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該文結合筆者工作實際,對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
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對提高學生頂崗實習質量意義重大。
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培養在生產、實踐、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是一種職業型、技術型、應用型的高等教育。頂崗實習作為學校安排學生在企業實習的一種方式,在畢業前就把學生帶入企業,參與企業生產、管理的第一線,安排在實習崗位上一邊學習,一邊工作。頂崗實習是高職院校實踐性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職業教育實現工學結合,突出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徑。它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計劃中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也是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重要載體,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對頂崗實習進行科學設計、合理安排、精心組織、規范管理,培養學生專業綜合素質和職業工作能力是當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2、當前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中存在問題
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首先,學生對頂崗實習的認識不夠。一些學生對自己期望值過高,實習后發現自己不適應工作崗位,不是想辦法去調整自己狀態,而是以企業的實習崗位不適合自己的專業和性格為由,隨意離開實習崗位。其次,學生環境適應能力差。主要表現在學生怕吃苦,認為頂崗實習食宿條件差,工作勞累,對企業的規定不能嚴格執行,因而實習過程中常常出現隨意離崗、缺勤、曠工的現象,從而影響了實習的質量和學校的聲譽。此外,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不夠。學生從學校環境轉換到真實的工作環境,不知道如何同領導和同事相處,不懂得妥善協調各方面的關系。若心態調整不及時,就會出現情緒低落或煩躁,甚至感到孤立無助。
學校方面存在的問題。首先,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缺乏有效的指導與監管。一些職業院校或教師認為,學生一旦進入企業實習,學生的管理和指導應該由企業負責。而企業則認為,學生未畢業,實習期間仍是學生身份,企業只負責上班期間的管理,下班后應由學校管理。這樣就會出現“兩不管”的現象,給實習帶來很多隱患。其次,實習指導老師巡查流于形式。在學生實習過程中,實習指導老師都會對學生的實習進行了解,但是老師和學生之間還是缺少有效的溝通,僅僅對學生的實習態度、出勤情況進行簡單的統計,缺乏對學生技能鍛煉的有效指導和監管。此外,缺乏科學的頂崗實習評價考核辦法。。一些學校沒有專門的頂崗實習評價考核辦法或辦法不夠完善,有的依然延續傳統的考核辦法,通常做法是頂崗實習結束時由學生提交實習報告,再結合實習指導教師掌握的學生實習情況,最終給出學生的實習成績。這種考核評價方式評價主體單一,不能科學、準確反應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的情況。
實習單位方面存在的問題。首先,企業不愿意接收,對學生指導不夠細致,參與意識不強。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學校、企業、學生三方缺一不可,企業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目前缺少建立制度性保障體系和完善的法律體系,出于安全生產、保證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考慮,不愿接收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學生來企業頂崗工作。或者在實習工程中,很少對學生進行指導、培訓和溝通,對學生實習持敷衍態度。其次,實習崗位不對口。一些實習崗位與專業培養目標不一致,起不到崗位主導式培養的目的。一些學校為了能及時給學生安排頂崗實習單位,或者給學生誘導說某些單位的待遇很高等原因,促使一些學生盲目頂崗實習,學生到單位后感到自己所學的專業與從事的工作不對口或者不完全對口,發揮不了頂崗實習的作用。
3、提高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水平的對策和措施
加強教育,使學生正確認識頂崗實習。首先,在學生頂崗實習前,學校和實習指導老師一定要做好頂崗實習動員和培訓工作,提高學生對頂崗實習、對企業和崗位的認識,讓學生明白要做什么,應當怎么做,準確給自己定位。其次,強調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期間的雙重身份。學校應特別強調學生在企業頂崗實習期間所具有的雙重身份,強調學生必須接受企業與學校的雙重管理,并要求學生學習相關企業管理制度及勞動法等有關知識。此外,學生到用人單位實習期間,企業應對學生開展專項安全教育,進行安全交底,同時開展企業管理制度、生產操作流程、勞動安全、勞動保護等相關知識的培訓,避免人身安全及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強化頂崗實習過程管理。為保障對頂崗實習的科學有效管理,首先學校要有健全的組織機構,在管理上,實行由學校實習領導小組——指導教師——實習學生的層層管理,頂崗實習的指導工作要采用雙導師制(即校內指導老師和校外指導老師),學校指導教師和企業指導教師之間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地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其次,實習指導教師要編寫頂崗實習計劃和方案,并列出每一項技能培養所要達到的目標、頂崗實習內容等,且要和校外指導老師交換意見。對學生比較少的可以委托實習單位黨組織代管,可以通過電話和網絡與學生和實習單位取得聯系,傳遞教學信息和管理信息,及時了解實習情況。此外,指導教師要定期進行巡視,了解學生的頂崗實習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在頂崗實習中遇到的困難,確保學生頂崗實習的順利進行。
完善頂崗實習管理制度,加強頂崗實習的評價與考核。頂崗實習涉及到學生、學校和企業等主體,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體,要與學生、實習單位實行三方契約化管理。通過協議或合同較好地保證學校、學生、企業各自的權利與義務。其次,完善頂崗實習管理制度。例如,校企共同研究制定并完善制定《學生人身安全制度》、《頂崗實習紀律制度》、《頂崗實習導師制度》、《校外實習基地校企共同管理辦法》、《學生頂崗實習考核評價辦法》等各項頂崗實習制度。此外,對學生頂崗實習成績的評定主要依據兩個方面:一方面由企業指導老師對學生出勤率、工作紀律、生產完成情況及效果進行考核;另一方面由學校專職教師考核學生團隊精神、實習態度,返校后重點要檢查學生實習日志、實習報告的撰寫情況,最后學校根據這兩方面評定給出總評成績。
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專業指導教師隊伍。在頂崗實習的實踐過程中,學生的職業素質與能力是否能切實得到提高,與頂崗實習單位和崗位的選擇密切相關。因此,學校應根據專業培養的需求,找準合適的切入點,廣泛進行實質性校企合作,并建立一批相對穩定、專業對口、能夠滿足頂崗實習需要的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習基地。其次,學校應聘請企業有實踐經驗的管理者和專業技術人員做校外實習指導教師,參與學生實習管理和一定的理論講授,學校專職教師也要利用暑假或寒假到企業進行頂崗實踐,參與企業的生產實踐培訓和鍛煉。
高職頂崗實習是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環節,也是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通過頂崗實習的方式,可以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培養切實可用的專業技能。對于企業來說,通過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的機會,培養適合本行業、本企業的專業人才。因此,企業、學校、學生各方都必須高度重視頂崗實踐,通力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推進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工作科學、有序地向前發展。
(作者單位: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