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高速發展的經濟的推動之下,一些中小(微)企業獲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對于大多數中小(微)企業來說,它們都無法獲得充足的資金來確保企業的正常運行,因而無法為人們生產出所需的產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國經濟的發展速度,對此,該文著重分析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體系及產品創新的基本情況,并介紹了完成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
及產品創新工作的有效方法,旨在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
目前,中小(微)企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家經濟的走向和發展,并且還能有效改善人們的就業環境,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然而對于大多數中小(微)企業來說,在發展壯大企業規模的過程中,無法獲得充足的資金,因而抑制了企業的發展,降低了國家經濟的發展速度。出現此種現象的原因如下:一、我國構建的中小(微)企業融資方面的體系仍不夠完善;二、國內商業銀行的審批模式無法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活動提供方便;三、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產品的融資效果較差。因此我們必須要對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及產品進行創新。
1. 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的基本情況
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規模的基本情況。為了加快小微企業的發展速度,國家銀監會在2013年發布了一些相關意見,在這些意見中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活動提供了若干個具體措施,銀監會的這一舉措使得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明顯高于往年的貸款余額,除此之外,小微企業貸款的增速也明顯高于同時期大、中型企業的貸款增速。通過相關的統計數據可知,各商業銀行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余額。
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中審批過程的基本情況。通常情況下,中小(微)企業主要利用如下審批制度來判斷中小(微)企業是否滿足融資的條件。一、貸審會制,該制度的實施者是銀行內部的貸款審查委員會,其主要目的就是對中小(微)企業提供的計劃中的風險進行認定和審查,并對授信業務風險進行管理。此種模式主要應用于2006年之前,目前的商業銀行采用的頻率較小。二、審批人制,06年之后,由于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一些銀行的分行行長授予審批人一定范圍內的審批權,然而此種體制的不斷應用卻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三、為了彌補上述兩個審批制度的缺陷,商業銀行根據中小(微)企業的行業分類情況設立專門的事業部來對中小(微)企業內的項目進行審查審批。此種模式的應用能夠提高銀行的工作效率,為中小(微)企業的籌資活動提供便利,但是若將此種審批模式應用于中小(微)企業卻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降低小微企業的資金周轉速度。
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中人力資源的基本情況。對于大多數銀行來說,在對員工的工作能力進行考核的時候,會將員工的存款量作為評價員工業績的主要因素,殊不知這樣將會給沒有存款資源的工作者帶來沉重的工作負擔,讓有存款資源的員工享受較高的工資和福利待遇,長此以往,勤奮有能力卻沒有存款資源的好員工將喪失繼續勤奮工作的動力,甚至離開銀行,因而使得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中的人力資源素質偏低,不利于中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
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中風險的基本情況。在我國,中小(微)企業的數量在所有企業中所占的比重較大,這些中小(微)企業在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下,無法獲得較為先進的生產技術,只能進行簡單的產品加工工作,另外,中小(微)企業沒有充足的優質的管理人才,因而使得企業的發展受阻,無法完成企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工作,由于我國并沒有制定較為完善的中小(微)企業競爭秩序,所以使得市場秩序出現紊亂的現象,讓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中的風險變得更高。
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借鑒國外經驗的基本情況。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中小(微)企業融資方面做的工作較差。以美國為例,我們一起來探討我國借鑒該國成功經驗的基本情況。為了逐步完善我國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的完善程度,國家有關部門向美國學習,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政府資助,以此來降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為了加快中小(微)企業的經濟發展速度,國家有關部門還為中小(微)企業建立了形色各異的企業基金。
2. 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及產品創新的工作簡介
2.1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創新的工作簡介
完成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創新的基本內容。在進行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的創新工作的時候,主要的內容就是完成審批體系制度的創新,實現審批制的分級處理。對此,銀行就要明確審批的標準,寫明中小(微)企業準入的標準,并對市場進行正確的分割,以此來提高審批的有效性。
進行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創新應遵循的幾點原則。進行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的創新工作的時候,必須要遵循如下幾點原則。主要的原則如下:一、對中小(微)企業的信用進行客觀準確的評價;二、為中小(微)企業的貸款行為提供合理的融資產品;三、盡量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高質量服務。
2.2進行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產品創新的基本內容
08年金融危機之后,金融工具不僅能夠分散風險,還能讓風險進一步擴大,為了防止信貸資金發生挪用的現象,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產品必須要與中小(微)企業的融資要求相匹配,還要滿足中小(微)企業對多樣化投資渠道的需求,并實現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風險的目的。
3.完成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及產品創新的有效方法
3.1完成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創新的有效方法
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來完成企業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要想完成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的創新工作,國內銀行必須要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來完成企業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對此,銀行必須要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咨詢平臺,并完成中小(微)企業信用征集平臺,通過建立無形資產質押平臺來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活動提供便利。
對城商行的跨區域發展情況進行一定的限制。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商行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并且部分城商行完成了異地分支機構的建設工作,然而,大多數銀行卻為了降低自身的損失,不能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業務,因而嚴重降低了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速度。對此,國家有關部門要通過建立監督管理部門來對城商行的跨區域發展情況進行管理。
3.2完成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產品創新的有效方法
對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產品進行改良。銀行要逐步提高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產品的變現能力,提高融資產品價格波動的合理性,盡量使用不易變質的,損耗率較低的產品來作為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產品。對于商貸通模式來說,銀行要建立一個雙向監督機制。而對于應收款保理模式來說,銀行可通過電子合同系統來對合同的履行情況進行分析,以此來對對方的信用情況進行識別,降低違約的幾率。
對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中基于現金管理的產品進行更新。對于基于現金管理的產品的創新工作來說,銀行必須要利用收付款系統、集團理財等平臺工具,并站在客戶的角度上來完成客戶資金的歸集工作。
中小(微)企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為了確保中小(微)企業經濟的持續增長,銀行必須要按照上述要求來完成中小(微)企業銀行融資體系及產品的創新工作,從而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