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11月26日山東曲阜座談時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2014年2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又進一步強調:“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說,取決于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歷史和現實都表明,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國家長治久安”。習近平同志的講話充分表明:文化復興是民族復興的根本標志,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建設強大的中華文化。當代中國的文化建設,特別是價值觀建設不能割斷歷史,必須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當代中國人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她的血液和靈魂中必須打下顯明的中華文化印記。
教育戰線要從民族復興戰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大意義。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條主線貫穿于學校教育全過程。中小學教育必須加強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教育,從小為孩子們打下未來中國人的“道德標識”;必須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給未來的每一個公民打下中華文化的根基,烙上“中華文化標識”!
2014年3月26日,經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批準,教育部印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綱要》明確了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以及如何分階段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求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全面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師資隊伍水平,等等。無疑,《綱要》是今后一個階段指導我國教育系統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綱領性文件。
筆者認為,從立德樹人的角度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教師人人必須承擔的做人教育課程;從課程領域的角度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門跨學科的涉及多課程領域的綜合教育課程;從考核評價的角度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門涉及人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能力發展的綜合教育課程。要全面、健康、科學、持續地建設和實施好這門綜合性教育課程,必須確立這門課程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同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一門綜合性教育課程,必須明確其課程大綱,尤其要盡快明確以下內容:(1)中華傳統美德基本道德規范教育指導綱要;(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基本篇目教育指導綱要;(3)中華民族代表性優秀人物教育指導綱要;(4)中華優秀傳統體育項目教育指導綱要;(5)中華優秀傳統藝術教育項目教育指導綱要;(6)中華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指導綱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