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承兌匯票以其固有的信用優勢,被企業廣泛使用。盡管銀行承兌匯票存在低風險的優勢,但在現實中由于假票、背書不規范等諸多原因而導致各種糾紛,使企業蒙受損失或增加企業收款成本。該文從銀行承兌匯票匯票的業務流程分析存在的風險,然后從內部控制體系的角度在總結歷年實踐的基礎上,對其風險管控提出解決方法,以期能
對企業降低銀行承兌匯票風險提供幫助。
銀行承兌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托銀行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因其加載了銀行信用,所以被企業廣泛接受使用。但由于存在假票、背書不規范等諸多原因,帶來各種糾紛,影響到企業收款或者增加企業收款成本。本文對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的全流程進行逐一風險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方案。
一、企業作為銀行承兌匯票出票人的風險分析
銀行承兌匯票因其不需要企業及時足額支付款項,并且在很多情況下不需要全額保證或者可以用非現金質押給銀行開具而給企業帶來短期資金融通的便利,備受企業親賴。但是對于非全額擔保的銀行承兌匯票開具申請,銀行一般都有嚴格的信用控制要求,并且銀行審批流程也比較長。因此企業在申請開具銀行承兌匯票時,可能存在被銀行拒絕承兌的風險或者未在合同要求時間開出銀行承兌匯票的風險。
二、企業作為銀行承兌匯票接受方的風險分析
1.收受銀行承兌匯票環節的風險分析
企業在收受銀行承兌匯票的環節,是企業接觸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的開端。在這個環節,存在如下風險:
收到了克隆票、假票等銀行承兌匯票,導致公司損失。在現實經濟活動中,不乏存在克隆票、假票、小額票改成大額票等等諸多虛假票據,因此不可避免的存在收到虛假票據的可能。
收到的銀行承兌匯票被盜、被遺失等未入公司賬,導致公司損失。這存在這諸多情況,比如在攜帶銀行承兌匯票回公司途中遺失或者被盜,比如被員工據為己有等等,導致公司損失。
收到的銀行承兌匯票背書不規范,導致公司不能及時收回款項或者散失收到款項的權利。銀行承兌匯票在很多時候被當做“現金“來使用,未按照票據法要求,嚴格的進行背書轉讓。所以很多企業都沒有背書轉讓的經歷,因此存在背書不規范,導致票據持有人在到期托收時被承兌行拒付;這就增加了企業額外的人力物力。
2.保管銀行承兌匯票環節的風險分析
銀行承兌匯票保管不當,造成票據滅失、毀損、被盜等,導致企業出現損失的風險。銀行承兌匯票作為有價證券,跟現金一樣不可避免的由于各種不當保管,導致丟失、毀損等現象,這些給企業帶來了損失風險。
銀行承兌匯票在到期前的保管期間被其他企業公示催告,散失票據權利,導致企業出現損失的風險。根據票據法規定,企業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票據權利。這一票據書面審查補救措施,被一些不法企業利用牟利而損害票據持有企業的利益。因為根據公示催告的實踐,很多票據持有企業很難發現其所持有的票據被其它企業公示催告,因而散失了正常的票據權利。
3.背書轉讓或者到期托收銀行承兌匯票環節的風險分析
背書轉讓不規范,影響被背書人權利,產生相應的經濟糾紛。在日常經營活動中,企業會將收到的銀行承兌匯票轉讓給供應商作為貨款支付,也可能向銀行或者其他企業和個人進行票據貼現。在這個過程中,由于背書轉讓不規范,影響被背書人的權益,存在經濟糾紛的風險。
未及時提示付款,影響企業按時收到款項。銀行承兌匯票應該在快到期前向承兌銀行提示付款,存在企業未在到期前向承兌銀行提示付款,導致企業不能及時收到款項。
三、企業針對銀行承兌匯票風險的管控措施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預防風險發生。
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經濟規模、銀行承兌匯票的業務量等,建立與之相對應的銀行承兌匯票的管理規定等規章制度及報告制度,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建立交接報告制度等。
