度可通過注解中對“冬至”的介紹,得出“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感。由此可見,詩歌情感在題目中,如:陸游《書憤》,憤:有感慨與憤懣之意;杜甫《天下懷李白》,懷:懷念懷人之情;王昌齡《閨怨》怨:含幽怨之意;杜甫《春夜喜雨》,一個“喜”表達了對貴如油的春雨的喜愛之情。詩歌直接的情感在詩句中,“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道出了詞人內心深處愁苦的心情;“小園香徑獨徘徊”中的“獨”體現了一種無奈的孤獨;“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中的“閑”表達了閑適之情;詩歌的直接的情感在注解中,以《耶溪泛舟》為例:作者通過寫耶溪泛舟抒發了怎樣的感情?根據注解①③可知,作者雖然在長安求仕未成,但并未表現出怨天尤人的憤懣,反而泛舟江湖沉浸在山水之間盡情游玩的快樂,表現了悠然自得的樣子。如果只看到注解①就草率地認為求功名未成的抑郁憤懣就有偏頗了。
那些深埋在詩句中的情感,又該如何挖掘呢?
二、情景
古語說,言不盡意,立象以為意。可以說,沒有景物的精巧設置,就沒有優秀的詩詞,大多時候,我們需在從詩詞描寫的景物中去把握詩歌的情感。情與景的關系有幾類?
本詩描寫了哪些意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這種題屬于點擊型意象題,較為簡單,只需把詩歌中描述的意象找出來即可,無需過多的描述和渲染。這類題的答法通常分為以下幾步:找出意象、體會意境、分析情感。本詩描寫了啼叫的烏鴉,滿天的寒霜,枯黃的楓葉,點點的漁火等意象,寫出了清冷的水鄉秋夜的凄涼的氛圍,表達了詩人那顆羈旅在外的孤寂的愁苦的心靈。本詩中景為哀景,情為哀情,景物襯托情感。
本詩描寫了怎樣的意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本類問法為描述型意象題,這類題型的答題方法,首先要找出意象,然后通過聯想和想像對意象進行描述和渲染,再分析畫面的特征,即竟境,如果涉及表現手法,也要答出來,最后得出詩人的情感。本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色,美麗如畫:前兩句對大好的春光作概括的描寫, 短短的十個字囊括了明媚的陽光、秀麗的江山、和煦的春風、幽幽的花香草味,調動了讀者的多種感官去體會春天的美好。后兩句則集中筆墨寫燕子和鴛鴦。燕子圍著暖融融的濕泥高低飛翔,銜泥筑巢,鴛鴦慵懶地睡在溫曖的沙灘上;本幅畫面色彩明麗,給人一種輕松愉悅的感覺;動靜結合,畫面充滿了動感;(結合注解)本詩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景為樂景,情為樂情。樂景樂情,哀景哀情,景與情是一致和諧的,在詩歌中,也有很多時候,景物與情感不一致,形成反差的情況。有的詩歌用風光旖旎嫵媚的水鄉之景反襯苦悶思歸的心情。景物反襯情感,以樂景寫哀情,倍增其哀。
如果把《平湖樂》中“畫船”切換成“孤舟”,味道就不一樣了,因為“畫船”是指裝飾精美的游船,與整首曲中采蓮人歡聲笑語歡愉的畫面相符合,而“孤舟”有漂泊孤獨之感,與整首曲中愉悅的意境不相符,游離于整首曲子的畫面之外,這就涉及到意象的組合,典型的意象群傳達出了固定的情感,情感通過語言的外殼,尋找到合適的載體。
情感在意象中集中地表露,然而詩歌貴在含蓄,有時候,詩歌中的情感在詩中并無顯性的體現,某些關鍵字詞也常嵌有詩人的一往深情。
三、情字
詩之有眼,猶如人之有目。所謂的情字,是指一首詩中的關鍵字,就是一首詩或某聯、某句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詞,它能加強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度。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跡天涯,飽含愁苦與無奈。
本詩中的“ ”字對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
本詩前兩句寫閨中少婦經過梳洗打扮后,興沖沖地登上翠樓,去賞春景。作者這時用一“ ”字,取“漫不經心而恰到好處”之意。所遇者:青青柳色闖入眼簾,可見春意正濃,不禁想起了與丈夫分別時折柳送別時的情景,想起了丈夫,不禁感傷。通過“不知愁”知道這是一位滿臉稚氣、天真爛漫的少婦。一個 字寫出了兩種情緒的變化,由喜轉憂。
煉字題答題分為以下步驟: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點出該字構成了怎樣意境或表達了怎樣情感,或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本文僅僅是提供給大家一把通向詩詞情感之門的一把鑰匙,希望它能夠引領大家走進詩詞的情感世界,和我們的古人同悲、同喜、同快樂,也希望大家能夠愛上詩歌,也愛上詩詞中的那份紛紛擾擾的痛與 綿綿的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