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在長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在不斷地學習與交流中,對于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我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與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效率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高效是每一個教師追求的終極目標。在長期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在不斷地學習與交流中,對于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我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與思考,現表述如下:
一、目標明確、恰當
簡單地說,一節課學生要學什么就是教學目標。目標是否明確直接決定課堂的效率。只有目標明確、恰當,才可能有高效的課堂。為了制定出這樣的目標,教師需通讀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學生,搞清楚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在這個學段、這節課應該學習什么,應該學會什么,就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制定出明確、恰當的教學目標,以此來決定課堂的大致走向。教師切忌我行我素、大而化之、堂而皇之。
二、注重預習(自主學習)
預習環節是高效課堂的突破口。只有充分落實好這個環節,才能成就課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怎樣才能讓預習更有效呢?教師要注重預習方法的指導。沒有教的指導的預習一定是低效的。當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遭遇溝溝坎坎的時候,我們得為學生搭建“橋梁”;當學生在知識自主建構過程中,我們得為學生搭建“腳手架”。教師要指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預習,比如由文章的字、詞、句到文章的內容,到情感,到方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也為課堂的高效奠定基礎。
三、精彩開場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一堂課得以成功的重要條件。高爾基在談創作體會時說:“開頭第一句是最難的,好像音樂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好長時間才能找到它。”教學也是如此,一堂好課如果沒有成功的開端,教師會講得索然無味,學生也很難進入學習狀態,課堂教學的其它環節也就難以進行。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能夠使用良好的課堂開場白是現代教師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下面是幾位特級教師精妙的課堂開場白: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在教學“根據歇后語進行擴展想象”的作文課時,一開始就把師生帶入輕松和諧的氛圍中:
今天看到大家感到很親切,特別是我們這所學校,那真是啞巴開會——沒說的;我們六年級一班的同學,一個個就像雨后的春筍——拔尖!為什么我們這所學校這么有名氣?因為老師好,校長治校有方。提起我們的校長和老師,真是狗攆鴨子——呱呱叫!鐵錘敲鑼——響當當!剛才我把你們的老師和校長夸了一通,我夸他們的時候,大量地使用了什么?(學生:歇后語!)
歇后語是我們祖國語言的精髓,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生動、形象,極富表現力,一本《歇后語大全》就有這么厚。(用手比劃)今天老師再送大家一些歇后語。(教師投放幻燈片,學生念讀“豬鼻子插蔥——裝象”等多個歇后語)
于老師的課堂開場白已不是單純的溝通情感和拉近距離,而是因地制宜地運用歇后語夸贊學校、校長、老師和學生,如暖日熏人,令人陶醉,同時也營造了一種和美、和暢、和順、和諧的美好教學氛圍,為下面說歇后語和寫歇后語做了很好的鋪墊。這樣的開場白,既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又可起到示例的作用,激發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四、合作、探究性學習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在學生充滿興趣的前提下,接下來就該引導學生經行合作、
探究性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是平等的,他們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恰當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與同伴、與老師、與作者進行對話,學習語文知識,學會學習方法,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引路人,不能是教師“一言堂”的“獨角戲”,要為生生互動、組間互動、師生互動提供路徑與橋梁。要憑借“頭腦風暴”般的“群見解”,觸動學生主動建構的激情和靈感,讓互動成為一種提醒,讓智慧在挑戰中生成。
五、重視朗讀
俗話說:井掏三遍出甜水。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朗讀是語文學科最重要的學習方法,也是一種基本能力。教師要引領學生通過朗讀生成情感,生成語感,生成理解,生成多元,生成個性,生成創造,生成深刻。而且,一定要把朗讀列入重點展示項目,要善于把情感、理解、個性特色,通過語音變化,輕重緩急,抑揚頓挫表達出來。
六、適當鞏固、拓展
1、新課結束后,教師需要精選一定量的、有層次的作業,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并及時反饋,以達到鞏固、應用的效果。2、語文學科的課外閱讀量在課程標準里面都有硬性規定。拓展閱讀既能從量上達到閱讀的要求,又能從質上讓學生達成知識的連貫性,并逐步豐富知識,拓寬視野,提高能力與素質。
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在教與學的漫漫長河中,辛勤耕耘者必將用自己的智慧掀起朵朵浪花,點綴祖國最美好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