企業應該建立檢查反饋制度,以確保規章制度能夠有效運行。同時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分析問題所在的癥結,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
企業需要根據規章制度和流程,調整相關的組織機構,在考慮成本效益前提下,做到不相容崗位的相互分離和相互制衡。
企業一定要重視接觸到銀行承兌匯票人員的道德修養,以防道德風險的發生。
建立事前事中控制流程,規避風險發生。
企業在發生銀行承兌匯票業務之前,需要對購銷合同進行審核,明確合同的付款條款,對銀行承兌匯票金額大小及期限進行明確;同時需要明確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行等信息。
在合同生效的前提下,按照合同要求開具銀行承兌匯票,或者接收銀行承兌匯票。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合同的履行情況,以便視情況支付銀行承兌匯票或者催促客戶支付銀行承兌匯票。
在收取或者支付銀行承兌匯票過程中,需要注意交接方式。在考慮成本效益原則下,優先采用專人取送的方式,將銀行承兌匯票交付經對方授權的人員或者授權本企業人員收取。在專人取送成本較高的情況下,應該優先考慮規范的、有規模的快遞公司進行遞送,同時需要考慮是否需要購買保險以確保票據遞送出現的損失。此時需要注意應該嚴格按照票據法的要求,進行背書轉讓,將相關要素填寫清楚,比如被背書人,背書時間等。此外背書需要在規定的范圍內蓋章,并且蓋章清楚。如不清楚,可要求出具證明文件,以減少后期的麻煩。在交接完畢后,一定需要對方出去收據或者向對方出具收據,收據內容應該體現購銷合同,銀行承兌匯票票面要素。授權本企業員工收取銀行承兌匯票的,一定要及時檢查被授權人是否按時上交銀行承兌匯票。將銀行承兌匯票支付給供應商的,一定要與對方進行溝通確保銀行承兌匯票已經上交給對方公司。
收到銀行承兌匯票后,應該按照現金管理的相關規定保管,如果對方未在被背書人處填寫本企業的名稱,應該在收到的第一時間填寫完畢,切不可背書簽章。此外記賬職責與保管職責要分離,背書需要的簽章與票據保管人員分離。再者,需要有盤點檢查制度,以確保賬實相符。
在銀行承兌匯票貼現、背書轉讓時,需要確保符合法律法規及公司的規章制度。按照授權處理相關業務。
在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托收環節,需要企業財務人員提前向承兌行提示付款,一般以10-15天為宜,這樣能確保按期收款。如果票據存在背書不規范,這樣也能有足夠的時間在到期前收到證明,以保證收款。萬一存在背書不規范的情形,需要及時跟上一手聯系,以便以最快的速度收到背書不規范的證明材料。
借助外部資源,降低風險發生。銀行作為銀行承兌匯票的專業機構,在銀行承兌匯票的風險管理上有許多的資源優勢,企業可以購買相應的服務來降低風險的發生。比如企業可與銀行簽訂票據池業務,約定銀行在承兌匯票托管時運用銀行的匯票鑒定機器在入池時對票面進行鑒定,以減低收到假票和克隆票的風險。同時要求票據托管銀行向票據承兌銀行發查詢函,進一步確保票據的真實性。
利用銀行的信息優勢,要求托管銀行對在池的銀行承兌匯票定期跟蹤,以防被其他企業以催示公告的方式損害企業的票據權利。
優先使用電子銀行承兌匯票,降低風險發生。電子銀行承兌匯票是在出票人(即承兌申請人)以數據電文形式向開戶銀行提出申請,經承兌銀行審批并同意承兌后,保證承兌申請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因電子銀行承兌匯票在銀行網絡系統間運行,其來源及去向都是銀行系統,因而能夠有效的規避克隆票、假票等風險,同時也避免了紙質票據在流通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風險。
雖然存在諸多的風險,但銀行承兌匯票以其特有的信用好,承兌性強;流通性強,靈活性高;節約資金成本等為企業帶來諸多利益。因此只要對風險加以控制,銀行承兌匯票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結算工具。
(作者單位:薩維奧(山東)紡織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