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學科實行開卷考試已有十多個年頭,實行開卷考試這一考試模式與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考試的方式有了很大的區別。但是,它的實施對于促進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活躍課堂氣氛等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進行開卷考試,這是教育體現當前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要求,強化對考試素質能力的考核,培養考試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開卷考試主要考察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判斷的能力,整合歸納重組知識的能力。這對我們廣大思想品德教師來說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因此我們思想品德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必須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知識是能力的基礎和前提,能力是知識的提高和目的,離開基礎知識談能力就只能是一句空話。為適應開卷考試的指揮棒,培養知識經濟時代的創新人才,思想品德課教學就應突破傳統知識教育的束縛,注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重新構筑全新的教學理念。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對學過的知識能夠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下面談談我在復習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端正思想,明確目標
思想品德中考實行開卷考試,可以翻書找答案。因此很多人認為思想品德老師上課沒什么可講,只要在書上畫畫杠杠,出幾道題,讓學生抄抄答案,中考就能取得好成績。練習和作業就不需要了,連課堂教學也不必抓的那么緊了。其實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的確,開卷考試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知識少了,相反提高了考查學生能力的要求。例如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試題(副卷)中的一道題:
材料一:2013年1月以來,全國中東部地區陷入嚴重的霧霾和污染天氣中,遭遇“史上最臟”。這不僅影響了市民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生活,還嚴重影響了交通,多地高速公路關閉、航班取消或延誤。
材料二:今天的揚州,天藍、水清、地綠、城美、人更文明。這一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揚州市委、市政府法治意識的增強及市民文明素質的提升。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問題?
(2)針對材料二,有人認為:建設美麗揚州只要政府加強法治就行。請對此加以評析。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思想品德開卷考試并不意味著老師不用講,學生不用學,相反,對教與學雙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分析、解決時政熱點問題能力,這就要求學生理解書本所講的觀點、原理、并要靈活運用。
二、講究學習方法
開卷考試的最大的變化就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知識少了,學生就要適應這種考試模式,調整學習方法。首先該記的內容還是要記,沒有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一定程度的記憶,沒有知識的積累,運用時就難以得心應手。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扎實的知識基礎是必須的。由于現在的中考強調不拘泥于教學大綱,試題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此滿足于課本知識的講解顯然是不夠的,應該對教材內容結構做大膽調整,不拘泥于對課本內容具體詳盡的講解,一些知識性內容放手讓學生自學,騰出時間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或選取有價值的能力型的熱點重點問題展開討論,啟迪思維。因此,教師在復習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變“灌”為“導”,即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復習課上得生動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的熱情、復習的效果。因此采取多種形式上活復習課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上課前五分鐘安排學生進行新聞播報;小組競賽進行基礎知識搶答;讓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來出題,再由其他學生來回答等;都是一些有效的形式。
第二、指導學生利用教材目錄把知識歸類、整合,從而理清知識脈絡,更好的把握教材。其次,根據中考指要列出每一個知識點,并讓學生明白每一個知識點之間并非絕對獨立,各章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例如在復習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內容時,引導學生把初級階段的含義、特征、矛盾、國情、時間等聯系在一起,學生就會有一個系統的認知了。再如復習“科教興國,人才強國”這一專題時,要讓學生明確“為什么實施——怎樣實施——對青少年有何要求”。這樣看起來零亂的知識就被歸納為一個整體,有利于學生復習。
第三,抓住熱點,釋疑難點。近年來,思想品德中考試題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把社會、政治、經濟生活中的重大的時事熱點以及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與中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結合起來,把時政熱點與教材重點結合起來命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中要理論聯系實際、即引導學生關心時政熱點,關心天下大事,把課堂知識點與時政熱點結合,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積累感性材料,拓展知識面、開闊眼界,從而使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而且培養了能力。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步伐,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生命力所在。對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鼓勵學生多閱讀各類書刊如《半月談》、《中學生時事報》、《時事》雜志等;二是盡可能讓學生看《新聞》和《焦點訪談》;三是開展社會調查,撰寫思想品德小論文,進行班內評比。這樣,思想品德課教學逐步將小課題與大社會有機結合,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第四、突破傳統,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目前考題的開放性較強,更加注重考查學生的創新能力。陶行知先生曾經指出,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思想;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學生的嘴巴,使他們能問;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他們能到大自然大社會里擴大眼界和知識,獲得豐富的學問;解放學生的時間,使他們有時間學一點他們渴望要學的知識,干一點他們高興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關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對當前思想品德課教學有很大的指導意義。目前,廣大思想品德課教師以傳授課本知識為己任,把思想品德課學習應有的廣闊空間局限在課堂之內。因而教師要敢于突破課本課堂的束縛,樹立“大政治”的觀念,不僅指導學生學好教材,還要鼓勵學生多讀思想品德課外書籍,努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不僅搞好課堂教學,還要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精神和自主精神;不僅傳道、授業、解惑,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好問,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第五、通過做題,掌握答題方法。很多學生并不是知識掌握不好,而是沒有正確把握答題方法和技巧。因此我通過做題訓練學生的答題方法:一是仔細閱讀材料,提取關鍵詞和有效信息,找準答題角度;二是注意答題思路,對同一材料,同一知識點要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分析、思考。
最后,在教學中還必須重視學習實用性,對學生進行定量的訓練是必要的。檢查的內容要注重靈活性和創造性,而且要講究質量,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在每年的中考復習教學中我就是這樣指導學生復習的,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了提高,綜合能力得到了增強。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還要不斷探索,努力鉆研,勇于創新,不斷提高思想品德課的復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